原创 梁山征剿方腊:宋江明知这是朝廷挖的大坑,却不得不咬牙跳下去
创始人
2025-07-09 22:02:54
0

征方腊,是宋江主动找朝廷要来的“任务”,但宋江不得不这么做

按照《水浒传》的情节,方腊造反之后,攻城掠寨,占了八州二十五县,自成一国,声势浩大,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很显然,方腊与梁山的路子完全不一样。梁山尽管屡次与朝廷作战,也攻下了为数不少的州府,但抢完一通之后就回到梁山泊去了,从来没有经营地盘、争霸天下的野心。

方腊却占领了八州二十五县,然后在这些州府进行经营,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之后,这些地盘就成为他们继续进军、扩大地盘的资本,粮草、兵员、甲仗、武器等就有了着落,更有了腾挪的战略纵深和周旋余地,这摆明了就是造反,朝廷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朝廷派刘都督前去征讨,宋江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通过宿太尉的关系,成功地揽下了这个活。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可谓损失惨重,众兄弟伤亡近半。幸存下来的好汉,除了少部分继续在朝廷担任官职位,不少兄弟心灰意冷、离开梁山。

征剿方腊这一战役,直接导致了梁山的“灭亡”,从此梁山再也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势力”。那么,宋江有没有看出,这是朝廷的驱虎吞狼之计呢?

大宋朝廷最初为何没有让梁山征方腊

在最初决定征剿方腊时,朝廷并没有考虑让梁山出征,原因很简单:朝廷不太信任刚刚投诚的梁山好汉们。毕竟梁山好汉曾经是贼寇,曾经站在朝廷的对立面,虽然已经招安,却没有和朝廷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信任感,梁山好汉们也只听宋大哥的。

谁敢保证,这些曾经杀官为寇的好汉,在受到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时,不会再一次走上与朝廷对抗的道路?毕竟朝廷的诸公,看梁山很不顺眼,使个绊子、穿个小鞋是难免的,这些刀头喋血的好汉,受不了这些委屈咋办?

朝廷更为担心的是,如果梁山在征剿方腊的过程中,与方腊同流合污,会不会变成一股让朝廷无法扑灭的超级势力?此前梁山与方腊一南一北,距离遥远,朝廷还能应付得来,万一双方合兵,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如果考虑得再长远一点,就算梁山与方腊不死不休,经历了连番鏖战,部队战斗力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这时候梁山再造反,朝廷是否有能力应对?

如此用后世的曾国藩的“湘军”作为例证比较,就能够理解朝廷的担忧了,湘军扫灭了太平天国之后,除了两广总督之外,七个总督都出自湘军,要知道,总督可是总理数省的封疆大吏,权力极大,上下其手的机会更是极多,朝廷中的大佬能睡好觉吗?可他们又不得不这么做,无他,湘军实在是太猛了。

大宋朝廷从建国之初,就一直对掌握兵权、擅长打仗的武将相当提防,生怕这些武将造反,最后弄了个“杯酒释兵权”,夺了武将的功劳。对待有功劳的武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像梁山这样一股曾经与朝廷生死搏杀过的大势力,要是说朝廷能够对他们完全信任那才见鬼了。

所以,对于朝廷来讲,贸然让梁山出征并不妥当。

朝廷同意了宋江征剿方腊的请求,是否驱虎吞狼

如果从时间的顺序来看,朝廷命令刘都督征剿方腊在前,宋江讨令主动揽过这个差事在后,根本不存在朝廷“主动”让梁山出征,征剿方腊,完全是梁山自告奋勇,梁山损兵折将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如果这样想的话,那就太小看朝廷了。

朝廷的一切决断部署,都是以维护自身统治和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很显然,让梁山这股曾经与朝廷对抗的势力去征剿方腊,最符合朝廷的利益,但如上所言,朝廷却有顾忌,害怕派梁山出征之后导致某些不可预料的结果。

所以,朝廷派刘都督出征的消息,为什么偏偏被梁山得知了消息?政事是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规矩的,只要还没有正式下旨的事,就仅限于高层大佬知道这个消息。

如果刘都督出征的事情已经定了下来,已经下了旨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更改的,朝令夕改的事,历来是大忌,更不用说关系到国家根本的军事部署。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这个消息是有心人故意“泄露”出来,来试探梁山的。那么,梁山接不接?必须接,这是梁山的“投名状”。

林冲投奔梁山时,王伦让他必须纳了“投名状”才允许他入伙,在许多警匪片中,反派会让卧底的警察去杀个人。手上不沾血,大哥不放心。梁山此时的处境,犹如刚上山的林冲。而且,梁山曾经把朝廷打得颜面尽失,现在说招安就招安了,朝廷中的大佬心里能好想吗?

只有纳了“投名状”,朝廷才会彻底信任梁山,才会逐步接纳梁山,才会相信梁山是真心投诚。毕竟梁山有那么多桀骜不驯、动不动就拔刀相见、血溅五步的好汉,朝廷大佬们能放心吗?你宋江能管得住梁山吗?

投名状,早交不如晚交,被动交不如主动交。

就算这次梁山不出征,刘都督败了之后,这个活也会着落在梁山好汉头上。那刘都督根本不可能是方腊的对手。他是朝廷派去打前站、探虚实的,胜了固然好,败了也正常,朝廷对他并没有太高的奢望。

所以,当梁山请旨出征,朝廷顺水推舟答应了之后,双方都松了一口气,如此“懂事”的梁山,正是朝廷希望看到的。

朝廷从来没有信任过梁山

梁山好汉们征剿方腊之后,损失极为惨重,共战死59人,伤亡过半。

而在班师之后,燕青、武松、林冲、鲁智深、公孙胜、李俊、童家兄弟等预料到了梁山悲惨的结局,提前离开了梁山团体。

而宋江等班师之后,没有离开的梁山好汉们都获得了相应的封赏,都有了各自的职司,很显然,朝廷利用这一招把梁山好汉们分配到各地,让他们无法再拧成一股绳。

而梁山回朝之后,已经交卸了兵权,梁山好汉们又伤亡过半,分散各地,也就是说,梁山好汉已经被成功瓦解,对朝廷再也没有威胁。

还有一点值得的注意的是,从王伦时代开始算起,梁山好汉们历经十几年的战事,许多好汉已经年老力衰,早就过了体力和武艺的巅峰,残酷的战争也给他们的身心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害。

可即便这样,朝廷依然对梁山放心不下,他们继续对梁山进行“清除”,主要是针对梁山的高层:一把手宋江、二把手卢俊义被毒死。

他们凭什么敢对有功之臣下这样的毒手?摆明了这是以皇帝为首的利益集团默许之下、心照不宣的行动,事后凶手受到了什么惩罚?鲁达打死个卖肉的屠夫都吓得跑路了,他们毒死功臣却什么事都没有?要说没有黑幕谁会相信?

宋江被毒死之后,吴用和花荣为什么来到宋江墓前自缢身亡?因为形势已经很明显了,除掉宋江之后,下一步就是吴用等原梁山高层,吴用难逃一死,索性自缢了事。

就这样,梁山的高层被清除得干干净净,方腊也被剿灭,朝廷终于能够放心了。

结语:朝廷允许梁山征讨方腊,确实是驱虎吞狼之计。

派梁山征剿方腊,是大宋朝廷的阳谋,正因为是阳谋,反而无法破解。急于洗白上岸,获得朝廷信任的梁山根本无法逃避,就算知道此次出征必然损失惨重,也得咬着牙干到底,不然此前付出的一切就白费了。

但宋江却忽略了一个残酷而现实的问题:凡是背叛过一次的人,永远不会得到信任。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走进延安,追寻红色足迹,聆听历... 上世纪30年代,一支起源于南方的新型人民军队,经万里长征后落脚陕北,一步步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站起来...
原创 清... 一百多年的光阴,只是历史长河中沧海桑田的一瞬。 然而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出现过怎样...
原创 苏... 在北宋的文化繁荣之时,苏轼和王巩这两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因共同的艺术追求和相似的人生遭遇结下了深厚的友...
原创 淮... 淮海战役对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对于这场战役的真正指挥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
原创 人...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文章的话请点击上面的“关注”哦!可以的话当然也不要忘记点赞,小编在这谢谢大家...
原创 李... 古代的婚姻观念与现代大相径庭,注重血统的纯正与传承,甚至存在着亲上加亲的现象。在这个时期,皇宫贵族的...
原创 1... 1973年,邓小平回到了中央,毛主席为了给他铺路,特意主持了“八大军区”对调,还特意让王洪文“点名”...
原创 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问三不知”,却鲜有人能说清这“三不知”是何指。其实,这短语起源于战国时期...
原创 卧...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三国演义》开篇首语,这部记述天下枭雄的演义小说,无一字不...
原创 建... 1945年8月15日,当得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时,全中国人民陷入到民族解放胜利的狂欢之中。 透过真实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