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教”!公众对博物馆的期待仅是一字之差吗?
创始人
2025-07-09 18:32:51
0

"谁说古代没有可爱的东西,比如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简直萌翻了。"

"哇,这个杯子太精致了,和爷爷上次给我的号角很像。"孩子们睁大眼睛说。

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正在与博物馆的讲解员积极互动,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

当人们踏入博物馆的大门,便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绘画、陶艺、古代货币……每件展出的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博物馆的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对孩子们来说,从学校走进博物馆,暑期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与古老文物的直接体验不仅拓宽了视野,也点燃了探索的欲望,更是获得了超越课本的广博知识。“在这里,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得以直观感受,文明的根基与脉络触手可及。”陕西历史博物馆游客排队区有人说道。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反映出博物馆重视并发挥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暑期,不少博物馆成为众多游客和市民的“打卡地”,人气满满。

博物馆如何成为一所大学

博物馆不只是历史的展览馆,也是教育的活跃舞台。在向大众展示历史遗产的同时,也承担着教育和启发社会公众的职责。为更好地将博物馆资源与文化教育需求有机衔接,陕西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创新教育项目。

“我们馆依托丰富的文物藏品,对标国家教育新课标,创新打造六大系列青少年博物馆原创教育课程:‘周、秦、汉、唐’系列课程,‘陕历博星课堂’国宝系列课程,‘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代发明’系列课程,‘丝绸之路架起沟通的桥梁’系列教育课程等。”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蔡淋说,这些课程巧妙地利用文化背景,让文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讲述它们自己的故事,成为吸引人们前来体验和分享的磁石。

7月21日,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三月摄

现今,博物馆已经不局限于其传统的收藏和展示角色,在教育职能层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少博物馆通过一系列推陈出新的策展、主题活动等,打破了大众对其传统的刻板印象。

博物馆教育将学校所学与博物馆中的实物展品相结合,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参观者更加真切地感受、理解历史的深度与广度。西安碑林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贺华介绍到,“我们馆结合课本教材中《汉字真有趣》的内容,策划设计了以《字从哪里来》为主题的(研学)课程,通过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与部分姓氏的象形文字,引出课本中关于甲骨文的知识点,再通过《峄山刻石》《曹全碑》《颜氏家庙碑》《集王圣教序碑》《肚痛帖》等书法碑石,依次对应篆、隶、楷、行、草等书体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书法的演变过程,孩子们的接受力和喜爱程度都出乎我们的意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博物馆教育正在拓展其多样性和包容性,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这种发展策略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也使博物馆成为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愈加深入,“近五年,陕历博‘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已举办1200余场,受众人数达十六万余人,覆盖了多所大中小学校以及特殊学校,在传播历史文化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蔡淋说。

馆校合作探索教育新路径

馆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也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教育职能的实现带来新的活力与契机。“为了建立起青少年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2016年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物局联合成立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秘书处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蔡淋说。

博物馆是探索历史的最佳课堂,“多年来,陕历博通过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平台,常年坚持和西安市各大、中、小学合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其中包括专家讲座、教师培训、馆内研学、流动博物馆、科普游学等多个馆校合作项目,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和项目,使博物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延伸和补充。”蔡淋说,这种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博物馆资源与教育资源,实现了双方在教育上的互补和提升。

7月21日,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仔细观察文物。三月摄

贺华介绍到,今年碑林博物馆走进西安秦川小学五年级语文组,为全体师生开展了以“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之趣”为主题的一系列综合性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课本,了解汉字的文化;走出课本,挖掘汉字的内涵。

当前,馆校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还促进了知识的跨学科融合,加强了教育的实践性和参与性。来自山西的十岁小朋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我看到了课本之外的许多新奇事物,这些体验让我能够自由地思考,觉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馆校合作是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建立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通过馆校合作,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成为了生动的教学材料,而学校则为博物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创新灵感。

数字化赋能 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通过实地走访记者发现,不少博物馆在保持其传统展览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还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策略,以创新手段增强博物馆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文化影响力。

目前,博物馆的角色已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和展示,扩展到积极服务于公众,承担着提高公众思想认知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职责。

“陕历博依托本馆文物藏品和展览优势,在官方微信、微博、喜马拉雅等多个平台推出系列线上教育课程,并且积极利用AR、VR等技术赋能,开发教育动画、互动游戏等多种数字化教育产品,并推出陕历博数字课堂、虚拟仿真教育课程,通过线上线下互相补充完善,利用技术赋能、充分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孩子们在感知科技与传统的碰撞中得到启发,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蔡淋说。

7月21日,小朋友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体验互动游戏。三月 摄

创新是推动博物馆发展的核心动力,也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据了解,许多热门博物馆推出过套色印章,这种文创产品,为参观者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互动体验。套色印章因其独特的美学设计、历史文化内涵等,成为一种既能传播知识,又能引领潮流时尚的打卡方式。贺华介绍到,“西安碑林博物馆最具有代表性的印章——碑林飒露黄套色印章,套色印章图案还原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标志性建筑《石台孝经》碑亭,将其进行了艺术化处理,无论是色彩还是结构规划上,都传达着年轻、时尚、活泼、趣味的特点,更好地满足了公众的审美体验。”

记者在采访与调研中发现,“博物馆热”的兴起,有着多重因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希望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

“我这次是有备而来,做了功课的。”前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的市民李女士说,“之前带朋友过来参观,我连陕历博的镇馆之宝都说不清楚,很多展品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汲取的‘养分’实在太少了。因此,在进博物馆前提前做些功课,了解馆内一些展品的背景知识,不仅是对文物的尊重与敬意,同时也能确保自己的参观收获。”

博物馆,是珍贵文物的归宿,也是人类的遗产共同体。在博物馆热的当下,越来越多有趣、有用的历史文化知识被大众所熟知,满足人们文化充电和休闲活动需求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记者手记

“博物馆热”的背景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如一些小众博物馆,策展能力有限,不被大众熟知;各大热门博物馆如何保障公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如何拓展更具特色的研学资源,开发出个性化、高品质的文创产品等。同时,博物馆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探索精神的激发者,如何在教育性和趣味性之间找到平衡,也是博物馆在实现教育功能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原创 丢... 在亚洲杯的赛场,中国女篮遗憾负于日本,最终只能拿到季军聊以自慰。在颁奖仪式上,中国女篮多位球员潸然泪...
棋心如炬照山河:记"... 原创 骆驼 师友汇智慧品质生活联盟 2025年07月22日 11:08 河北 在石家庄白墙灰瓦的和...
原创 日... 1944年3月,距离日本正式投降仅剩一年多时间。 当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盟友德国也陷入了...
原创 大... #文史观天下# 大秦帝国,秦王政,并非时由布衣之身而成就帝业,而是从千乘之国历经550年最终一统华夏...
原创 它... 青铜器绝对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文明产物,前些天我们说过西周大盂鼎,今天我们继续来说一件青铜鼎,这...
原创 毛... 戴笠评价他"菩萨心肠,不是大丈夫,不能成大器",蒋介石气急大骂他"无能之人"。 他双手沾满共产党人的...
原创 从... 在历史的长河中,贪腐问题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贪官的...
原创 被...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对于古时候的女子来说,最大的得道莫过于进入皇宫成为皇帝的女人。女人一旦进入皇...
原创 清... 从小太监到皇帝身边人: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宫廷传奇 6岁就当太监?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可在那个年代,...
原创 此...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冷战时代军事力量最强大的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