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华野实力远胜于中野,陈毅为何要到中野,去给刘伯承担任副司令?
创始人
2025-07-09 18:03:55
0

1948年解放战争末期,实力强劲的华东野战军犹如一根紧绷的弦那般蓄势待发。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关键时机,中央军委忽然决定调华野司令兼政委的陈毅到中野去给刘伯承担任副司令。要知道,华野的实力远胜于中野,中央军委此举为何?有什么特殊用意呢?

中野VS华野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成立之初经历了多次改革,到解放战争时期,依据革命的发展成立了五大野战军,这五大野战军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短短几年里可谓是打出了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战绩。

其中,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都是中央麾下的两张王牌,两军的军事实力都十分突出,堪称不分伯仲、不相上下。一开始,领导中原野战军的是经典的“刘邓组合”——邓小平与刘伯承,领导华东野战军的是战神粟裕与文武双全的陈毅。

两军从一开始的不相上下到拉开差距,是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的。挺进大别山虽是中野当时危急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最佳选项,但还是不可避免地给中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以至于面对后来愈发激烈的解放战争局势,中野顿感实力不足,就此与大杀四方的华野拉开一定差距。

中原野战军原本是由晋冀鲁豫地区的八路军整编而来,军事结构较为简单。而华野则是由大名鼎鼎的“铁军”新四军以及山东野战军组成,士兵们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久经沙场的好汉,还配备各类缴获的先进国军装备和日军遗留在山东的武器,军事力量十分雄厚,所以在解放战争后期至关重要的淮海战役之中,华东野战军被当作主力部队。

为何中央要将陈毅调到中野?

也就是在解放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时任华野司令兼政治委员的陈毅接到命令调任中野副司令,去给中野的刘伯承当副手。要知道,陈毅已经与粟裕配合多年,作战十分默契,曾共同在沂蒙山歼灭国军号称王牌师的47师,并击毙师长张灵甫。因此,陈毅对于华野的解放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为什么1948年中央要将他调给中野呢?

这其中,肯定是有一定的用意所在。彼时,我党中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式作出一个新的评估,认为中原地区即将爆发大决战,因此,中原野战区的管辖范围需要得到一定扩大,相应的组织建设也要得到一定的加强。这对中原野战区的领导干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但是由于中原野战军在挺进大别山之中大伤元气,中野的干部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所剩无几的干部数量放在中原野战区目前急需扩大的规模建设里就显得更加不够用了。因此,邓小平和刘伯承便针对中野的种种困难和当前局势向中央作出报告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的建议:

一是调动合适的干部到中野来补充加强中原野战军的领导力量,二是建立中原军区,三就是派遣陈毅同志到中原军区指导工作,并任职中原野战军和中原军区的副司令,四就是保持陈毅在华北野战军中的职位。

中央在收到刘邓的报告之后,立刻予以很大的重视,为此反复斟酌了双方的意见,甚至还邀请陈毅与粟裕二人特地召开会议进行决策。会上,陈毅明确表明自己服从中央组织的一切调动和安排,但是陈毅的老搭档粟裕却并不同意让陈毅走,他认为,陈毅在华野部队扎根已久,也算是华野前身新四军的创始人之一,许多新四军的人只服陈毅一人。为此,粟裕直言:“华野离不开陈司令”。

面对这样的僵局,中央最终还是在同意抽调华野部分干部补充到中野的基础上,将陈毅作为中原军区的第二书记,而邓小平为第一书记。同时,刘伯承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兼中野司令,陈毅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和中野副司令,在华野的职务保持不变。

中央之所以同意将陈毅调往中野,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调陈毅去中野有利于快速恢复中原军区的战斗力。在此次调配之后,中央将华东野战区的四千七百名干部调到中原战区,这些华野出身的干部忽然调到中野过后,可能会有些不习惯,需要一定时间去和新的队伍进行适应和磨合。

所以他们必须要从华野之中选一位在他们当中具有一定威望的领导来带领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开展新工作、缩短磨合期,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而这个有威望的领导的最佳人选非陈毅莫属,因为前文就已经提到,陈毅在华野之中扎根最深,有很大的话语权,令将士们十分信服。

其次,还能让粟裕得到更好的锻炼。粟裕虽然有着“战神”之称,在军事战略方面十分得心应手,但是对于其他工作却并不擅长,有一定的短板。反观陈毅,作为资历更深的老前辈,十分擅长抓全面工作,尤其是对于动员团结方面,华野将领们都被他管得服服帖帖、上下一心。所以,粟裕和陈毅二人互补的搭档配合一直都十分完美。

现在调离了陈毅,就意味着华野的更多事务需要粟裕来独当一面。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这样也可以进一步锻炼粟裕抓全面工作的能力,将来便可以更堪大任。同时,为了以防万一,中央军委还特地保留了陈毅在华野的原有职务,便于粟裕指挥不顺畅的时候陈毅可以一个电话出面解决问题。

最后,就是为了协调华野和中野的配合工作。彼时的中央早已做出预判,认为中原地区必定还会有一场规模巨大的决战,届时华野与中野需要同时出击,并进行紧密配合,高度协同,步调一致的作战。这个时候,在中野任副司令的陈毅便可以起到中间协调的作用,形成华野中野两军协同的桥梁。

陈毅不负众望

陈毅调到中野之后,刘伯承和邓小平自然也是非常重视,双双亲自迎接他的到来,还为陈毅在指挥所旁边安置了一所住处,方便三人随时联系。有趣的是,三人其实并不陌生,都是四川老乡,性格相仿,还有着共同话题。

早年间,陈毅还与刘伯承一同参加沪顺起义,大有惺惺相惜之情。至于邓小平和陈毅那就认识得更早了,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两人就经常在一起进行学习和交流。所以三人欢聚一堂之后,更是妙语连珠、谈笑风生,常常引得一大批听众围观,引发一阵阵欢愉的笑声。

在工作方面,三人的合作相处也配合得十分默契,常常互相谦让。在署名同一份电报的时候,邓小平每次都写“刘陈邓”,而陈毅每次都写“刘邓陈”。在夜里值班的时候,邓小平每次也都以自己年纪最小身体还好为由自告奋勇多值班,但是陈毅却笑着说自己比邓小平大不了几岁,不许邓小平剥夺自己值夜班的权利。

就这样,在三位老革命的合力之下,中野和华野协同作战,迅速歼灭了国民党主力军黄维兵团。当华野部队和中野部队因为缴获武器发生矛盾的时候,陈毅也会出面协调解决争端,他说道:“分什么华野中野,大家都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部队!”

没错,人民军队是属于人民的,不是属于哪个私人的军事武装,所以怎么能够有彼此高低贵贱之分呢?

在陈毅的协调下,中野部队和华野部队很快就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在中野部队因装备落后而陷入劣势之时,华野也会立即派出主力部队参战替中野解围,帮助中野赢下战斗,为决战的最终胜利打下基础。

决战的最终胜利,和中野华野的成功互助,无一不证明中央选择调动陈毅担任中原战区副司令的正确性。同时,陈毅司令的人格魅力和团结军心的能力,也彰显出带兵打仗时将帅除了要有长远的战略决策目光和扎实的作战本领,还要有振奋士气、凝心聚气的威望,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军队取得最终胜利的至上法宝。

反观国民军队,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军心涣散,如同一盘散沙,怎么会是我军的对手呢?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焉有不败之地?而我们之所以能有如今和平安宁的生活,也多亏了革命先辈的团结努力和不怕牺牲、不怕艰苦的付出。所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请...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 79年前,在受降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举国欢...
原创 罗... 文| 木易 编辑| 古木的茶 简介 罗马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实现宗教整合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
原创 究...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如... 谁去长平跟秦军对垒,战绩也不会比廉颇更好,一,长平那地方属于上党郡,之前是韩国的,赵军在那里没有任何...
原创 观...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慈... 1908年11月15日,西太后慈禧在北京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人生70古来稀,把持朝政半个世纪,又...
历史的谣言:刘备从未在夷陵连营... 公元219年,东吴大将吕子计夺荆州,一举擒杀关羽。远在蜀中的刘备大为震怒,遂倾尽国力东征孙吴。结果在...
原创 西... 西汉时期的李广利是一位屡战屡败的“名将”,凭借外戚身份迅速走上高位。他率军三次攻打匈奴,前两次败兵而...
原创 蒙... 蒙古骑兵可以称得上是冷兵器时代的地表最强,没有之一。他们拥有极其强悍的战斗力,无论是周边的女真人、契...
原创 斯... 在上个世纪曾经有一红色政权强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它和当时的美国相抗衡,成为世界两位霸主之一,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