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军中将之子秘密入党,接头时竟发现,自己的父亲竟然藏得很深
创始人
2025-07-09 15:32:34
0

前言

1946年国军中将之子吴群敢接到秘密任务,前去接头,但看到对面走过来的人后脱口而出:“爸!”

吴群敢是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主要负责传递情报的工作。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吴群敢小心翼翼的伪装好。到达接头地点后,他竟然发现前来和自己接头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加入共产党

吴仲禧出生于1895年,家庭条件优渥,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上学时非常崇拜孙中山,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开始参加各种新思想活动。慢慢的他发现自己手中的笔杆子并不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多大贡献,于是他萌生了参军的想法。

恰好当时福州正在招揽义军,吴仲禧听说后立马报名参加,他希望自己能为中国的革命贡献一点力量。

参加革命后,吴仲禧的学生身份为他带来了领导们的赏识和重用。之后他被送到陆军军校深造,在经过几年的正规军事学习后,吴仲禧被编入了粤军,正式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此后的十几年里,吴仲禧跟随着大部队四处征战,但他渐渐的发现了蒋介石的野心,他十分反感蒋介石的行为,并且也忍受不了国民党的血腥和残暴,他的内心出现了动摇。

1926年5月,吴仲禧接替团长的位置,配合着叶挺攻占了汀泗桥,后又在贺胜桥大败吴佩孚主力,俘虏了3500多敌人。

由于吴仲禧在这场战斗中的优异表现,他升到了师长的职位。也就是在这一年,吴仲禧认识了“黄埔三杰”之首的蒋先云。他本想介绍吴仲禧加入共产党,但1927年蒋先云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了。

这一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实在忍受不了的吴仲禧决定退出战场,回家过自己闲云野鹤的生活。没有了国民党高管的优待,吴仲禧一家人过的十分拮据。

1934年吴仲禧认识了王绍鏊,两人慢慢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此时吴仲禧在了解我党思想后,被深深吸引,想让王绍鏊帮忙介绍入党。在上报组织过后,我党还是决定要谨慎一点,于是王绍鏊告诉吴仲禧加入共产党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当时日军侵犯中国的行为越发的猖狂,吴仲禧又再次披上了盔甲去战场上攻打日本人。1936年张发奎访美回国,他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一直在积极抗日。但蒋介石非让张发奎去剿共,他不愿意,这才出访欧美国家。现在张发奎回来后,我党希望他能继续抗日。

吴仲禧曾经是张发奎的手下,他回来后,吴仲禧第一时间再次追随了他。这时候王绍鏊找到吴仲禧,希望他能利用自己国民党的身份说服张发奎继续抗日。吴仲禧看到共产党组织给自己派任务了,说明还是很信任他的。借此机吴仲禧再次提出了入党申请,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终于通过了。

秘密为我党传递情报

1939年,吴仲禧担任了韶关警备司令。当时国民党一直在监视韶关八路军办事处,吴仲禧上任后,立马赶走了那些人,并在暗中保护着办事处。在办事处人员撤离的时候,吴仲禧还给他们找了一条安全通道。

但后来有人向蒋介石举报了吴仲禧的所作所为,蒋介石知道后就给张发奎发电报让他调查吴仲禧。虽然张发奎也怀疑吴仲禧的身份,但是这么多年来吴仲禧一直追随他,抗日功劳很大,再加上他本身也对蒋介石有意见,所以张发奎没有调查就直接回复蒋介石:查无实据,拟召回柳州。

过后张发奎只是提醒吴仲禧,让他低调点,别再让特务抓到把柄。

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吴仲禧来到了“徐州剿总”工作。一天他进入总部机要室,看到了一张1:25000的军用地图,在这幅地图上标注了国共双方的部队番号、兵种兵力等重要情报。吴仲禧按耐住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的开始观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记住地图上的信息。

之后,他将这份《徐州剿总情况》交到了毛主席的手里。淮海战役被称为最复杂的战役,但我军的伤亡人数仅仅是敌军的五分之一,吴仲禧提供的《徐州剿总情况》密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之后吴仲禧又多次为淮海战役提供情报,在这场战役中吴仲禧功不可没。

吴群敢作为吴仲禧的儿子,完全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

与组织失去联系

吴群敢是家里的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被家人给予了厚望。

1939年,吴群敢在学校认识了刘渥丹,两人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就经常一起讨论进步思想。这时候刘渥丹告诉吴群敢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还是学校地下党支部的书记。”

这时候吴群敢进一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内心坚定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理念。

于是在刘渥丹的介绍下,吴群敢加入了共产党。正当吴群敢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做贡献的时候,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为了尽快治疗,家人把他送到了外地的名医手中。

在他疗养好身体回来时,国内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共产党的秘密基地被国民党清洗掉了,甚至当初一起参加革命的同学有的也已经牺牲了。

吴群敢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找到刘渥丹,但此时刘渥丹只能对他说:“你先在当地隐蔽下来,不要随便与组织沟通,等到上级去联系你。”

刘渥丹在说完后就马上离开了,此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吴群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再收到组织的消息。

重新获得联系

1946年吴群敢大学毕业,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成为了上海证券交易会所的一名员工。他心中还一直惦记着组织的事情,想偷偷寻找共产党人士和组织取得联系。

这时候吴群敢注意到了经常来他家做客的王绍鏊伯父,他对外的身份是上海民盟的领导者,这个组织和共产党有过很多的接触。为了弄清楚王绍鏊的身份,他经常去王绍鏊家中和他交流。几次下来之后,吴群敢断定王绍鏊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一天吴群敢又来找王绍鏊聊天,这时候吴群敢故意说:“王伯伯,我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是又什么都做不了。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可靠的组织。”

王绍鏊立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也了解到吴群敢是一个有进步思想的青年,于是王绍鏊回复他:“或许,我能帮你一些忙。”

吴群敢内心激动不已,他沉寂多年,终于在此刻又找到了组织,拉着王绍鏊说了好多自己这几年的遭遇,最后在王绍鏊的帮助下,吴群敢和组织接上了线。

既是父子也是战友

有一次组织上给吴群敢安排个秘密任务,让他去和一位神秘同志接头传递情报。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吴群敢小心翼翼的伪装好。到达接头地点后,他惊讶的发现前来接头的神秘同志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他情不自禁的小声喊了一声:“爸!”

吴仲禧悄悄给他做了个嘘声的手势,吴群敢立马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们二人没有逗留,先后离开了现场迅速将情报汇报给组织。

在经历了这次任务后,吴仲禧和吴群敢除了父子情谊外,还是最信任的革命战友。他们二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一起为了心中的革命事业打拼奋斗。

1950年,吴群敢被调任为周总理的办公室秘书。1955年,吴仲禧的身份才正式被公开,他先后担任了广东省人民法院代院长、省司法厅厅长、党组书记和省政协副主席,后来还被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

1983年6月15日,吴仲禧病逝,享年88岁。

小结

在艰难的革命时期,吴仲禧和吴群敢既是父子也是战友,他们在背后默默无闻的为革命事业做贡献。正是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革命家,为中国铺出了一条阳光大道,他们的所付出的一切都值得被我们铭记和赞扬!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医... 新中国成立后,江青先后四次前往苏联治病,第三次去苏联的时候,被查出了子宫颈癌,苏联医生建议江青回去后...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了一百多天,蜀国由于是远途征战,早就已经弹尽粮绝...
原创 4... 前言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授衔仪式结束后,陈赓回到了家,还没等...
原创 共... 上个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次血与火的考验,许多共和国将领在战争中涅槃重生,最终成长为解放军中的中流砥柱...
原创 打... 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王耀武为何如此难对付 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战争中,我军作战表现得十分英勇,一路势如...
原创 毛... 在57位开国上将里,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上将,此人名气不大,甚至是默默无闻,但毛主席对他却非常挂念,他曾...
原创 十... 自古以来,人们对忠臣的埋骨之地都有着自然而然的敬畏之感,似乎他们埋骨在此就能够庇佑一方,这也是各地都...
原创 清... 前言 什么样的制度能防止地方割据和保证中央集权?明清两代面临共同的问题,却给出了迥然不同的答案——前...
原创 6... 我们在小学时应该都学过一篇课文,是何其芳写的《一夜的工作》,他在文中记录了周总理整晚加班批阅文件,生...
原创 清... 1973年春,清河农场迎来了一位中年女人,她步伐平稳,眼神中带着沧桑和淡定。外人看来,她和普通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