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业未成之时,曾求贤若渴,他遍访天下名士,想以其诚意打动归隐山林的才学之士,请其出山为刘备效力。刘备贤德之名天下皆知,只可惜势力单薄,大部分人都不看好他,肯为他效力的谋士一来数量少,二来能耐不大。好在刘备碰上了三国第一伯乐水镜先生,水镜一句话为刘备送来两位一等一的谋士,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刘备在卧龙凤雏的辅佐下,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至于后来称霸蜀川,三足鼎立。
刘备向水镜先生打听贤才下落时,水镜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他是怎么评级他俩的: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水镜认为刘备得卧龙凤雏任意一个辅助,能都成就大业。然而水镜这话却只说了半句,还有半句没跟刘备说,那就是卧龙凤雏,失其一则江山不保。此言也不是空穴来风,咱们从蜀汉后期的发展便能一窥端倪,刘备驾崩后,刘禅继位,朝中大事皆听从丞相诸葛亮的安排,但诸葛亮一人独木难支,偌大个蜀川,孔明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岂不是万分悲凉。
蜀汉在人才这一块着实乏善可陈,特别是刘备去世以后,法正、刘巴等一干元老相继离世。蜀汉朝堂上人才更迭停滞,老臣退去后朝堂便显得无人可用,即便诸葛亮是九头身,偌大个国家他也顾及不全。试想如果庞统尚在,孔明主外,庞统主内,即便刘备真把刘禅摔成了弱智,蜀汉定不是这般景象。当然,这般虚头巴脑的猜测也没有实际意义,咱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证明卧龙凤雏同时主政的意义。
魏蜀吴三国,荆州是天下重镇,荆州三镇尽归蜀汉,然这么重要的位置却让关二爷给弄丢了,荆州一丢,蜀汉失去了制衡吴魏的战略高地,整个局面都发生了变化,而蜀汉自此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试想如果庞统在落凤坡躲过张任的暗箭,成功协助刘备入主益州。如此一来,孔明就不用从荆州抽身到西川为刘备出谋划策。诸葛亮和关羽同守荆州,北面的曹仁和东边的吕蒙,绝对不敢兴风作浪,荆州不丢,关羽不死,夷陵之战自然打不起来。
刘备没有了兄弟之仇的顾忌,自然可以和东吴重修旧好,一起联盟抗曹。再看蜀川境内,卧龙凤雏两大能臣坐镇,外练兵事,内休民政,蜀汉就会有足够多的时间来消化益州的地方势力,处理完内部矛盾,在予民休养生息,凭借蜀川的天然屏障,蜀汉有足够多的时间壮大自己,即使说一统天下还为时尚早,但总不至于向姜维那样败得如此窝囊,蜀汉政权也不会落得个二世而亡的下场。所以,对刘备而言,卧龙凤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失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