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4月,八路军第115师代理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率师部和第343旅第686团主力由郓城地区进入山东省运河以东、泰山以西地区,同该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津浦支队及山东纵队第6支队会合,巩固和扩大泰西抗日根据地。5月初,日军第12集团军调集日伪军8000余人;坦克、汽车100余辆,火炮100余门,由司令官尾高龟藏指挥,分9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企图寻歼八路军第115师主力。
4月底,按照既定的合围计划,日军用汽车将作战部队秘密运送到泰西周边地区,然后开始从远处逐步向中心地域靠拢,进行大规模、目的性很强的合围。企图利用东面的津浦铁路为屏障,把115师等部挤压到泰西的某个地区加以消灭。至5月9日,日军各部扫荡部队,沿着通往泰西四周的九条公路,逐步合拢、即将实现其合围的计划。
此时,由于115师刚进入泰西地区不久,还没有建立起灵活、有效的情报系统;再加上日军调集兵力时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而此前驻鲁日军第32师团正在与第114师团的换防,一些异常现象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对日军的图谋尚未觉察。
1939年的5月5日一早,准备完毕的日军开始出击。到5月7日这一天,八路军地方武装平阿独立营、东平独立营、长青独立营,都先后与前来扫荡合围的日军遭遇。由于日军的计划较为周密且出动兵力较多,上述八路军各部及地方武装逐被迫退向相对安全的陆房周边地区。
到5月10日,敌情严重的不利消息不断传来,这才使得115师代师长陈光意识到形势有一些危急,当晚根据已掌握的敌情,迅速做出了部署。但是,显然陈光此时还没有认识到敌情的严重性,当夜,除山东纵队第6支队由于地形熟悉顺利突围外,师部及第686团、津浦支队和中共鲁西区委、泰西地委和国民党肥城县长田家滨率领的其县府机关人员和所辖的游击旅共约有700多人,共计约4000人未能突出包围,被困在陆房周围纵横各约10公里的山区内。
陈光率领的这支队伍中,大约有一半是非作战人员,另外还有数量不少的装备、辎重等。100多匹骡马和车辆,驮着被服、银元、弹药等,还有政治部、报社、剧团,以及无线电台和通讯部门等。现在被敌人围困在平原地带的一个环形小山包内,想要突围困难非常之大。
11日拂晓,日伪军在炮火掩护下,全线发起进攻。第686团占领陆房西南的肥猪山、牙山等地,津浦支队与师特务营占领陆房以东和东北的凤凰山,凭险据守,沉着应战。
肥猪山和牙山的山头,均超过400米高,而肥猪山的主峰则有570多米高,山坡陡峭无路,平时鲜有人登攀。由于日军冲锋只能仰攻,还要时不时要寻找攀登路线,进攻速度十分缓慢。加上早上八点钟以后的太阳,又高高挂在肥猪山的上空,阳光恰好十分刺眼,同时炮火掀起的烟尘,由于山的自然坡度,基本向西方抛洒,给日军的炮兵观测员和前方步兵信号源等的观测指挥,造成了相当大地困难。而他们面临的对手686团,是一只老红军队伍,有原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红三军团改变而来,有一半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不但敢打仗,而且会打仗。所以以劣势兵力或武器,凭借地利优势,打退日伪军数次冲击,坚守了阵地。15时许,日伪军又集中兵力猛攻陆房西南的牙山、肥猪山制高点。第686团英勇奋战,打退了日伪军9次攻击,津浦支队和师特务营也在在陆房以北、以东,打退了日伪军。
日军作战比较呆板,总是严格按照陆军操典进行。一般上午八点早饭后,开始炮火准备,然后步兵开始进攻。下午五点如果没打下来,则停止进攻,进攻部队撤下来休整,第二天再重新开始。黄昏,日伪军停止攻击,收缩兵力,包围监视。被围部队和党政机关进行紧急动员,埋藏了笨重物资,实行轻装,于22时许,利用夜色掩护分路从日伪军间隙中实施突围。至12日拂晓,全部突出包围圈,分别转移到东平以东无盐村、南陶城和渡河南岸。
此次战斗,八路军第115师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团长以下1300余人。抛开双方伤亡对比,但就115师胜利地突出重围,打破敌人精心策划的围剿,为坚持泰西根据地并开创山东抗战新局面保存了骨干力量这一点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代理师长陈光是红一军团的著名战将,关于这场战斗,身为指挥员的他却惹来了许多非议,有人批判他陆房战斗“瞎指挥”。历史,有时候真的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