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8年前,99岁的汪东兴病逝,临终前吐露一个与毛主席有关的往事
创始人
2025-07-09 13:32:52
0

前言

2015年8月,负责毛泽东主席警卫工作,亦是他老人家最信任的人之一汪东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汪东兴是江西弋阳人,于1947年春被调到毛泽东等领袖身边担任警卫工作,见证了众多历史大转折和经典瞬间。

1980年2月,汪东兴辞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成为一介平民。

晚年时期的汪东兴远离政坛,赋闲在家的生活别样精彩。

然而,别让晚年生活的背后汪东兴却有一个遗憾。

另外,弥留之际,他向家人与工作人员吐露了一个关于毛泽东主席有关联的往事。

一、见证毛泽东创立新中国的壮举

1916年,汪东兴出生于江西弋阳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于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共产党员。

1932年6月,汪东兴参加方志敏组建的红十军,当过排长、特派员、连队政治指导员。

1933年,他跟随红十军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央苏区的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5年,汪东兴跟随大部队参加长征,他是红军队伍里成长起来的干部。

红军主力抵达陕北后,汪东兴曾担任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兼白求恩国际和平总医院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汪东兴被选为七大候补代表。

1947年春,汪东兴被调到毛泽东等领导人身边担任警卫工作。

那时正值蒋介石派胡宗南率部大举进攻延安之际。

1947年3月18日,汪东兴接到上级命令,他立即带领中央警卫团团长和一个骑兵分队前往王家坪保卫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及中央直属机关撤离延安。

撤退过程有惊无险。

毛泽东起初不愿意撤离,提出看到敌人再走。

经众人劝说,毛泽东改变主意,他问汪东兴:“你敢不敢留下来?”

汪东兴果断回答:“这有什么不敢的?”

毛泽东听了以后很高兴。

等到国民党军队赶到王家湾时,汪东兴指挥部队圆满完成阻击任务,为中央领导和直属机关撤离赢得时间。

此后,毛泽东多次称赞汪东兴:“利用很少的兵力阻挡大量敌人,事实证明我们的勇敢与智慧可以以少胜多。”

在一年多转战陕北的日子里,汪东兴率领中央警卫团负责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安全,同时还要组织中央物资供应、统筹后方等一些保障工作。

因为长时间和毛泽东相处,他的军事素质包括政治素养在这一阶段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1949年3月,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向北平进发,汪东兴与一众警卫战士共同乘一辆吉普车,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首长们开道。

几年前,汪东兴刚到毛泽东身边工作,那时的中央机关只能在陕北的窑洞里办公,被胡宗南率领的20多万重兵撵得团团转。

两年多后,我们党已经基本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

汪东兴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如何一步步运筹帷幄,建立这不朽功勋的。

他更见证了中央领导人“进京赶考”的历史时刻。

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先后担任过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处副处长兼警卫处处长等职务,主管中南海内部警卫工作。

后来警卫处改为警卫局,汪东兴长期担任中央警卫局局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二、东兴在我身边,习惯了——毛泽东

既然长期与毛泽东相处,那么汪东兴和他老人家之间肯定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亲自率领中共代表团访问苏联,访苏之前,毛泽东选定由汪东兴负责警卫工作。

那时国内局势较为混乱,许多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特务还未肃清。

毛泽东把中南海警卫任务,包括个人出国安全工作通通交给汪东兴,足见对他的信任也是对汪东兴工作能力的肯定。

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后,汪东兴为确保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出访的安全,他派出了足够的兵力,详细探查了从北京至满洲里的沿线桥梁、涵洞、制高点。

抵达苏联后,汪东兴为了毛泽东安全和方便,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处理得十分周到。

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他的领导下,中南海没有出现一次重大安全事故;他所负责的领导人外出视察的安全工作中也没有出现重大漏洞。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汪东兴:“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用起来不放心,有他在我身边,我习惯了。”

不过,毛泽东还曾经这样评价过汪东兴:“东兴的长处是心细,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但是大家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过大功。”

其实,汪东兴平时很爱读书,毛泽东也知道他爱读书。

可是汪东兴有一个缺点,他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上,毛泽东便特意安排汪东兴回到江西故乡锻炼。

一年学习结束后,汪东兴主动要求延期深造。

1960年,毛泽东把汪东兴调回北京,让他开展小整风运动。

为了培养汪东兴的工作能力,毛泽东鼓励汪东兴多看一些其他书籍,尤其是要读一点中国传统历史和哲学史,包括四大名著这些重要的文学作品。

汪东兴很崇敬毛泽东,对他老人家讲的话,嘱咐的事情丝毫不怠慢。

就这样,汪东兴一直待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毛泽东同样充分信任他。

在特殊情况下,毛泽东还委派汪东兴担任他与某些重要人物之间的联系人;毛泽东对这些人的保护和处理意见,基本都交由汪东兴办理,

当邓小平在20世纪60年代被打倒后,毛泽东采取保护邓小平的办法,以及和邓小平联络方式,都是由汪东兴具体落实和处理的。

邓小平前往江西新建拖拉机厂劳动锻炼,他与党中央和毛泽东之间的联系人就是汪东兴。

邓小平生活待遇的改善,包括他的子女学习工作一些不方便之处,也都是由汪东兴处理解决的,

汪东兴能负责处理如此重要的工作,足以证明毛泽东对他的信任。

甚至毛泽东在历史重大时期的具体行踪,别人都不知道,甚至连江青也不知道,只有汪东兴他知道。

毛泽东等于把自己的人身安全包括一些国家大事全部寄托给了汪东兴,汪东兴同样没有辜负毛泽东的信任。

三、临终之际,汪东兴吐露一件关于毛泽东的往事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因病逝世,“四人帮”加速篡党夺权活动。

汪东兴立即意识到必须要彻底解决“四人帮”,不然会给党和国家留下其他祸患。

经过多次与叶剑英元帅的碰头商量,他们一起制定了抓捕“四人帮”的行动方案。

1976年10月6日晚,汪东兴率领8341部队的警卫来到怀仁堂正厅,相继抓捕了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

他还让张耀祠同志带领几名便衣去中南海万字廊201号,秘密抓捕了江青。

解决“四人帮”的整个行动过程只用了35分钟。

1977年,汪东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那时的汪东兴坚持站在“两个凡是”一边。

1979年,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帮助汪东兴等同志的组织生活会”上,由陈云同志率先发言:“东兴同志已经走在了革命‘右’边,这样的同志不适合继续留在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上。”

在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汪东兴辞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务,成为一介平民。

搬离了中南海后,汪东兴住在北京西单六部口新壁街的一所小院子里。

他与夫人姚湘娥平日里喜好种植花草,客厅北墙书柜上放满了马列和毛泽东的经典著作,西墙挂着毛泽东手书赠他的《送别》。

赋闲在家的汪东兴深居简出,很少见外人,他也很快适应了从中央领导成为平民的角色身份转换。

汪东兴心情豁达淡定,谢绝很多活动。

当有江西家乡的干部和父老乡亲请他出面办事时,汪东兴几乎有求必应。

汪东兴特别支持家乡的编史修志工作,他经常让江西宣传部门和文史部门,把当地的党史稿件送给自己查阅。

每当收到这些大部头的史料文献,汪东兴常常戴着老视眼镜,审阅各种文字图片稿。

1994年,江西老家的同志专门到北京拜访汪东兴,主要为编辑出版《弋阳党史人物传》来征求他的意见,并请汪东兴写序。

汪东兴明确说道:“你们事先寄来的书稿,我看了没什么大问题,但我建议这本书中的人物再加两个,一个是方志敏,一个是余汉朝。”

工作人员摆了摆手:“方志敏在我们党史办编印的相关书籍已经出现了,继续收编进入党史,恐怕有些重复不妥。”

汪东兴立即强调:“不要怕重复,方志敏与余汉朝是全国著名烈士,多宣传他们有什么问题吗?”

老家来的同志明白了汪东兴的意思,他希望地方部门要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扩大对革命英烈的宣传。

所以,县党史办采纳了汪东兴的意见,后来编写的《弋阳党史人物传》中加入了方志敏与余汉朝。

此外,退居二线的汪东兴会在每年的9月9日与12月6日,即为毛泽东主席的诞辰与忌日,去毛泽东纪念堂献花,瞻仰伟人遗容。

每逢五周年、十周年重大纪念日时,他也会发表一些纪念文章表达对毛泽东的怀念之情。

汪东兴的晚年生活看似非常精彩,却也有其他一些龃龉。

根据汪东兴的家人介绍,老人家觉得改革开放以后,大家伙的生活条件都变好了,但是中国社会的风气却变得越来越浮躁,时代反而退步。

说穿了,在面对“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的态度,汪东兴认为年轻人都钻进钱眼里了。

比如,他看不惯国家的公园居然要买票才能进入,人人都应该平等。

面对这些困惑与问题,汪东兴会从厚厚的毛选中找答案。

只可惜,这些难题的答案还没有找出来,汪东兴已经病逝。

2015年,汪东兴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只好住进医院进行观察。

同年8月,汪东兴已经病入膏肓,他向工作人员与家人透露了一件往事。

那是20世纪90年代中,汪东兴早已经适应平民生活,一些西方知名的权威出版机构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到了汪东兴的联系方式和家庭具体住址。

他们派专人找上门,出高价希望汪东兴撰写回忆录,还特别提出回忆录里一定要大篇幅地写一写毛泽东、周恩来、江青等这些曾经的风云人物。

汪东兴想都没想立即拒绝。

这位老同志十分明白,这些西方出版机构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汪东兴与毛泽东朝夕相处几十年,他知道的一些事情和内幕,非常人所能想象,而且全部涉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机密。

假如汪东兴抵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给这些西方出版机构撰写了关于毛泽东、周恩来、江青的回忆录,那就等同于在战争年代被敌人俘虏之后,受不住严刑拷打,吐露了党的机密。

汪东兴出于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更是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他只给中央书记处主管单位领导的可靠而权威的出版社写东西。

谈及这段往事,汪东兴对女儿汪小燕说:“我如果写了这些回忆录,还交给西方出版机构,既对不起活人,更没脸去见毛主席他老人家了。”

结语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过去40多年,对于汪东兴的评价也是有褒有贬。

从历史的进程看,无论汪东兴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他鼎力协助叶剑英、华国锋彻底打倒“四人帮”,改写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命运。

同时在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和对待的那段时间,汪东兴想方设法与他进行沟通,把邓小平的一些意见及时反馈到毛泽东那里。

在中国现代史上,汪东兴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医... 新中国成立后,江青先后四次前往苏联治病,第三次去苏联的时候,被查出了子宫颈癌,苏联医生建议江青回去后...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了一百多天,蜀国由于是远途征战,早就已经弹尽粮绝...
原创 4... 前言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授衔仪式结束后,陈赓回到了家,还没等...
原创 共... 上个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次血与火的考验,许多共和国将领在战争中涅槃重生,最终成长为解放军中的中流砥柱...
原创 打... 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王耀武为何如此难对付 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战争中,我军作战表现得十分英勇,一路势如...
原创 毛... 在57位开国上将里,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上将,此人名气不大,甚至是默默无闻,但毛主席对他却非常挂念,他曾...
原创 十... 自古以来,人们对忠臣的埋骨之地都有着自然而然的敬畏之感,似乎他们埋骨在此就能够庇佑一方,这也是各地都...
原创 清... 前言 什么样的制度能防止地方割据和保证中央集权?明清两代面临共同的问题,却给出了迥然不同的答案——前...
原创 6... 我们在小学时应该都学过一篇课文,是何其芳写的《一夜的工作》,他在文中记录了周总理整晚加班批阅文件,生...
原创 清... 1973年春,清河农场迎来了一位中年女人,她步伐平稳,眼神中带着沧桑和淡定。外人看来,她和普通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