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最安全的省,两千年来没打过大仗,抗日战争时期都能逃过一劫
创始人
2025-07-09 11:32:43
0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如同阴阳两面,不断交替,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发展。

纵观世界历史,"争地盘"似乎成为了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主要活动,为此人们不惜发动战争,造成无数生命的损失和财富的浪费。

然而,在之前中国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有一个地方却显得格外特殊。

因为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我国的这个省份几乎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在中国其他地区频繁上演着战争与征服的戏码时,这个省份却保持着相对的平静。

这个省份是哪里?为什么它能避开大多数战争的烽火?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的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成为"兵家不争之地"的原因

"兵家不争之地"是一个源自古代军事思想的概念,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在军事上不值得争夺的地方。

而中国就有这样一个“不争之地”,这个地方,就是我国的福建省。

福建省能够成为兵家不争之地的原因主要还是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作为沿海省份,福建距离台湾省仅170千米,但其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全省面积约80%,而平原面积不足10%。这种地形特征导致福建水少田少,不利于大规模军事行动。

交通不便是福建成为"不争之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山路崎岖,"山路十八弯"的说法生动描述了当地交通的艰难。长期以来,福建与外界缺乏正常的交通线路,只有闽江连接海域。

直到中国成立后,公路和铁路才逐步修建,改善了这一状况。

资源匮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福建的土地普遍贫瘠,不利于农耕。石头山和盐碱地较多,进一步限制了土地的利用价值。这意味着即使占领该地区,也难以获得丰富的资源支持。

从军事角度看,福建的价值相对较低。它不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也缺乏显著的战略意义。相比之下,其他地区可能更具吸引力,能为军事行动提供更多优势。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福建在历史上多次被视为"兵家不争之地",很少成为军事冲突的焦点。

然而,福建在我国历史上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

福建的历史地位

福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独特,多次因其地理特性而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特殊角色。这一点在近现代史上尤为明显。

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的行军路线清晰地展示了福建的特殊地位。红军在全国多个省份开展了广泛的军事行动,但在福建,他们仅仅打到了漳州就止步了。

这一现象反映出福建地形的复杂性和战略价值的相对较低,使得红军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其他更有利的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再次展现了其"不争之地"的特性。日军在中国沿海地区大肆侵略,但在福建,除了占领了厦门和泉州这两个重要港口城市外,并未深入其他地区。

这一事实不仅体现了福建内陆地区的地理屏障作用,也说明了日军对福建大部分地区缺乏战略兴趣。

然而,福建的这种特性并非总是不利的。

在明朝末期,延平郡王郑成功选择了福建作为发展基地。这一选择充分利用了福建的地理优势:靠近海洋,便于发展海上力量;地形复杂,有利于防守;远离中原政治中心,便于独立发展。

郑成功的成功证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福建的"不争之地"特性可以转化为战略优势。

这些历史事例生动地诠释了福建作为"兵家不争之地"的特殊地位,同时也展示了这片土地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福建的防御优势

福建虽被称为"兵家不争之地",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却为其提供了强大的防御优势。这些优势使得福建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军事行动的天然屏障。

首先,福建复杂的地形为入侵者造成了巨大困难。崎岖的山路不仅难以行军,还会极大地消耗敌军的体力。

想象一支军队在狭窄陡峭的山路上艰难前进,不仅行军速度大大降低,士兵们还要时刻提防滑落或遭遇伏击。这种地形条件下,即使是装备精良的军队也难以发挥其优势。

其次,福建的自然环境对外来军队构成了严重威胁。茂密的山林中潜伏着各种毒虫野兽,为不熟悉地形的入侵者带来额外的危险。

此外,福建的气候特点也是一大挑战。夏季闷热潮湿,容易导致中暑和各种疾病;冬季山路结冰,更增加了行军的难度。

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很容易造成士兵脱水和体力不支,大大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福建当地民风彪悍的特点。长期生活在这片艰苦环境中的福建人民培养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顽强的斗志。

在面对外来入侵时,他们往往能发挥主场优势,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给予入侵者沉重打击。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福建成为一个天然的防御堡垒。任何试图征服这片土地的军队都必须面对地形、气候和当地居民的三重挑战,这大大增加了军事行动的难度和风险。

虽然福建被称为"兵家不争之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片土地完全没有冲突。

事实上,福建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些小规模的争斗,主要表现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内部摩擦,以及为争夺有限的居住条件而引发的局部冲突。

这些小规模冲突虽然不足以改变福建整体的和平格局,但也反映了这片土地上人们为生存而进行的持续斗争。

随着时代的发展,福建的地理特性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价值。特别是在海军建设方面,福建成为了培养海军将领的重要地区。

近代以来,中国海军将领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福建。这一现象与福建的海洋文化传统和沿海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体现了福建在国防建设中的独特贡献。

此外,福建的地理特性还使其成为了理想的避难所。在历史上的多次战乱中,福建常常成为人们躲避战火的首选省份。

其复杂的地形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避难者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崎岖的山地和丘陵不仅难以攻打,也为躲避敌人提供了众多隐蔽处。

同时,福建的气候特点也有利于长期防守,丰富的降水和茂密的植被为避难者提供了充足的避难场所。

这些特点使得福建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多重角色:它既是"兵家不争之地",也是小规模冲突的舞台;既是培养海军精英的摇篮,也是战乱时期的避风港。

福建的这种多面性正是其独特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交织的结果,展现了这片土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结语

总的来说,福建这片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轨迹,在中国版图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福建地少山多,土地相对贫瘠,这一特点塑造了当地居民坚韧不拔的性格,也成就了福建在军事上的防御优势。

然而,这种地理条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这种压力最终导致了福建人口的外溢现象。大量福建人开始向外迁移,足迹遍布台湾、海南、吕宋等地。

这不仅缓解了福建本土的人口压力,也在无意中开启了福建人走向世界的大门。今天,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福建华人华裔的身影,他们为所在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建的这种特殊性质——既是防御要地,又是人口输出地——体现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中华民族的适应能力。

它不仅塑造了福建独特的历史地位,也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搭建了重要的桥梁。福建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在挑战中求生存、在变迁中谋发展的缩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毛主席一生最爱读书,一本《资治通鉴》读了又读,在诸多历史人物中,主席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 在世人眼中...
原创 如... 如果以成败论,诸葛亮算不上很会用兵,五次北伐无功而返 《三国志》对诸葛孔明的评价没有错,诸葛亮的才能...
原创 1... 1980年,纪登奎向中央提出辞去他所担任的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申请后,邓小平在第一时间找到他谈话。 邓...
原创 7... 引言 1972年,周恩来召见了李达。交谈结束后,周恩来闲聊中说:“李达同志,你知道吗。你夫人因为你的...
原创 历... 在三国时代,刘禅这位蜀国君主,常常被人们误解为昏庸无能、不思进取的人物,成为“乐不思蜀”、“扶不起的...
原创 揭... 在民国时期,军队中高级军官身边往往有一位神秘而多才多艺的存在——副官。这位助手兼亲信在长官身边扮演着...
原创 毛... 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便十分热爱读书,他对于历史类的书籍尤其热爱,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给他带来了许多启发,...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随着殷寿掌握了权力,便开始迷失在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中。进而在拜祭女娲像时候,还想将其...
原创 郝... 2020年,郝柏村老先生在台湾逝世,台当局评价说“斯人虽逝,风范长存”。可是哪怕有如此高的评价,依旧...
原创 现...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讲,历史都是由无数个人民推动产生的,这叫做人民史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