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贺平:邓小平女婿,花重金送三件生肖铜像回家,其父贺彪救过贺龙
创始人
2025-07-09 05:02:36
0

2000年5月份,中国香港某拍卖行,一场文物竞拍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本次拍卖中有1件文物格外引人注意,它就是自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就流落在外的我国珍宝——12生肖铜像中的虎首。

本次拍卖吸引了不少收藏家前来竞拍,其中虎首的竞拍更是十分焦灼。

虎首以300万港元起拍,收藏家们纷纷开始加价,眼看价格越飙越高,这时一位男子一锤定音:“1500万!”

整个拍卖行都震惊了,反应过来之后纷纷开始猜测是谁用1500万港元拍下了这个虎首。

这名男子是中国保利集团的负责人,此次他正是受董事长之托拍下虎首,不久前,他刚在拍卖行上分别以818.5万港元和774.5万港元的价格拍下猴首与牛首。

这个出手阔绰、花费3000多万港元拍下12生肖铜首四分之一的董事长是何许人也?

原来这个幕后真正的买家叫贺平,他有着多重身份,他是贺彪的儿子,他是邓小平的女婿,他也是保利集团的董事长。

那么他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钱拍下这3件文物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贺平的故事,从中找到答案。

虎父无犬子

讲解贺平的故事,还要先从他的父亲贺彪开始说起。

贺彪是老一辈的革命家,曾参加过长征,不仅能上战场,还懂医术,救死扶伤。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以工农阶级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有很多人战士甚至大字都不识,而能了解专业医疗知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贺彪在中医,西医方面都有所研究,甚至在当时缺医少药的背景下,自创了中西医结合疗法。

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异常艰苦。毛主席在他的《七律?长征》中曾描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剿,红军不得不从人烟稀少的地方迁徙。五岭逶迤,大渡桥横,这样险峻的环境,铁打的汉子也可能扛不住。贺彪就经常采一些草药,制成丸剂发给长征中的红军,增强他们的身体免疫力。

一件事的出现,让年仅21岁的贺彪在军中扬名,被红军同志亲切地称呼为红军华佗。

当时的贺彪在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中服役。贺龙所带领的红军部队一连遭到国民党的封锁,处境十分艰难。

劳心劳力,再加上环境上的艰苦,贺龙撑不住,病倒了!

作为当时整个部队的主心骨,贺龙一旦垮了,部队将会群龙无首。贺龙的性命不仅是他自己的,还是红二方面军全部同志的。

贺彪临危受命,被贺龙的警卫员带着来到了贺龙所在的总指挥处。

总指挥处条件也十分的恶劣,天色已晚,一片漆黑中,贺彪已经看不清什么东西,只隐隐约约的听见指挥处内有痛苦的呻吟。

此时贺龙已经虚弱的抬不起头来,脸色煞白,嘴唇乌青,眉头紧锁的躺在床上,嘴里时不时还发出一些痛苦的嘤咛。

贺彪向贺龙的警卫员了解了情况,询问贺龙是否有什么其他的病症?

贺彪得知,贺龙还上吐下泻,呼吸也有些许的困难。贺彪发挥他在中医方面的长处,给贺龙搭了搭脉相。发现贺龙的脉相极不平稳,结合经验,觉得贺龙一定是得了中毒性痢疾。这才呼吸困难,上吐下泻。

军队的生活非常艰苦,短衣少粮是常有的事,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啃树皮,挖野草。贺龙也一定是因为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才患上了这种中毒性的痢疾。

但是即便知道得了什么病,也没有办法对症下药。因为在当时的红二方面军中根本就没有药物可用。

但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贺彪了,他必须尽早地治好贺龙的病。国民党的封锁线正在一点一点的靠近,没有指挥的红二方面军群龙无首,能够等待的只有灭亡。

没办法,硬着头皮治吧吧!贺彪找到了一个偏方,在缺少药物和营养品的情况下。贺彪找到了两瓶白醋,又让警卫员去找了干净的冷水来。

贺彪将白醋和冷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合在一起,将贺龙扶起来,让他将这些白醋水喝下。

这些白醋水又冰又酸,已经折腾到没有任何力气的贺龙实在是不想喝。在贺彪等人的督促下,一碗一碗的白醋水硬生生的被贺龙吞进了肚中。

幸运的是,这个偏方奏效了!

经过一个晚上的折腾,贺龙指挥不再上吐下泻了。最关键的是,已经十个小时没有进食的贺龙有了食欲。这就证明他的腹胀已经好了,可以开始进食,身体机能已经恢复。

贺龙的病一好,撑着虚弱的身体继续为红二方面军指挥战斗。就是在贺彪这几碗宛如神助的白醋水之下,红二方面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经此一役,贺彪也被红二方面军的同志亲切地称呼为红军华佗。

贺彪在军中扬名,他的种种事迹也对儿子贺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贺平从小听着母亲讲述父亲年轻时候的故事长大,爱国的思想和坚韧的品质从小根植入他的心脏。英雄的后代,也注定不会平庸。

从前,车马书信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贺平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从小也要立志报效祖国。

因为父亲是老一辈的红军,贺平为了继承父亲的志愿,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军事理论专业,刚刚高中毕业的少年,踌躇满志,想要为国家的国防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贺平在出发之前,母亲在他的背包里准备了很多东西。就怕在远方的儿子吃不好,睡不好。

而父亲就比较豁达了,贺彪觉得男孩子就应该出去闯一闯。

“好小子,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在父母的期望之下,贺平登上了前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火车。行囊很大,路途很长,但这些都容纳不下他想要去的远方。

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贺平,每一科成绩都名列前茅。既要报效自己的祖国,又不能给自己的父亲丢脸,贺平在学习方面总显得比别人更加的努力。

本来贺平能够一直保持着这份动力坚持到毕业,但这时全国掀起了一阵上山下乡的浪潮。

一批一批的知青被国家送到农村,对这些青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鲜的活力。

贺平来到了当时湖南阮江的军垦农场。他本来以为自己会像父亲一样,真刀真枪的上战场,或者像贺龙一样,在军事战舰面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但这一刻,与贺平为伴的只有那还上着铁锈的锄头。

刚来到这里的贺平心情是抑郁的。少年怒马,正是心中火焰燃烧到最烈时,谁也不曾想会泼来这么大一盆冷水。让谁都会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反差。

而此时有一个女孩和他有着相同的境遇。

这个女孩叫邓榕,是邓小平的三女儿。还在北京学习医学的她,因为这股全国刮起的上山下乡浪潮,来到了陕北的一个农村。

一个在湖南,一个在陕北。这两个相距数千里的年轻人,又是如何认识走到一起的呢?

这就要提到一个人,贺平和邓榕之间的红娘—吕彤岩。

吕彤岩是邓榕的好朋友,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陕北的公社卫生院里当医生。姐妹两个一重逢,自然是有千言万语。

而正是因为有吕彤岩的存在,邓榕在陕北的知青生活也没有那么的枯燥了。

20多岁的女孩子在一起,除了会互相聊些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琐事,当然还会聊一些情感问题。

女孩子嘛,跟心爱的人无法说出口的话,都会同自己的闺密讲,她们会聊让她们心动的男孩,同时也会吐槽自己爱人的不足。

吕彤岩知道了邓榕目前是单身,就私自做了一回月老,将贺平和邓蓉的红线紧紧的系在了一起。

“我认识一个人,我觉得你们很合适。他叫贺平,现在在湖南的一个军垦农场里。我想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吕彤岩很激动,八卦的情绪之下,越看越觉得邓榕和贺平越般配,决定要替他们牵线搭桥。

邓榕并没有想太多,以为只是吕彤岩随口一说。

孰不知,吕彤岩当天便写了一封书信,邮寄给了千里之外的贺平。

千里之外的贺平,正心烦着在当地没有交到什么知心的朋友,看到吕彤岩来的书信,他也起了结交新朋友的心思。

阅读完吕彤岩的信,将它收好后,贺平一晚无眠,第二天一早就提笔给邓榕写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封信。

千里之外的邓榕收到信件的第一反应是错愕。

没想到当初的一句玩笑话,居然变成了手中有质量的书信。

看过千里之外寄来的书信,邓榕深受触动。两个人有着相似的履历,更是有着共同的抱负。邓榕也给远方的贺平写了一封回信。

接到回信的贺平,也在字里行间中觉察出这个女孩同常人不同的气质。两个人的书信来往更加频繁了。

一来二去之下,在那个纯朴的年代,两个人的感情很快得到了升华。

他们又给彼此寄了照片,看了彼此的容貌之后,两个人都很满意。

在回信之中,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这可能就是一场没有网络的“网恋”吧!

机缘巧合之下,邓榕回到江西南昌去见她的父亲邓小平。而贺平也因为一些私事,辗转来到了江西南昌。

两个人一拍即合,邓榕决定带贺平去见自己的父母。

贺平早年听闻过邓小平的事迹,整个人既兴奋又激动。

而邓榕父母这面,因为女儿天花乱坠的夸奖,对贺平初步有了一个好印象。

邓小平曾听说过贺彪在军中的事迹,他认为贺彪的儿子也一定像父亲一样,品格不错。

物质匮乏的年代,邓小平为了欢迎这个年轻人的到来,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

席间,邓小平时时刻刻关注着这个年轻人,毕竟关系到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肯定要对这个男人做出考量。

一番观察之后,很显然,邓小平对这个未来女婿非常满意,也就同意了,两个人进一步的交往,而邓榕的母亲更是对这个英俊的年轻人满意的不得了。

见过了女方家长之后,两个人又商定着去见男方的家长。贺彪知道邓小平的女儿要来家里,也是准备了一大桌子的饭菜。

第一次见到邓榕的贺彪,就觉得这个女孩样貌生的极好。

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看起来非常的讨喜,又是医学生的出身,还有着邓小平这样的父亲,贺彪也挑不出什么未来儿媳妇的不好。

贺彪还将自己的儿子拉到一旁,悄悄的对儿子说:“你一定要对这个女孩好。你是个男人,生活上要让着女孩子。”

贺平也将父亲的话记在心里。男人和女人在力气上天生就存在着差距,贺平觉得保护自己心爱的妻子是天经地义。

就这样两个打得火热的年轻人,在父母双方的祝福下,很快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而当时他们的红娘,吕彤岩也来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结婚之后,事实再次证明了邓小平并没有看错人。贺平对邓榕非常的好,两个人也十分的甜蜜。生活上两个人相互关心,相互尊敬。多年来,一直伉俪情深。

两个人还孕育了一个女儿,小名叫羊羊。

让国宝回家

1978年,在邓小平的决策下,中国沿海地区刮起了一阵改革开放的浪潮,吹来了全新的气息,也开启了全民奔向小康的征程。

贺平自然也响应了号召,开始经商,于是20世纪90年代,一个名叫保利集团的公司诞生了。而贺平,凭借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勤勤恳恳的努力成为了保利集团的董事长。

保利集团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平稳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经商思路和精神上的鼓舞。

沿海地带的GDP翻了一番又一番,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正确的路线。保利集团靠房地产发家,如今产业已经遍布中国大地,先后开发了南航新村、保利红棉花园等楼盘,之后更是开发了北京大厦,保利白云山庄等示范级的小区。

生意上一路水涨船高的同时,保利集团也投身于公益事业。贺平没能像父亲一样加入军队,用手中的长枪保卫祖国,但他也在其他地方尽着自己的力量。

直到2000年,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当时远在欧洲洽谈生意的贺平,激动的打翻了身旁的水杯,他赶紧联系他的助理,加急订最早的航班回到祖国。

是什么能够让贺平这个历经沧桑的人如此激动?又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他放下如此大的买卖不做,一心只想回国?

原来,2000年中国香港两家拍卖行对外宣布要拍卖一批珍宝。在这一批被拍卖的珍宝名单中,出现了当年被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走的牛首、猴首和虎首三件国宝。这三件国宝对国家的意义重大。

中国政府方面要求中国香港拍卖行停止拍卖,并且将这些原本就属于中国的国宝归还给中国博物馆。然而,中国香港两家拍卖行联合拒绝了中国政府的正当请求,他们仍然要拍卖这三件国宝。

知道此事的贺平心急火燎,他开始筹措自己现有的身家,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将三件国宝拍下。

若是这次不能让国宝回家,被其他侥幸的收藏家买下,那么国宝就不知道何时何日才能再次重见天日。

上一次没能守住自己国家的宝物,那么这一次一定要牢牢的抓住机会!

拍卖会上,保利集团的负责人坐在他的座位上,想着老板交代下来的任务,隐隐的担忧,竞拍这三件国宝的人不在少数。

负责人在拍卖会上一次又一次举起手里的竞价牌,他将价格紧紧咬在与他们竞争的竞拍者身上。刚开始,保利集团在竞拍上大获全胜。分别以818.5万港元和774.5万港元拍下了猴首和牛首。

然而之后竞拍虎首的时候,保利集团碰上了硬茬子!

一个神秘的买家,似乎对虎首十分的看重,一心想拍下这一件圆明园中遗存下来的国宝。双方将价格一点点的提高,很快,竞拍价格就超过了1000万港元。

双方都陷入了焦灼,但是这个神秘买家仍然在加价,保利集团以细微的价格紧紧咬死。

在加价到1500万港元之上后,神秘买家终于停止了叫价。最终,保利集团以1544.475万元成功竞拍下圆明园的虎首。

这两场竞拍,保利集团用3000多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500万元)买回了漂泊在外多年的国宝。

那还是两千零几年的时候,2500多万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

可是在用这么多钱拍下这些国宝之后,贺平并没有选择自己珍藏,或者留给后代继续升值,他将虎首,牛首,猴首送给了国家。在贺平心中,这本来就是国家的东西!

之后,在2007年,何鸿燊又以6910万港元购得马首。

我们相信,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之下,那些曾经在圆明园中遗失的珍宝,终有一天都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对于贺平来说,贺彪给他起这个名字,可能是希望他这一生都平平淡淡安稳的度过,不用像他一样在战火中厮杀。

但是作为英雄的后辈,又怎么能够平凡呢?当然更不可能平庸!

贺平虽然没有参政,但是他却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旗帜,像自己的父辈一样,秉持着坚定的爱国精神,守住了自己心中的大义!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诡事录2》宋阿糜身份是段轨后人,自小在太阴会长大,成年后嫁给...
2025-07-10 04:33:49
原创 ...
1938年春天,正值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处境最艰难的时刻,之前一直...
2025-07-10 04:33:33
原创 ...
1956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瑞雪让整个北京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君臣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这...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越王勾践,历史上被赞誉为卧薪尝胆的英雄,他的坚韧不拔和反败为胜的故...
2025-07-10 04:33:14
原创 ...
太监这一特殊群体在历史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们经历酷刑后被迫进入宫...
2025-07-10 04:32:56
原创 ...
在明朝时,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生产效...
2025-07-10 04:32:53
原创 ...
1947年5月16日清晨,孟良崮的枪声已经不在像前两天那么密集,第...
2025-07-10 04:32:43
原创 ...
? ?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启了秦国内的第...
2025-07-10 04: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2006年2月,距离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15年,在莫斯科国际音乐大厦举办生日会的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遗址... 7月30日,海南海口,展出的“砍砸器”吸引参观者。当日,“‘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遗址文化展”在海...
原创 占... 引言 中途岛战役绝对是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的一次经典海战,同时也是美日两国,在太平洋战争当中,一个不容...
原创 他... 在历史上总会出现一些与正史记载截然相反的历史人物,他们虽然被历史记载的形象都是罪恶之人,甚至因此而遭...
原创 清... 近年来,清宫剧愈发泛滥,各种题材都拍得不亦乐乎!努尔哈赤,多尔衮之英雄形象也随着影视剧而为人所津津乐...
原创 唐... 在唐朝辉煌的历史中,公元670年,一场名为大非川之战的战役在唐吐两国爆发,改写了唐朝征战史的辉煌。唐...
历史上的今天 | 《呼啸山庄》... 1818年7月30日,艾米莉·勃朗特出生。勃朗特是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诗人...
原创 秘... 前言: 刘亚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也是人民空军的主要创建者,他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在战场上...
原创 他... 提起我们新中国卫生部的历任部长,大家能挨个悉数出来吗? 从最初的李德全、钱信忠、刘湘屏、江一真再到...
原创 苏... 1088年,宣仁太后在偏殿召见苏轼。不久,从偏殿内传出阵阵哭声,竟是苏轼在号啕大哭,不知是为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