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胡琏为何小瞧粟裕:粟裕与我对战多次,他并非杰出之才
创始人
2025-07-08 22:32:24
0

胡琏和粟裕

胡琏之于粟裕,就好比陈明仁之于林彪。

陈明仁确实抵抗住了林彪的四平攻坚战,但是不久之后他就因为“纵兵抢粮”被撤职了。林彪第四次打四平只打了23个小时就拿下了,但是陈明仁已经不在了,历史没有给他们再次较量的机会,也没有给林彪报仇的机会。

陈明仁之所以闻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击败过林彪,而林彪很少失败。人们也往往只注意到他守四平成功了,却没有看到他之前被林彪击溃撤入四平。他之所以能成为开国上将,也不是单因为他守四平守得好,而是因为他在长沙率部起义,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功德无量。

应该指出的是,林彪是东北的三军统帅,陈明仁只是个区区军长,两人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也不应放到一起比较,与其说林彪败给了陈明仁,不如说是李天佑败给了陈明仁更恰当一些。换句话说,四平攻坚战中,陈明仁只是个负责守城的军长,并无在战略上与林彪较量的资格。

胡琏之于粟裕也是如此,前者在解放战争中只是一个军长(尽管这个军是国军的五大主力之一),而粟裕是华野在军事上的实际负责人,双方还是不在一个量级上。

或许在淮海战役中,胡琏可以与粟裕较量一番,当时他是黄维兵团的副司令,但是战役爆发前胡琏父丧丁忧离开了军队,不久之后黄维兵团就被包围了,是蒋介石用飞机才把胡琏送回了双堆集。

南麻战役和金门战役

很多人熟悉胡琏,是因为他在南麻战役中的精彩表现,他率领整编11师面对华野4个纵队,坚守了6个昼夜而阵地不失,可谓强悍。之后天降大雨,导致解放军攻势停滞,最后胡琏的援军赶到,为了避免陷入被动,华野选择了撤退。

国民党将此战列为国军24个典型胜利战役之一,还在圆山忠烈祠画图张挂昭示众人。

但是,粟裕在战后写了《关于七月份作战检讨和今后反攻形势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七月份的作战不是败仗,也不能算胜仗,只是打了个平手仗、消耗仗……”显然,粟裕并不认为自己败给了胡琏。

也有人说,胡琏后来先后在金门和步登岛击败了粟裕的指挥的登陆部队,因此胡琏十分轻看粟裕的军事才能。尤其是金门战役,几乎一些人被吹上了天,但从后来披露的资料来看,粟裕对此并不应承担什么责任,主要责任在于叶飞兵团未听粟裕指示,轻敌冒进。

当然,叶飞也并不是全责,当时解放军没有海军,蒋介石撤离前又把船都给炸沉了,导致登陆船只严重不足,而国民党早有准备,又全是铁甲舰……

此战的失利不能算作是叶飞或者粟裕的失败,而是当时解放军在海战方面的客观条件严重不足,如果这只是因为个人失误导致的失败,解放军完全可以换人再来,而不必搁置攻台计划。

不久后,毛主席访问苏联和斯大林签订购置海军装备协议,并敦请苏联海军协助,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胡琏对粟裕的褒贬

“贬粟派”常引用一段话,这段话是蒋下野前胡琏对他说的:“盖刘伯承、陈毅两人以次的共军指挥官,如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数年来皆与我对战多次,根据体认,他们并非杰出之才。”

而“挺粟派”又往往引用胡琏的另一句话,这句话是胡琏之子胡之光说的:(家父)去世前手捧32块弹片长叹:“土木不及一粟”……

这两派针锋相对,互相指斥对方的话是杜撰的,吵得不可开交。

但这两句话其实并不冲突。先说胡琏贬粟的话,胡琏把陈毅和刘伯承当做解放军的指挥官,却将粟裕与许世友、陈士渠等人并驾齐驱,这很显然是因为他不知道华野内部的领导分工,误以为粟裕只是陈毅手下的一个战将,却不知粟裕其实是华野的代总指挥。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这属于军事机密。不然粟裕为什么还要取一个502的代号呢?

而当他终于知道粟裕是“淮海战役第一功”时,他再发出“土木不及一粟”的感叹也就合情合理了。

当然了,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理,并无法证明胡琏是不是真的说过那两句话。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其实不必执着于胡琏对粟裕的评价,因为粟裕就是粟裕,他的功劳和能力并不以胡琏的褒贬为转移。以胡琏的评价来看待粟裕的能力呢?这未免把胡琏看得太高,把粟裕看得太低。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故宫·茶世界:紫禁清韵——茶文... 新京报讯(记者张坤玉)7月26日,故宫·茶世界:紫禁清韵——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河北博物院正式开幕。该...
原创 刘... 前言 在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苏联作为当时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苏联...
原创 秋... 秋收起义队伍中,矿工是主力,跟警卫团比,战斗力如何? 在开国将军中,王耀南少将让人印象深刻。他很小就...
原创 三... 前言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无数猛将凭借惊人的武艺在战场上横扫千军。 然而,有些猛将虽然拥有一身好武艺...
小北:孔子和牛顿,谁的历史贡献... 作者:小北 在某论坛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牛顿和孔子,谁对人类历史发展更有影响力?” 一位是有“近...
原创 珍... “文化像水,而领土就像盛水的盘子,当盘子被分裂地四分五裂,水怎么还盛得住?” 自清朝晚期以来,我国便...
太原: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7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太原:一座被低估的城市》的报道。 谦谦...
原创 首... 不可否认的是,共产党与国民党共同创造了中国的战争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原创 赵... 一、赵云初次亮相,威震四方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初次亮相,便以卓越的武艺震惊了四方。那时,袁绍与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