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像水,而领土就像盛水的盘子,当盘子被分裂地四分五裂,水怎么还盛得住?”
自清朝晚期以来,我国便开始了漫长的被他国侵略的屈辱史。
除了日本人在侵华期间,所做的令人发指的犯罪行径外,在这之前,八国联军也曾对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
尤其是火烧圆明园等行为,因为贪图中国的财富与瑰宝,他们将当时紫禁城内可以带走的珍宝全部劫掠干净,带不走的便砸掉,烧掉,宁愿毁掉也不肯将我们的文化留存下来。
由于他们的罪恶行径,我国至今有大量文物流落海外,难以让他们回到祖国。
在同一时期,慈禧等人见大势不妙,带领着王公贵族仓皇出逃,紫禁城内无人管理。
一位跟随日军前来的摄影师,便进入到了宫中,拍下了当时宫内场景的真实相片。
若是放在之前,这些外国人是不能够轻易在宫内拍照的。
但当时的紫禁城已成了无主之城,他便将紫禁城的各处建筑都拍了下来。
以便回国后作为参考学习,那么,当时的紫禁城究竟是何样貌呢?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由于义和团运动,打击了世界列强们,想要将中国这份宝地瓜分的狂妄想法。
八国联合一起出动了军队,想要镇压这次农民起义。
在西方枪炮的猛烈围攻下,义和团运动很快宣告失败。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八国联军在城内的大规模搜刮,由于慈禧一行人早就预感不妙,而提前逃出紫禁城。
在仓皇逃亡的过程中,城内许多珍贵物件都没有来得及带走,而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均被列强们搜刮带走。
其中的许多文物,至今还流落海外,虽然近年来一直有爱国人士将文物,从海外购买后归还到博物馆,可这些仅仅是丢失文物的九牛一毛。
除了这些是实质上的文物被劫掠带走,我国的建筑文化也被他国偷学带走,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有位日本人跟随日军来到中国。
此人是日本的建筑学专家,他对于清朝宏伟的宫殿十分感兴趣。
便带着摄影师一同来到了中国,在已经畅通无阻的紫禁城内,将店内建筑包括各处细节全部拍摄下来。
这些照片虽然没有色彩,但依旧能够看到当时宫殿的宏伟气派。
我们如今看到的故宫是经过了专家修复过后的,战乱让这座宏伟的紫禁城饱受风霜。
日本摄影师们拍摄的宫殿照片,让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还未遭到战火破坏时的紫禁城样貌。拍摄的相片
为了详细记录中国的代表性建筑,这位日本建筑学专家带领着他的摄影师,将宫内各处细节全部用照片记录了下来。
在紫禁城内,这两人待了30天,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拍照和记录紫禁城的真实样貌。
小到桌椅,镜子和衣柜等细节之处,大到紫禁城城门全貌等。
其中很多照片与如今的故宫对比,有不少不同之处,由于近代战火频发,紫禁城还是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虽然整体的大布局保留了下来,但是许多细节已经被损毁或更改。
现今的故宫,仍有部分区域未对游客开放,其中许多宫殿还未展开修复工作。
为了保护这稀有而珍贵的历史文化,在宫殿内修复完成前,游客们都难以有机会进入其中,欣赏曾经辉煌宫殿的样貌。
这些相片,为我们研究和复原故宫曾经的样貌提供了帮助。
在1900年以前,清朝就已经签订了数份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们都认为中国早已没有了反抗之力,都想来分一杯羹,并且根本瞧不上一个弱国的文化。
正是因为这份轻视,才会将珍贵的圆明园毁坏殆尽,其破损程度已经无法修复。
可这位建筑学家却对中国的建筑情有独钟,甚至假借为日本皇室装饰宫殿为由,前来中国参观学习紫禁城内的布局。
他们此行不仅拍摄了宫殿内的细节和整体样貌,还将八国联军犯下罪行后,萧条的紫禁城一同拍摄了进去。
不过几天时间的光景,曾经还是清朝最尊贵的人居住的紫禁城,在他们的镜头下俨然如一座破败的荒城。
国破山河在,虽然八国联军了抢夺了我们的宝物,镇压了义和团的运动,但是他们的枪炮,依旧无法消灭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的精神。
即便他们将紫禁城内的财物洗劫一空,依旧没能达到瓜分中国的野心,八国联军侵华最终以辛丑条约的签订而宣告结束。
辛丑条约,虽然是近代以来与列强签订的最为屈辱的条约,但这也让中华人民进一步觉醒。
在11年后,辛亥革命便爆发,将已经彻底沦为工具人的清政府铲除。慈禧出逃
以义和团为名而导致的八国联军侵华,这与掌权者慈禧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
为了保全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她多次阻挠中国有志之士的变革运动。
最终不仅没能维持住清王朝的统治,还将整个中华民族陷入危难之中。
然而,她自己却在八国联军侵华的当晚,连夜出逃,扔下了全城百姓和宫中的嫔妃与宫人,逃往西安。
不仅如此,为了保全皇室面子,她将临阵脱逃称为西狩,还让下级的官员继续为她提供优质的食宿。
即便逃亡路上,经历了吃不饱饭还担惊受怕的日子,也在路上见到了百姓们的困苦生活,她依旧在有机会的时候,挥霍着下级官员们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吃过苦的慈禧不仅没有共情百姓们,反而更加在意自己的奢靡生活,即便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也不愿放弃权力与金钱。结语
慈禧出逃后,将皇帝储君全部带走,只留下了嫔妃和伺候的宫人们。
即便她知道这些嫔妃留在宫中难以有好下场,她依旧将她们全部留下,只为保全自己。
正是因为慈禧的离去,日本建筑学家和摄影师,才可以顺利地进入宫殿内拍摄,许多象征着皇室威严的区域,他们也可以随意进出。
这些资料为后期故宫的修复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但同时也侧面说明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