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入川留下赵云,带张飞就可以了,只留关羽荆州力量太薄弱了!
首先,蜀国弱,魏国强,曹魏之前的方向主要是对东吴,但是随着石亭大战彻底断送了曹魏的计划。此时曹魏缺乏对蜀国的防范,正是偷袭的好时候,这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有可能的一次,错过这次,曹魏一旦重视蜀汉了,诸葛亮就算是神仙也没法抹平巨大的国力差距。
但是实际上自古中华上下五千年只有刘邦能从四川杀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形变了,刘邦出川时,祁天道是有一条汉水支流直通天池大泽的,所以在刘邦出川时,他的补给是走的水路,更简单更快捷,出川的补给压力反而小于守四川的压力,但是汉文帝时期发生了关中大地震,天池大泽被淹没,祁天道天水支流断流,诸葛亮在马谡失街亭后虽然屡次攻击陈仓关但其实已经没有机会了。如今看来,真就中了司马徽的话:孔明只得其主,未得其时。诸葛武侯算无遗策但最终差天半子。
肯定留下关羽守荆州,关羽一直都是蜀汉政权的第一大将。而且诸葛亮让张飞赵云随他一起去西川应该是想集合刘备势力快速夺取东西两川。在曹军攻取东川前占领东西两川,据险而守击退曹军。同时为了应对随时都可能南下的曹操大军,刘备还是要集合其势力内的精兵强将对付随曹操南下的文臣武将。
但是关羽无疑是个失败者,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大意失荆州,未必都是他的错。他的上一级的领导刘备包括诸葛亮也应承担一定责任。当然,千年后的今天,说是谁是责任显得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荆州的失守,主要责任不在关羽,而是蜀国战略方针失误造成的。
大意失荆州真是大意?真正失荆州可以说是布局,刘备的布局糜芳、傅士仁,孟达和刘封的布局一个直接投降一个故意不支援。二爷考虑的是布局,烽火台可以快速通知军情,最没想到的是糜芳的投降,军人和政治人是两回事,你要分清楚傲不是愚,当时的二爷打的曹操在考虑迁都,不能担当重任的是糜芳和刘封不是二爷
三国刘备势力逐渐衰弱最后灭亡,主要责任在诸葛亮。如果不去六出祁山,守住国土发展经济和武装,再过十年二十年再寻机北伐,不至于早早灭国。刘蝉置兵投降是无奈之举。当时东吳200多万人全国人口,曹操方两千多万人,刘备方只90多万人。
并且面对着刘禅这样的君主,光靠军事上的才能也很难北伐打胜仗,离家千里只是前线上的军事才能还是不够的。因为还要与朝廷文武大臣沟通的问题,这方面以庞统的能力,这方面差不少,如果刘备能活到北伐的时候,那么也许庞统有战胜司马懿的可能,不过刘备要是活在北伐的时候,那么诸葛亮的肯定也不同,可现在是刘禅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他也很难有更大的作为
司马懿和诸葛亮能力应该不相上下的,刘备本身无能只能重用诸葛亮,曹操实力强大,身边很多能人,自身也是饱读兵书,而刘备却是编草席出身,并不曾苦读,曹操识人能力比刘备强,所以处处提防司马懿
诸葛亮完全不敌司马懿,这是肯定的。诸葛亮后期,呕心沥血,耗尽全部心神经历,最终也还是无法战胜司马懿...所以可以说司马懿高了诸葛亮一头...
另外你可以这么看,诸葛亮五次北伐,全失败了,司马懿打了他5比0,战绩完全是一边倒,这五次北伐每次无不是这样一个结果:司马懿总是能决胜千里,诸葛亮总是功败垂成...一场大规模战役不是打赢了很多次战斗,就是赢,要看谁取得最终的胜利,诸葛亮胜了很多很多场,但都没什么用,而司马懿胜了一场,就结束战斗了...这是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