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以史论今”,喜欢的朋友点下关注,每天解读历史长河中待人诉说的细节。今天我们要讲的是:85年前,一位欧洲中国迷拍下了你从未见过的中国,让人心里震撼。
1905年,卡斯特尔在柏林出生,他从小就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满怀兴趣,尤其让他着迷的是中国西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探险故事。而他的梦想就是前往遥远的东方。终于1926年,21岁的他取得了飞行员证书。
50米低空飞行,卡斯特尔拍下了北京故宫太和殿。多次飞行中国后,他用他的相机留存了很多现在已消失的珍贵影像。
图为他拍摄的甘肃黄土梯田。一层层的梯田觥筹交错,这是中国独有的景象。
图为北京颐和园,拍摄高度400米。1750年乾隆年间建造的颐和园,在八国联军的破坏下面目全非。
北京天坛。当卡斯特尔回国后,他把这些照片整理为图集,名为《中国飞行》。
在卡斯特尔航拍下的西安,可以看出中国式的建筑风格,这个城市涵盖着为数不少的历史古迹。
图为河南窑洞民居,居住在内冬暖夏凉,一般是十到十五米深的方形木构建筑。这些航拍照片如实地记录了80年前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地貌特征以及民族文化。
这是到达郑州拍下的,此时人们在杂耍助兴。他的航拍照片中,更多的是对当时地貌地形等自然景观的记录。
图为水牛在拖飞机。在成都时飞机起落架陷入泥地,还好当地村民用耕地水牛身上拖了出来,卡斯特尔对这次惊险降落记忆犹新。
图为湖南南部稻田。在湖南和广东交界处有着大面积的稻田,山脉在这里变得平坦,而村庄和丛林覆盖的山丘如同小岛点缀其间。
图为上海。前景为南岛,后景为虹口和闸北。拍摄高度2500米。由于多数照片没有把地平线摄入镜头作为参照物,画面中的线条向四周无限远地延伸开去,画面的线条较为抽象。
在摄影集《中国飞行》的最后,卡斯特尔有这样一段话:“从我到达这片土地的那一天至今,中国的变化之大令人惊叹。此后,让人难以想象它又会如何翻天覆地的改变。或许在今后,终将慢慢显露出这个古老庞大国家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