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秦朝末年至汉朝初年,楚汉相争之中,刘邦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其先后为刘邦讨平魏国,赵国,齐国,更是在垓下之围中帮助刘邦一劳永逸地击败了项羽。如果以军功论的话,韩信真可以说是刘邦手下第一功臣。然而韩信的下场却并不太好,虽说刘邦为了拉拢韩信,给了他很多免死的承诺。
如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光不杀,见铁不杀。但是想要弄死一个人,实在是一件太过简单的事情,因此韩信最终还是死于吕后之手。虽然说韩信之死,有他策动谋反的因素在里面。但总归刘邦对其早有杀心,否则吕后是不可能做出这种如此出格的事情。
在为韩信之死惋惜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也很值得我们大家讨论一下,那就是韩信如何去做,才能避免被杀的命运呢?以刘邦的人品来看,似乎跟了刘邦就注定不会有好下场。但实际上,刘邦也不是所有人都杀得。如萧何曹参陈平,樊哙周勃夏侯婴,就都保住了性命,并且后代也得以世受皇恩。
而从这几个人与韩信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找出一些韩信被杀的原因。第一点原因是功高震主,当然功高震主的也不是全都被杀了。张良选择隐退保命,萧何用贪污保命。韩信能不能用这两个办法呢?当然可以,但似乎韩信不太可能用,因为韩信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抱负。
第二点原因则是异姓诸侯王,讲真如果韩信没有异姓诸侯王的身份,刘邦还真不一定会杀他。刘邦其实也不想让韩信当异姓诸侯王,但这是韩信自己争取来的,刘邦也没辙。不但没辙,反而因为这件事情与韩信结怨。因为韩信擅自封自己为王,是明目张胆的僭越行为。
刘邦虽然当时因为局势所迫没有发作,但是这个仇他是记在心里的。至于第三点原因,则是韩信和刘邦之间并没有亲戚关系。没有亲戚关系就意味着当刘邦要针对韩信时,统治家族内部并没有人会为韩信说话。而没有人为韩信说话,意味着韩信是生是死,完全在刘邦一念之间,只能听天由命。
由于以上三点原因的总和,韩信似乎终究难逃一死。他如何做才能避免被杀的命运?我觉得除了像张良那样的隐退之外,的确没有其他办法了。你说老老实实当个淮阴侯就不能活命吗?恐怕还真不能,因为两位最高统治者,刘邦和吕后都视其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
如果韩信夹着尾巴做人的话,刘邦或许会因为爱才之心保全韩信。但刘邦死后,吕后心狠手辣,才不管你韩信有没有才。她只在乎韩信对自己是否会产生威胁。因此韩信的命运,就算能撑过刘邦在位,也是撑不过吕后在位的。
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