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战神耿弇,一生战绩辉煌,平定四十六郡,攻城三百余座。
公元29年,刘秀东征中拿下齐地,非常的高兴,在一场群臣大会上,他毫不吝啬的夸赞起大将军耿弇,说:
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劲敌,其功乃难于信也。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最懂历史,他说刘秀有“三最”,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
在刘秀看来,在他这帮能力卓绝的将军中,建威大将军耿弇的军事指挥才能,已经超过了曾经的战神韩信。
东汉战神耿弇,在历史中的知名度不高,如果仔细翻看东汉的那段开国平乱史,就会发现二十八云台将中排名第四的耿弇,功伐齐国的一战征战,要多精彩有多精彩,他的那种谋略、那种勇气,除了使劲点赞,毫无挑剔之处。
那场大战,耿弇才27岁,顺利平叛了彭宠叛乱的他,当真是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在刘秀的授意下,他带领着收编而来的四万农民起义兵,一路向东,去讨伐盘踞在齐地的一方诸侯,拥有二三十万兵力,实力雄厚的张步。
当张步听说刘秀集团的耿弇要来收拾他时,很不以为然,心想耿弇到底是个年轻人,带领的队伍又是一群乌合之众,他有多厉害?如何能赢我?
在这种轻视敌人的想法中,张步开始布局第一道防线。
他将大将费邑安排在历下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又分兵防守在祝阿城(山东省齐河县东南),两城形成犄角之势,又在钟城(今山东省禹城县东南)列营数十座,以为后援。希望以这种三方牵制的布局,轻松取得战争的开门红。
很快,耿弇率领大军兵临祝阿城,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耿弇用了整整一日的时间,才攻下城池。在战事收尾阶段,耿弇下了一道军令,放松包围圈,让败兵逃出去,使这条兵败的消息传到不远的钟城。
这一招果然奏效,在钟城镇守的军民听了兵败城亡的消息,全城震恐,纷纷弃城向东逃亡,耿弇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钟城。
在历下城守城的费邑,得到祝阿、钟城相继失守的军报,急忙命令弟弟费敢到巨里去防守。
这时耿弇告诉全军,大家赶紧磨刀备箭了,三天后的早上八点,大军准时出发,我们以赴攻打在巨里的敌军。这条隐秘的军事行动计划,又被故意抓到再故意放走的老百姓,传到费邑耳中。
耿弇使出的这条诱敌之计,成功让费邑上了钩。三天后,费邑带领了三万精兵,赶去营救弟弟。耿弇派三千兵马守住巨里,自己带领大军埋伏到山上,当敌军气喘吁吁赶来时,耿弇军队正在高处磨刀霍霍。
这一通安排下,汉军占据了地形优势、体力优势,很快大败敌军,斩首敌将费邑。
张步的第一道防线,被耿弇使用心里打压、诱敌深入的计谋,顺利搞定。张步再布局第二道防线。
他派三弟张蓝率精兵两万,镇守西安县,再派地方兵力一万多人,在太守的带领下,镇守临淄县。
这两个城池,具有明显的攻防特点,西安县城小,防守坚固,临淄县城大,容易攻取。
这场仗,耿弇的战略安排更为精妙。
他让大军驻扎在两成中间的画中邑,下令说,给大家五天时间休整,这几天的任务是吃好、休息好,五天之后,大军集合进攻西安县。
到了第四天半夜时分,耿弇下令,全军待命,天亮后攻打临淄曾。他的这条计划是“击一而得二”,来自于对敌情的精准分析,临淄军事力量薄弱,容易攻打,当临淄攻下后,西安县孤立无援,守军定会弃城逃跑。
为了方式消息泄露,他的想法只有少数几个高层将领知道,这条忽然改变的军令,彻底把士兵整懵了。
第五天中午时分,只用了半天时间,偌大的临淄县城就耿弇攻下了。张蓝知道后,心想耿弇是个什么神呀,惊惧之下,丢弃西安县,带领两万精兵逃回了张步的营地剧县。
耿弇的谋略成功。
张步的第二道防线,被耿弇使用围城打援、声东击西、避强击弱的计谋,轻松搞定。
耿弇面对的第三道防线,是妥妥的硬茬,张步带领的二十万大军。
战事艰难,立此不远的刘秀得知战报后,打算从鲁城出发备,引兵援助。
皇帝亲自支援,军心开始沸腾了,手下的将领纷纷给耿弇提建议,说:“先让将士们休息一下,等皇帝来了,我们一起攻打敌军,肯定能迅速的拿下张步。”
耿弇笑着说:“天子将到,我们应该烹羊宰牛,好酒好肉的招待他,怎么能给皇帝留下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呢?”
于是他领兵出营,和敌军大战,先来一场主动示弱的招数,隐瞒战力,出其不意打赢和张步的第一波交战。
这场战争中,奋勇杀敌的耿弇,被一支利箭射中了大腿,他立马挥刀斩断腿上的箭,若无其事继续冲锋陷阵,他受伤的事情,整个军营无人知晓。
紧接着而来的第二波战斗,最为艰难,敌我双方从早上拼杀到了下午,战场上天昏地暗,双方士兵死伤无数,沟壑填满,尸体遍野。
耿弇早就预料这场战争是场生死较量,大战前夕,他提前安排一部分兵马,埋伏在张步撤兵的必经之路上。
深夜时分,张步看到死伤士兵太多,心中害怕,带兵撤离战场。当进入到埋伏圈时,张步被等候多时的伏兵一通打杀,惨遭失败,留下了两千多辆辎重的车子,和少数人马逃回到了剧县。
后来,败局已定的张步,走投无路,只能够向刘秀投降了。
当刘秀来到临淄城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他看到即将胜利的战斗,高兴的将耿弇比作韩信。
只不过刘秀不是刘邦,对功臣更多了一些宽容。
耿弇不是韩信,他能够如秦朝的战神王翦一样,善战不恋权,最后善终,这是他的厉害之处。
身在乱世的耿弇,从小喜好兵法,善于骑射。二十一岁的他,和现在大三、大四学生一个年龄,就能够清晰分析时局,替自己和家族谋取一条光明大道。
那一年,年轻的他接受父亲耿况交给的任务,到洛阳觐见更始政权刘玄,表明家族追随的心意。
行至河北卢奴县的时候,耿弇听说了刘秀的英勇,他没有完全听从父亲的建议,也没有听取两下下属的建议,在势力强大的王朗、前途光明的刘玄、艰难困顿的刘秀三股势力之间,选择了最不被世人看好的潜力股刘秀。
不得不说,耿弇选择领导人的眼光,是极好的。后来他成功说服父亲,全家一心跟随刘秀,开始最艰难的打拼。
在建武四年,公元二十八年的时候,耿弇接到命令,要进攻在渔阳反叛的彭宠,这时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临行前,耿弇犯了难,因为彭宠和父亲很有交情,自己全家都在上谷郡居住。就这样带领着大军去平叛父亲的旧友,让身在洛阳的领导刘秀如何安心?
思来想去,耿弇上书一封,请求回到京城,另做打算。远方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顿时明白儿子的思虑和难处,派出了耿弇的弟弟弟耿国,从上谷出发,赶到洛阳去侍奉刘秀,这一去,实际上是去刘秀处做人质。
父亲耿况的举动,让耿弇和刘秀都安了心。
刘秀十分高兴,进封耿况为隃糜侯,命建威大将军耿弇与建义大将军朱祐等人一起攻打渔阳,彭宠穷途末路,最终被杀。
耿弇这次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和急于立功、不管不顾的韩信不同,倒是和镇守后方,为打消刘邦顾虑,派宗族子弟跟随刘邦的萧何,有些相似。
后来耿弇成功平定了齐地,他的功劳太过耀眼。
刘秀不是刘邦,刘邦逮着韩信使劲的用,最终功高震主,兔死狗烹。刘秀在之后的军事活动中,出于一种制衡的权术,雪藏了耿弇,他不再作为一方主将。
这也是平定四十六郡,攻城三百余座的耿弇,为什么在历史中知名度不高的一个原因。
其实作为大将军的耿弇,在听到刘秀将他比作韩信之后,也很难安。
公元三十七年,东汉的天下基本平定后,年仅三十五岁的耿弇,和当初王翦远离朝堂的选择一样,主动提出要交出兵权。
刘秀对于耿弇的请求,很快下了旨意:同意。
从此以后,耿弇卸下军权,成为富贵闲人。他享受三公待遇,以列侯身份,当起了国家的高级军事顾问。
二十年后耿弇生病,刘秀特别关照这位功臣,下令御医一趟一趟的往返耿府,诊治病情,下令宫中的珍贵药材随便用,诊治的费用国家报销。他的父亲耿况,刘秀也是如此对待。
耿弇和耿家所受到的这种特殊待遇,让朝中大臣倾慕不已。
五十六的时候,耿弇逝世,谥号“愍”侯。
他的才华,不输韩信;
他的智慧,超越王翦。
曾经拼杀过,舍弃过,虽辉煌半生,却安稳一世,善也。
#优质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