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在位十七年,虽然可以算得上是兢兢业业,但是仍然难以挽救衰败的明王朝。究其原因,无非是崇祯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导致其在某些关键时刻没能做出合理判断,进而让局势恶化到无以为继。最终明朝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的结果而宣告灭亡。
但是回过头来,我们去看这一切,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是到了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之时,崇祯也不能算是无计可施。由于明朝八股取士,以及洗脑教育的成功。导致农民起义军虽然因为生计无着而起义,但是对于弑杀皇帝这种事情,还是相当抗拒的。
因此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向崇祯抛出了橄榄枝,提出了相对宽松的议和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明朝如果割让西北,封李自成为王,并犒赏白银百万。李自成就愿意归顺明朝,出兵到关外与满清作战。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明朝不割地不和亲,怎么可能同意李自成的条件?
但事实上,这个不和亲是真的,但所谓不割地,只是明朝不承认某些土地被其他国家占领的事实,而非真的就没有割让过土地。葡萄牙占领澳门可以解释为租借澳门,但是西南战争割让给缅甸的土地,以及被越南起义军重新占领的交趾省,都是明朝实实在在失去的土地,这个不割地只是面子工程,并没有实际意义。
但崇祯的确没有同意李自成的提议,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他对李自成并不信任,二方面朝中那帮迂腐的文官,逼迫崇祯不同意李自成的提议。崇祯不接受李自成的条件,最后导致明朝灭亡,但是如果崇祯接受李自成的条件,明朝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我的推论建立在李自成真心归顺明朝的前提之下,至于为什么这样说,有时候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分析李自成的忠诚问题。推论有两种可能,主要取决于李自成的军队是否可以战胜满清。如果李自成战胜了满清,得到了满清东北关外的所有土地,那么再加上明朝承诺割让的西北,那李自成就有足够的实力跟明朝叫板。
明朝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李自成,要么与李自成决裂。如果接受李自成,李自成很有可能蜕变为唐朝朱温那样的权臣。如果不接受李自成,那么李自成如果攻破山海关,再次打到北京城,明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所以李自成打败满清并不利于明朝。
那如果李自成被满清消灭呢?其实也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明朝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可以集中全力对抗满清,另一方面,吞并李自成军队的满清,实力也会遽增。对明朝的威胁更大,明朝如果可以安抚内部,不再有起义军的顾虑,或许可以与之抗衡。但如果还是两线作战,那明朝的命运估计不会改变。
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