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8年的时候,辽沈战役获得了胜利,毛主席这时抓住了当下的时机,平津地区便撒下了一张很大的网。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平津战役并没有想象中打的如此顺利,在战役的前期阶段,因为一个人的失误让关东野战军的所有计划打破,险些失去快到手的敌人。
毛主席听见以后,非常生气,他立刻给了这个人处分来以儆效尤。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做了什么样子的失误让毛主席如此的生气?背后的故事又是怎么样呢?
犯下错误错失军衔
先从事情的前边说起,1948年的下半年,华东野战军凭借着内部的作战优势消灭了东北地区的敌人,解放了这片土地。
上级立马给了林帅指示让他带着军队入关,来围剿华北的国民党部队,掩护华北军区的我党军队。华北军区的部队迅速行动,包围了张家口的每一个据点,将敌人成功围剿在京津冀这一带。
国民党军将领傅作义看情况不对,于是赶忙派出了最牛的一支队伍——第35军。毛主席早就料到了傅作义会做什么,他命华东野战军的程子华带领兵团在路上拦截下傅作义的部队,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这样我们就解决了很大的一个问题,国民党军被消灭是迟早的事情。
程子华接到了毛主席的通知以后,当天已经是夜晚,没等白天,他便清点好军队人数开始向着35军奔去,一路上并没有那么顺利,等到达了密云以后,程子华认为这个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占据这一地点会非常有利。
当然,程子华的决定让那些军队中的人连连点头,但是程子华没想到的是他低估了国民党军的实力。
在观察时,程子华做的调查是对方是一个团级部队,但是实际上他们高了一个等级是师级部队,有着很强大的军备支撑,而相较于程子华来说,程子华的部队可能弱了很多。一开始,程子华的部队就陷入了敌军的阴谋中,程子华生气极了,于是派出了更多的军队,势必要将密云攻下。
毛主席在程子华出发前多次叮嘱:“路上不能耽误也不要犹豫,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注意隐蔽好。”
程子华显然没有那些有经验的团长稳定,他还暗自质疑毛主席所谓的缓慢前进策略,如果按照毛主席的策略不出意外的话,程子华会顺利拿下傅作义,围剿第35军,但是程子华却违抗了军令。
程子华到底违抗了什么军令呢?
毛主席给到程子华的指示是快速经过密云城,城内的一切事务程子华不需要管,只需要交给后头的部队就行,但是程子华却想要拿下来作为自己部队的后勤中转站,对此程子华还做了推算证明自己的做法是有把握的。
密云城的国民党军队数量不会超过一个团,最快也就是半天的功夫,肯定到不了一天,但是他想错了,密云城的国民党守军足足达到了4个团,而且装备非常多,都是有经验的部队。
程子华以为的半天,足足打了三天,战士们都有了大大小小的伤,虽然这场仗打赢了国民党守军,但是部队却遭到了重创,而这件事情迅速传到了中央,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之中,程子华的大意和鲁莽行事破坏了毛主席先前想好的绝妙计划。
毛主席严厉的批评了程子华:“如果当时傅作义没有领兵到北平,我军就失去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资格了。你只是看到了眼前的那块肥肉,就不想放弃,虽然你消灭了国民党的势力,从大局上来看,却是一点就成了马谡。”
程子华的失误让解放北平的进程又往后拖了,程子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写了一封检讨书交给了中央,反省了因为自己年轻莽撞犯下的事情。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在党中央得知傅作义马上要返回北平的时候,毛主席下达指示不惜一切代价的消灭35军。
程子华心中反省,这是一个很好的弥补机会,于是派出了精英部队去追赶傅作义的军队,35军的前进速度很快,这让程子华陷入了困境,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了突破口,国民党军队每走一段路就会休息,军队内部的纪律没有很严,借着这个,程子华追击上35军,将他们一网打尽。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这次错误的程子华背上了一个处分,他也离开了军队,到地方去任职了。因此他也错过了新中国的授衔。动荡的时候,他受到了冲击,被革除了一切的职务,派到了农村做劳改。国内秩序逐渐稳定,程子华担任民政部长,80年代退休,在85岁时去世。
年少就有所作为的程子华
程子华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家里贫穷,在他出生一个月以后,家里就把他送到了姨妈家,所以他跟着姨父的姓。姨父姨妈待他很好,供他读书。在他17岁的时候,程子华进入到太原师范学校读书,学习中他时时不忘记报国,心中想要挽救国家危亡。
在加入共产党以后,他拼命努力考进了黄埔军校,文章写的不错,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天才。1926年,武汉黄埔军校成立,国立党支部决定向这所刚成立的学校输送一批优秀的学生,程子华就在这其中。
当年的年底,程子华就参加了广州的起义。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正赶上红军长征,程子华就成为了团长,在长征的时候,程子华因为表现突出成为了25军的军长。当时1955年的授衔大会上,曾经做程子华副手的徐海东排名第二。
程子华率领着25军到达了陕北,和刘志丹成功会师,此后,程子华就担任了红十五军团的政委,上级看程子华次次立功表现突出给他颁发了一枚三等的红星奖章。红军时期军队内部条件非常艰苦,吃不上饭是常见的事情。
参加到红军队伍的程子华参加了多次围剿活动,在庾家河战斗中程子华和他的副手徐海东受伤,25军也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还创立了鄂豫皖根据地。
榆林桥战役打完以后,带头的程子华就病倒了,他整整瘦了20多斤,因为没有营养,他消瘦的难看,只剩下骨头了。抗日战争期间,程子华在冀中的根据地带领着军民和日军对抗打游击战。
他深入人民,走访民众弄清楚地质特点,然后挖地道将日本军队一网打尽,他的方法还传到了其他军队那里去,得到了认可,抗日也有了很好的进展。
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我国就成立了冀察热辽的分局,程子华被指任到这里的军区做了司令员,程子华打出了不少有名的战役,例如隆化战役,塔山阻击战等等。
笔者感悟
拿下傅作义的35军是决胜平津战役的关键,程子华在作战中因为年轻气盛犯下了错误,导致解放进程拖后,军队也遭到一定程度的重创,如若不是毛主席的即时拉回,后果不堪设想,毛主席对他的批评也是应该的。不过,我们也不能够因为一件事情去判断这个人或者否定整个人,程子华在抗日战争和红军长征中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也同样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英雄领袖,虽然错失授衔,但是他做出的贡献和功绩一直在历史长河中,仍然是我们敬佩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