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创始人
2025-07-06 20:32:23
0

1936年1月的一个下午,国民党的“文字大秘”陈布雷被戴笠带到了蒋介石的办公室。

陈布雷看到蒋介石满面阴云地坐在办公桌前,就知道事情并不简单,于是赶紧摆出一副庄重的表情来。

蒋介石指着桌上的那份报告,面无表情地说道:“你先看看这份报告。”

陈布雷不敢怠慢,赶紧拿起来详细阅读。

他发现这份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写的《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

毛泽东的笔力自不必多说,内容更是干货满满,讲述了在日军侵华的大背景下,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并且评论了其对中国革命的全面认识。

陈布雷当然早有耳闻毛泽东的文笔何等厉害,蒋介石也是很清楚的,他只是不知道蒋介石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做。

看到陈布雷的表情,蒋介石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觉得这份报告写得怎样?”

陈布雷当然知道蒋介石,他是多么痛恨毛泽东的。

他赶紧这样说道:“从政治角度看,共产党观点与我们分歧很大,无法尽然苟同。但从文字能力上说,此报告说理透彻,笔力深厚,不失为一篇佳作。”

听到陈布雷这样夸赞毛泽东,蒋介石又指着桌上的小册子悠悠来了一句:“你知道这些书是怎么说毛泽东的吗?”

蒋介石的言外之意陈布雷听明白了,那他该如何回答蒋介石的问题?而蒋介石此时把陈布雷叫来,又是希望陈布雷为他做些什么呢?

青年名笔陈布雷

陈布雷很早就成为了上海《天铎报》的著名记者,当时他的文章大受好评,写了很多拥护辛亥革命的文章,备受国民党革命人的钦佩。

在那些文章中,我们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陈布雷对革命的热情。

随后,他还翻译了孙中山先生代表临时政府起草的英文版《对外宣言》,可以看出当时二十几岁的陈布雷在上海文坛拥有何等的地位。

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报业笔耕十年有余的陈布雷看到了国共两党进入第一次合作,联合北伐的时候,情绪是非常高涨的。

在那时,陈布雷发在报纸上的诸多观点,是与共产党的主张基本相符的。当时的中共领导人萧楚女还公开赞扬过陈布雷的工作。

北伐胜利之后,蒋介石意识到了自己缺乏点墨,在文学范围内无法与共产党正面交锋。

他最开始是打算找国民党内部的陈训正为自己服务。但他很快发现,他请不动陈训正,而陈训正也顺水推舟向他介绍了陈布雷。

这次蒋介石小心多了,他知道陈布雷号称中国报界“四大主笔”之一,不容易接触。

他请了邵力子前往上海,亲自面见了陈布雷,在邵力子的百般劝说下,陈布雷终于还是放下了身段,正式投笔从政。

蒋介石能够成功迈入权利的核心圈,陈布雷贡献了相当大的力量。

他利用自己的文笔,在各大文刊发表了很多有利于蒋介石的稿子。这些内容让越来越多的国民党进步人士默许了蒋介石的壮大。

人生高光的抗日岁月

面对日军侵华,陈布雷是尤为痛恨侵略者的行为,但他的文笔却不能为之所用。

自1931年,日军侵占我国东三省开始,蒋介石就在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加紧对共产党的围剿。

当时这些政策惹得全国上下怨声载道,作为蒋介石的主笔,陈布雷必须抚平这些反对蒋介石政策的声音,所以当时他的文章多以站在蒋介石一面发表。

在“918”事变之后,中共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也正是那时,蒋介石与陈布雷在办公桌前,讨论起了毛泽东的一本本抗日小册子。

蒋介石并不相信这些都是毛泽东自己主笔所写,坚定地相信毛泽东背后的智囊在起作用,而他必须依靠这位曾经的报业四大主笔,来为自己增光添彩。

实际上,陈布雷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他的文笔被限定在了传播国民党消极避战的内容上,再优质的文笔也无法修饰苍白无力的诡辩,注定了他的文案不会得到更多的青睐。

而本文开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1936年1月,戴笠再次把陈布雷喊到了蒋介石的办公室。面对蒋介石的诘问,陈布雷十分的为难。

当时陈布雷的文章已经很难被拿出来讨论了,因为内容大多陈词滥调,格局小且缺乏立足点。反而是毛泽东的文章有理有据,更显立意高远。

当时,蒋介石把几本小册子丢在桌子上,大声对陈布雷说道:“这几本小书,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让看过的人马上就能知道,他毛泽东是个有学问、有水平的人,毛泽东身边有高人啊!”

陈布雷拿起这些书来看,却发现这些小册子其实都是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所写的东西。他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拿毛泽东的稿子去看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

原来蒋介石一直都不相信毛泽东能有这样的文笔。

在他的眼中,这些都是毛泽东身边的文秘为他所写,就像是陈布雷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样。殊不知,毛泽东的笔力从来都是非常可怕的。

当年的《沁园春·雪》曾经在国内受到追捧,蒋介石一样不敢相信这是毛泽东自己所写。而就算是陈布雷,也无法望其项背。

陈布雷的窝囊日子,一直持续到西安事变。经过了“劝导”之后的蒋介石,终于转头开始统一抗战。

此时的陈布雷大受鼓舞,发表了很多优质的文案,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由蒋介石主讲,陈布雷代笔的对外演讲上,蒋介石对着话筒说出的那句:

“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如果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职……”

蒋介石的这番演讲,提振了国民党的抗日热情,也点燃了陈布雷的希望。

此后陈布雷就抗日议题不断发文,多年之后,陈布雷最喜欢的还是蒋介石的那篇演讲稿,按照陈布雷自己对其评价,是真正的“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

那不但是他凝结了民族情怀的作品,更是他自日军侵华以来,憋闷在胸中的不吐不快。

此后,蒋介石曾多次在各种场合进行抗战演讲,其演讲稿也多是陈布雷所写。

那些演讲稿在掌声雷动中一次次结束,却只有陈布雷先生自己知道,那些慷慨陈词的背后,主讲人蒋介石又有几分抗日的真心?

解放战争里的违心

日军投降之后,蒋介石就再一次让陈布雷感到了不适。

陈布雷非常乐于看到战争的结束,但当他看到自己拟定的中方受降名单里,唯一的共产党人朱德名字被抹去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了失望的神色。

陈布雷这样提醒蒋介石:“名单上一个中共代表没有,恐怕不好对外界交代吧?”

“让朱德待命就行了。”蒋介石并没有同意陈布雷的说法。

共事这么多年,陈布雷清楚蒋介石的心气,所以在长长的受降名单里,只给中共一个名额。但他也没想到,蒋介石能把事情办得这么绝。他回去之后与家人这样评价蒋介石:

“先生连这点气量都没有,恐怕以后会弄巧成拙……”

聪明如陈布雷,知道蒋介石这么做是不行的。

此时的陈布雷依然在感怀于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在如此情况下,还是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写出了《中国之命运》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陈布雷高举蒋介石的理论,坚持中国只能依靠“一个主义和一个政党”,而这个主义就是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政党也只能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和平的呼声尤为巨大,蒋介石的独裁之心却是路人皆知。

当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来到重庆的时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小震动,各种爱国名流和文人雅客都去和毛泽东交流座谈。

为了防止中共在重庆影响更大,陈布雷一会儿要做各报社的工作,要求他们以政府通稿的方式报道中共的出行,一会儿又要为蒋介石的演讲稿通宵达旦的写作。忙碌之余,他依然感慨中共的工作热情和思想定力。

面对一条条苛刻的要求,共产党的百般让步不但没有让陈布雷感到轻松,甚至觉得如芒在背。他知道双十协定本来就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但他没有想到毛泽东能够接下这么一招。

内战爆发之后,陈布雷对蒋介石的失望进入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陈布雷作为蒋介石的喉舌,眼看着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四大家族疯狂敛财,他再也受不了蒋介石的盲目自信了。

面对如此败局,陈布雷曾多次希望蒋介石能够进行和谈,却被蒋介石以“和谈即投降”的说法反驳了回去,并狠狠训斥了陈布雷。

陈布雷自此逐渐被雪藏。

1948年11月8日的那次讲话中,蒋介石更是提出了“抗战要8年,剿匪也要8年”的口号。这口号可不是陈布雷所写,而且当陈布雷听到这番口号时,更是大加摇头。

面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胡乱不堪,作为文人的陈布雷没有任何办法改变现状。

他曾私下里与自己的好友兼伯乐邵力子这样说道:“国民党现在已呈江河日下之势,当前坏的根源一个是‘钱’字,另一个是‘权’字。这两个字害了国民党了。”

邵力子当然是清楚自己的朋友是何等的心痛,但他也只能这样说道:“你我都无回天之术,只能跟着这艘快要下沉的船同归于尽了。”

含恨而终的文胆

陈布雷当年从《商报》退出之后,进入政界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除却他作为蒋介石私人秘书的身份之外,他还是国民党中央部书记、教育部的常务次长、中央宣传部次长、中央政治委员会代理秘书长等各色职位。

这么多重要职位兼容于陈布雷,更使得他兼获“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的美称。

如前文所讲,盛名之下的陈布雷实则对国民政府愈加失望。他曾经是一个极其热爱革命的有志青年,对共产党更是青睐有加。

如果不是蒋介石自降身段地去请他,也许他会如好友邵力子一样加入共产党。如果蒋介石并不器重他,或许他也早已投身光明。

尤其是面对蒋介石表面君子,实则屠夫一面时,陈布雷总是展现出痛苦的神色。

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

他曾在一次老友聚会中,这样比喻自己在蒋介石麾下的感受:“嫁人的女子,难违夫子。”

1948年的11月12日,此时的国民党早已败局已定,陈布雷并没有放弃蒋介石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却对接下来的命运早已看懂。

那一天他显得很庄重,特意带着自己的副官去理发店整理了自己的仪表,然后告知副官:“我今夜要赶写一些重要东西,任何客人不见,电话也不接,你也不要上来催我睡觉,我写好自己会服药睡的。”

说完这些,他便要上楼,可是上到一半,怕是不放心一般又嘱咐了一遍,这才安然上楼。

副官以为他确实要写一篇很重要的稿子。谁知道这篇重要的稿子竟然是他的遗书。

作为一个文人,陈布雷为自己的妻儿、兄弟和友人各留下了遗书,然后吃下了大量的安眠药,离开了人世。

面对陈布雷的死,蒋介石非常心痛,并对其评价为“当代完人”。但是国民党内部都知道,陈布雷的死,和蒋介石不无关系。

蒋介石只看中了陈布雷的文笔,却从来没有关心过他的政治主张。

蒋介石顽固地不愿意接受和谈,甚至打出了“剿匪要八年”的荒唐口号,这些都是导致陈布雷内心受到巨大打击的原因。

1948年初还曾有过一个与开篇故事很相近的轶事。

当时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在全国得到热议,国内大部分文人都能感受到新时代的来临。

当时蒋介石又要拿这篇稿子讽刺陈布雷:“你看人家的文章写得多好!”

谁知此时的陈布雷不再像1937年一样畏首畏尾,而是立即回怼了一句:“人家的文章是自己写的!”这样的一句让蒋介石彻底哑口无言。

也许此时的陈布雷对蒋介石有多少尊敬,就有了多少的恨意。对于这个即将倾倒的国民党政府再无任何拯救之心,怕是早已有了死志。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崛起堪称最富戏剧性的逆袭剧本。这位出身沛...
2025-09-12 01:04:09
原创 ...
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内一片火光...
2025-09-12 01:03:30
“公司楼下惊现古墓”,熟悉...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堡广场施工区域发现古墓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市民...
2025-09-12 01:03:19
艾芬达:上市首日跌4.36...
【艾芬达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投资者炒新风险大】9月11日,三大指数集...
2025-09-12 01:03:06
苏联国营企业蜕变为官僚垄断...
197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英雄的人民 光辉的节日 学习马克...
2025-09-12 01:02:56
原创 ...
大明王朝在崇祯即位之时,已经走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境地。这个时候,急...
2025-09-12 01:02:45
原创 ...
蜀汉的灭亡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不久便去世,随即诸葛亮接管了政...
2025-09-12 01:02:24
原创 ...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位极具治国才华的帝王。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盛世局面,...
2025-09-12 01:02:22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武将,虽然在民间的声誉被大幅度高估,甚至被冠上...
2025-09-12 01:02:09

热门资讯

原创 1... 中国建设银行在乌鲁木齐市萨尔达坂学校搞了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目的是推动乡村体育教育发展。在这次活动里...
原创 刘... 1956年9月15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就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济南军区代理司令员兼政委...
原创 清... 您相信“命数”这个概念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自带“主角光环”的人物,虽说大部分人都只是默默无闻的...
原创 真... 作者:灵犀一墨 去过北京故宫的人都知道,在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御花园的西入口附近,有一口看似普...
原创 5... 一日,隋文帝杨坚正在仁寿宫游玩,悠闲地漫步在宫殿中。就在这时,他遇见了一名美丽的宫女,被她的姿色所吸...
原创 亦...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891年),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别称退潜主人,是清朝十二位拥有“铁帽...
原创 朝... 提到贪官,许多人脑海中立刻闪现出一个名字:和珅。他的贪腐形象早已深植人心。然而,若谈及清官,大家心中...
原创 死... 自古以来关于顺治帝的去世,总是流传着种种说法。然而,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他死于天花这种疾病。考虑到...
原创 刘... 在赤壁之战取得胜利后,刘备带领庞统、诸葛亮、魏延等谋士和将领,开始专注于稳固新获得的西川地区。而荆州...
古希腊荷马史诗时期的社会性质 荷马社会是指从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古希腊社会,它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由于古希腊城邦文明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