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坚和独孤伽罗那么恩爱,为何他临终前却愤怒称:“独孤误我”?
创始人
2025-07-06 03:03:46
0

公元604年7月,在寝宫昏沉睡着的隋文帝突然被异响惊醒,只见宣华夫人鬓乱钗斜、面红心跳,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跪伏在病床旁,隋文帝一问,宣华夫人夺泪而出:“太子无礼”。隋文帝大怒:“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

隋文帝杨坚所称的“独孤”,就是他的皇后独孤伽罗。

太子杨广对宣华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让她痛斥“无礼”,而杨广的放肆为何又让杨坚迁怒于独孤皇后?

杨广戏后母

独孤皇后薨逝后,隋文帝再也无心政治,开始将身心都投入声色之中。那时,他身边有两个年轻可人的姑娘,一位是来自南方的宣华夫人,肌骨莹润,温柔似水;另一位是来自北方的容华夫人,妩媚鲜妍,善解人意。

彼时的杨坚,已过花甲,终日和两位夫人欢愉,很快就卧床了。

虽然两位夫人日日在床前侍奉汤药,但隋文帝却没有好起来,反而病情一天重似一天,最后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眼看隋文帝时日不多,为了提前做好防备措施,杨广给心腹杨素写去一封信,信中无非讨论登基时的程序、继位后铲除异己等事。

谁知,传信的人竟然将杨素的回信误送到了宫中,最终落在隋文帝手中。

看完回信的杨坚气得浑身发抖,好不易在两位夫人的安抚下才昏沉沉睡去。

杨广得知信误送进宫后,觉得大事不妙,赶紧跑来探听情况,谁知在芙蓉轩撞上了宣华夫人。

攀谈不到两句,色胆包天的杨广,就开始语出轻佻,最后竟然要将宣华夫人拉到偏殿,宣华夫人慌乱中假意喊道:“太子尊重,那边有人来了”。趁着杨广松手,赶紧逃回了隋文帝寝宫。

昏昏沉沉睡去的隋文帝,就这么被惊醒了。

那么,杨广犯了错,隋文帝为何要迁怒独孤皇后呢?

这就得说到易太子事件了。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老大杨勇、老二杨广、老三杨俊、老四杨秀、老五杨谅。这些儿子全是独孤皇后所出,当年杨坚娶独孤伽罗时,发誓“无异生之子”,如此看来他是做到了。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年),杨坚篡周自立为帝,改年号开皇,作为长子的杨勇,自然而然也被封为太子。而且,开皇前期,凡军国政务以及尚书省奏死罪以下的大事,杨坚都令杨勇参与决断。而杨勇呢,经过历练后也能力增长,有时看到某些国策有不妥之处,都会及时地提出建议,杨坚也往往支持。

对于杨勇的表现,杨坚一度是得意的,他曾和群臣道:

“前朝的皇帝,大多沉溺嬖幸,所以常有废立之事,朕五个儿子都同一母出,皆是亲兄弟,怎么会像前朝那样,因内宠而使孽子纷争,最终国破家亡”

在这段无比骄傲的话里,杨坚对杨勇的才能绝对是肯定的,他也绝对想不到,最后竟然打脸了。

开皇二十年十月,当了二十年的皇太子杨勇,以及他的孩子们一并被废为庶人,次月,次子杨广被立为太子。

而在皇太子杨勇被废的整个过程中,独孤皇后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杨勇被废,她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点,史书上都记得非常清楚。

譬如《隋书·后妃传》中载:“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

而隋文帝在废太子时面对群臣也搬出了独孤皇后:“此儿不堪承嗣久矣,皇后恒劝我废之。”

众所周知,杨坚之所以得势,全因仰仗独孤家族的强大势力,所以独孤皇后在隋朝的政治上,是具有相当大的发言权的,在许多重大决策上,她都能轻而易举左右隋文帝。《隋书》中就说过:“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在宫中称为二圣。”

所以,皇太子杨勇被废,绝对和独孤皇后离不开干系的。

那么,都是自己的儿子,独孤皇后为何非要将太子之位换给次子杨广呢?

说起来还是因为一个“妒”字。

独孤皇后是庶出,大约小时候就遭遇不少不公平待遇,所以很反感男人三妻四妾。当年结婚时,杨坚发誓不会和别人生子,这让独孤皇后很满意。

可是,或许按杨坚理解,不和别人生子,不代表他不能有别的女人。

所以在他四十岁那年,他将尉迟迥的孙女接进宫偷偷养了起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独孤皇后听闻此事后,醋海翻滚,某日等到杨坚上朝时,派人将尉迟氏活活打死在寝宫之中。杨坚后来得知,也只是策马狂奔几十里发泄怒气而已。

需要说的是,她不仅反对自己丈夫找别的女人,其他男人想要纳妾和再娶,她也要干涉。

譬如高颎,当年是她的父亲独孤信的部下,后来又为杨坚立下汗马功劳,也曾经帮助过独孤皇后。可后来打听到高颎丧偶后竟然让小妾怀孕了,独孤皇后便将高颎视为仇敌,终日在杨坚耳边说高颎的不是,高颎也渐渐失宠。

连朝臣的家事都要插手,那自家儿子的后院肯定逃不开她的管制了。

恰巧,杨勇虽武艺高强,但胸无城府、生性直率,丝毫不懂得掩饰自己。

杨勇有几个内宠,最受宠的是出身卑微的云氏,可是原配元氏却没能得到他半点青睐。这样宠妾疏妻让独孤皇后听说了非常气愤。开始在杨坚耳边吹风,指责杨勇的不是。

元氏因不得宠抑郁早逝。在独孤皇后看来,这是杨勇和云氏的阴谋。当杨勇来拜见时,她不留情面当场训斥了他。

而在元妃去世后不久,云氏又生下了儿子,让独孤皇后大为愤怒、极度反感。

她由此质疑杨勇的品行和能力,她常派人到东宫侦查,挑剔杨勇的过失。

母子之情至此基本消耗殆尽,如果在平常人家倒罢了,可这是皇家,性质便完全不一样了,可惜杨勇没能看到这一点,他天真地以为这是家事。这就为有野心的二弟杨广提供了契机。

虽然身为次子,但杨广对皇太子之位,一直很是渴望。他生得一表人才,又懂得察言观色,投父母所好,所以轻易得到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喜爱。

他知道独孤皇后讨厌男人找小老婆,提倡节俭。所以当杨坚和独孤伽罗到他府邸时,他就将宫里貌美姬妾都藏起来,只留下又老又丑的宫女差遣。他和原配萧妃携手同行,两人穿着陈旧衣裳,屋里的陈设很是简陋,架子上的乐器都落满了灰尘……

眼见待时机成熟,杨广来到京中便和独孤皇后哭泣:

“儿臣愚钝,自以为兄弟之情最重,却不知犯了切莫错,让太子忌恨于我,想要加害于我,儿臣常担忧,不知灾祸何时会降临。”

独孤皇后早就反感杨勇,今日听这等言论,越发憎恶,恨恨道:

“他抛弃正室,宠溺云氏,简直猪狗不如,元氏本来无病却莫名其妙暴毙,如今他还准备对你下狠手,我活着他尚且要欺负你们,死后不知对你们兄弟怎样呢,东宫没有正嫡,想到以后你们要跪拜在贱人云氏的儿子面前,我就心痛。”

探实母后有废太子心思,杨广便开始了他的夺嫡计划。

他收买大臣杨素,杨素在探明独孤皇后有废太子意向后,设法收集太子的“罪证”,他甚至亲自到东宫激怒太子,然后和隋文帝报告“勇怨望,恐有他变,愿防察”。

生性单纯的杨勇,即便知道被人算计了也毫无破解之法,只能坐以待毙。

当时的重臣高颎,一直很得杨坚信任,当杨坚就废太子之事征询他的意见时,他长跪劝谏道:“长幼有序,其可废乎?”杨坚觉得这是因为高颎和杨勇是亲家的缘故而偏袒杨勇,默不作声。

可独孤皇后知道后,便借一些小事大做文章,最终让杨坚疏远了高颎。高颎最终被罢黜,杨勇也彻底失去了保护。

在独孤皇后、杨广、杨素的努力下,杨勇终于被废,他的儿女们也全部被废为庶人,那些被认定是杨勇一党的官员和侍臣,要么杀身要么没财。

一个月后,次子晋王杨广被立为皇太子。

可以说,在易太子这件事上,独孤皇后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若是将全部责任推给独孤皇后也不太公平,因为此事也有杨坚疑心过重的缘故。

开皇初期,杨坚在统一战争时,大胆起用几个儿子。譬如灭陈时他将重任交给了杨广、杨俊等人,各路大军“皆受晋王节度”。而当统一完成,眼看太子和各王子的势力越来越大,杨坚也开始不安起来,他一有机会就抑制他们。譬如为他命杨广和杨俊多番交换防地,为的是避免他们长期驻守一地将势力做大。

对于太子,他更是时常戒备,他借机减少东宫宿卫力量,高颎提出反对意见时,他回以“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

此外,后来的秦王杨俊被免,蜀王杨秀被废为庶人,表面上看是杨广陷害所致,本质上却是因为杨坚的猜忌心理,在这些王子失势时,一大批官员也被株连,这都是杨坚为了抑制诸王势力而采取的斩草除根手段。

正如监察御史房彦谦所言:“皇上性情猜忌严厉,行事苛刻残忍……”

若非杨坚本身猜忌多疑,不念父慈子孝,即便独孤皇后耳边风吹得再响,又怎么能影响到他呢?所以,将废太子一事全推到独孤皇后身上,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无论如何,如杨坚临死前所言,杨广确实不值得托付大事,继位之后,杨广毫无顾忌展露他贪图享受的本性,广纳美人,修建宫殿,四处游玩;他虚荣心极强,和西域商人摆阔气,开凿运河,几下江都乘坐的龙舟富丽堂皇;他忘乎所以,不顾实际大兴徭役,征伐高丽,最终迎来民怨沸腾,以致丢了江山性命。只是这一切,独孤伽罗和杨坚都看不到了。

相关内容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马斯克近日宣布“美国党”成立,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马斯克...
2025-07-06 08:37:44
福州将新增3条转机航线
福州即将迎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将新增 3 条转机航线。这无疑为...
2025-07-06 08:37:27
原创 ...
在江苏兴化举行的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于3日圆满落幕...
2025-07-06 08:37:02
U19男篮世界杯-张博源2...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2025年U19男篮世界杯在...
2025-07-06 08:37:00
原创 ...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最近,有一部名为《八佰》的抗战电影讨论很多,主要题材是淞沪抗战时期...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文武结合治理国家。在古代,有武将镇守边关,保卫...
2025-07-06 08:33:27
原创 ...
老蒋晚年痛斥:败局关键在二人! 恳请您在繁忙中花一点时间点击“关注...
2025-07-06 08:33:17
原创 ...
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关键在于科举制度...
2025-07-06 08: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所有王朝的国策,不论是怎么时代,保护农民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农民安心种地,...
原创 4... 杜月笙和黄金荣,是旧上海两位赫赫有名的黑帮大佬,他们与另一位大佬张啸林并称为“上海三大亨”。在民国时...
原创 蒋... 一张照片,一个人物,一段故事。大家好,今天历史君要为大家分享一组蒋介石老照片。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原创 1... 1976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充满悲痛与转折的年份。这一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因病逝世,全国上下沉...
原创 他... 他是清朝最成功的大臣,别人提心吊胆他却如鱼得水,看他为官秘籍 现实生活中,校园中的生活还是比较轻松快...
原创 1... 1954年春天,毛主席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在忙碌的工作之...
原创 1... 1930年10月,毛主席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忙着给他老乡周以栗找医生治病。 他的这位老乡时任长江局军委...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相近的明朝和清朝被一起称为“明清”。对于这两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的两个...
原创 红... 1924年5月,陈赓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博得“黄埔三杰”之一的美名,同年11月...
原创 1... 前言 “那段时间,除了净光外,鬼都不登我家的门”。这是开国大将粟裕的妻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