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首富盛宣怀葬礼:轰动整个上海滩,规模比袁世凯国葬还要风光
创始人
2025-07-06 03:03:24
0

盛宣怀和胡雪岩作为清朝晚期最显赫的两个“红顶商人”。他们的故事一直被无数国人所津津乐道。

而这两位“左手官印,右手钱袋”的“官商”。因为所“借助”的政治势力之间多有矛盾,再加上各自内心中的“瑜亮情节”。一辈子都在互相较劲,谁也不服谁。

不过从两个人的结局来看,显然跟李鸿章“混”的盛宣怀,要“厉害”一点。毕竟他晚年锦衣玉食,死后更是倍极哀荣。

而跟左宗棠“混”的胡雪岩最后却落了个家道中落,自己郁郁而终的结果。

所以当时的人常说,“到底是盛老板压过胡老板一头”。

那么盛宣怀是如何成为“晚清首富”的呢?他的身后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历史学界普遍认为,盛宣怀之所以能成为晚清首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抱上”了李鸿章的大腿。

1870年,盛宣怀科举第三次落榜。为了生计,只能投奔李鸿章处,做个小幕僚。

慧眼识才的李鸿章很快就觉察到了盛宣怀有经商的天赋。于是便趁着的洋务运动的“东风”。委派他去新筹办的轮船招商局担任总办。

盛宣怀到任后,立刻从英国汇丰洋行处借了三十万英镑做流转资金。解了招商局的燃眉之急。

然后向外国购买了一批先进船舶。船到后,盛宣怀便“广撒英雄帖”。积极出击。承揽各类业务。不久,轮船招商局就成为了当时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航运企业。

李鸿章眼见盛宣怀的确是个搞“洋务”的好材料。于是在1894年,又向朝廷报奏他出任上海华盛纺织总局督办等职务。也正是这家工厂,给了盛宣怀的商业帝国第一桶金。

可以说,盛宣怀的成功,和李鸿章的提拔是分不开关系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因为指挥不利,造成北洋水师惨败。被朝廷撤去直隶总督的职务。盛宣怀也从此失去了在官场上的后台。

但好在湖广总督张之洞一直很赏识他。1896年,张之洞向朝廷保荐,由盛宣怀接手经办汉阳铁厂和芦汉铁路。

众所周知,铁路是经济的命脉,钢铁是工业的基础。手握铁路和钢铁的盛宣怀此时俨然成了掌控中国经济命脉的“无冕之王”。

但随着洋务派人士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盛宣怀的“官商”之路,也越走越坎坷。1911年,大清实行新官职改革。盛宣怀获授邮传部尚书之职。

清政府委派他去和四国银行团谈判。以出卖粤汉、川汉等铁路的修建权为代价,向他们借款600百万英镑。

但在这之前,清朝政府已经将这两条铁路的筹建权给了当地的商会组织。这一不讲信用的卖国行为引起了西南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也成了后来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为了平息众怒,缓和矛盾,清政府不得不下令将盛宣怀革职。自知惹出大祸的盛宣怀只得远渡重洋,前往日本神户避难。

直到1912年9月,盛宣怀才从日本回国,定居上海。四年之后,他便撒手人寰。结束了自己毁誉参半的人生。

1916年4月27日,上海静安寺盛氏公馆中,传出了一阵阵的哀嚎。

当天下午,被称为“中国实业之父”的盛宣怀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结束了自己那传奇的一生,终年72岁。

在盛宣怀的弥留之际,他指定了原配夫人庄氏为他操办葬礼。

和盛宣怀相伴一生的庄氏没有辜负盛宣怀的重托。给他安排了一场堪比“国葬”的风光葬礼。

首先,庄氏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说自己会按照盛宣怀苏州老家的习俗,将他的灵柩先在盛氏公馆停放一年半,再正式出殡举行葬礼。

然后,庄氏就和盛氏子孙开始了漫长的葬礼筹备。

在这期间,庄氏派人去北京找到当年给慈禧太后抬棺的皇家仪仗队。让他们按照皇家的礼数去给自己的丈夫抬棺,送他最后一程。

同时,她还以盛氏企业的名义,向上海租界当局提出申请。要让盛宣怀的抬棺队伍走当时上海滩最繁华的南京路出殡。

租界当局考虑到盛宣怀的生前的威望和盛氏企业的实力。便破例同意了这一申请。

1917年11月18日,盛宣怀的葬礼正式在上海举行。

据葬礼的参与者,盛宣怀的曾侄孙盛承业后来回忆。这场宏大的葬礼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出殡的“大阵仗”。

庄氏专门从北京请来的仪仗队伍确实“整”出了“皇家风范”。从领头哭丧到后面撒纸钱的人一共绵延长达几公里。以至于队伍的先头部分已经到外滩了,而后续队伍还没有从公馆里走出来。

这么大的阵仗自然也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观看。来的人中,不仅上海租界区的市民和近郊的农民。甚至还有专程从杭州、苏州赶来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庄氏对此也早就做了准备,她在出殡队伍所经过的道路边上,提前布置了许多祭棚、路祭桌等设施,让更多的人能见识到盛宣怀最后的“威风”。

据当时的报纸统计,盛宣怀的这场“奢华葬礼“一共耗资30万大洋。甚至比光绪和袁世凯“国葬”花的钱还要多。但这,只不过是盛宣怀财富的“九牛一毛”而已。

在盛宣怀葬礼筹备期间,他的后人对其财产进行了详细的清点。

据《盛氏家谱》记载,在完全偿还清盛宣怀生前的债务后,他还有高达1160万两的财产来供后人继承,这在当时是一笔大的吓人的财富。

盛宣怀为了避免死后出现子孙争产的“家丑”,在弥留之际就写好了遗书,还专门指定了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在自己去世后,负责监督遗产的分配。

盛宣怀一生先后娶了六房妻妾,这些“美娇娘”们一共为他生下8儿8女。

这些儿女们长大后,盛宣怀便安排他们各自与权贵阶层的子女联姻,结成互相依附的纽带关系。实现“富上加贵”。让盛家变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家族体系。

按照盛宣怀的遗嘱,他死后遗产,一半捐给自己创立“愚斋义庄”,用于救济家乡苏州盛氏家族里的破落贫苦人家。也算是造福一方了。

剩下的一半由盛氏子孙们均分。每房各得所余遗产的六分之一。

从盛宣怀请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来分配遗产,能看出来盛宣怀对李鸿章还是很有感情的。

相关内容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马斯克近日宣布“美国党”成立,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马斯克...
2025-07-06 08:37:44
福州将新增3条转机航线
福州即将迎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将新增 3 条转机航线。这无疑为...
2025-07-06 08:37:27
原创 ...
在江苏兴化举行的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于3日圆满落幕...
2025-07-06 08:37:02
U19男篮世界杯-张博源2...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2025年U19男篮世界杯在...
2025-07-06 08:37:00
原创 ...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最近,有一部名为《八佰》的抗战电影讨论很多,主要题材是淞沪抗战时期...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文武结合治理国家。在古代,有武将镇守边关,保卫...
2025-07-06 08:33:27
原创 ...
老蒋晚年痛斥:败局关键在二人! 恳请您在繁忙中花一点时间点击“关注...
2025-07-06 08:33:17
原创 ...
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关键在于科举制度...
2025-07-06 08: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所有王朝的国策,不论是怎么时代,保护农民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农民安心种地,...
原创 4... 杜月笙和黄金荣,是旧上海两位赫赫有名的黑帮大佬,他们与另一位大佬张啸林并称为“上海三大亨”。在民国时...
原创 蒋... 一张照片,一个人物,一段故事。大家好,今天历史君要为大家分享一组蒋介石老照片。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原创 1... 1976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充满悲痛与转折的年份。这一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因病逝世,全国上下沉...
原创 他... 他是清朝最成功的大臣,别人提心吊胆他却如鱼得水,看他为官秘籍 现实生活中,校园中的生活还是比较轻松快...
原创 1... 1954年春天,毛主席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在忙碌的工作之...
原创 1... 1930年10月,毛主席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忙着给他老乡周以栗找医生治病。 他的这位老乡时任长江局军委...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相近的明朝和清朝被一起称为“明清”。对于这两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的两个...
原创 红... 1924年5月,陈赓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博得“黄埔三杰”之一的美名,同年11月...
原创 1... 前言 “那段时间,除了净光外,鬼都不登我家的门”。这是开国大将粟裕的妻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