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国人眼中的千古一帝,不是秦始皇,被后世忽略
创始人
2025-07-06 02:03:01
0

“千古一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著作中,在李贽的著作《藏书·世纪列传总目》中出现了千古一帝一词,当时的李贽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现如今千古一帝大部分都指的是秦始皇,并不是其他皇帝。

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将古代的中国大一统,从此华夏大地就再也没有分裂。假如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那么之后的历朝历代可能与现在的欧洲一样。秦国经历了几代君主的努力,最终在秦始皇这里大一统,这样的功绩是其他皇帝无法相比的。

那么在外国人的眼中,古代的千古一帝可不是秦始皇。千古一帝可不是哪一位皇帝都可以做的,要有很多功绩才能够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历史上能够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皇帝,是凤毛麟角的,历史记录在册的皇帝有四百多位。

在这四百多位中,能够有十位被称为千古一帝就已经是非常多了,大部分皇帝是无法称之为千古一帝的。那么在外国人的眼中,能够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的是哪位皇帝的呢?这位皇帝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隋文帝杨坚。

为什么外国人这样认为呢?这就要从隋文帝的经历说起了。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位列第82位,能够有这样的评价,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美国学者对隋文帝表示了肯定。

秦始皇一统六国,但是隋文帝也做到了。当时隋文帝所处的时期属于大乱世,这时候处于南北朝时期,最终的隋文帝结束了这样的乱世。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了很多改革,这样的情况下隋朝很快到达了一个巅峰。

隋文帝时期,大量的改革缔造了开皇之治,这样的盛世在历史上可是不多见的。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进行了一项厉害的决策,他将实施了上百年的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替代这项决策的就是后人们废除熟悉的科举制。

科举制的发明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它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历史上很多治世之能臣都是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隋朝时期的科举制虽然没有被大规模的应用,但是科举制给后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直到清朝灭亡,科举制才消失在历史上。

其次隋文帝改善了土地,古代农耕社会中,土地对百姓是非常重要的,隋文帝推出了《均田令》,大举改革了隋朝的粮食制度。这让当时的百姓都有粮食可以吃。根据史料记载,隋朝建立时,人口达到了四百多万,经过隋文帝的发展,人口出现了暴增。

到了他儿子隋炀帝的时候,隋朝的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四千多万人,整整翻了十多倍。隋文帝的一系列举措,将隋朝的发展推向了巅峰。只可惜隋文帝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即位后,隋朝就走向了灭亡。

隋文帝时期,隋朝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时的隋文帝一生只有一位皇后,可是他的儿子就不同了。隋炀帝在位期间沉迷美色,一位萧皇后可以说是让隋炀帝被迷得神魂颠倒,这样的情况下隋朝就岌岌可危。隋朝末期爆发了很多农民起义,结果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相关内容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马斯克近日宣布“美国党”成立,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马斯克...
2025-07-06 08:37:44
福州将新增3条转机航线
福州即将迎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将新增 3 条转机航线。这无疑为...
2025-07-06 08:37:27
原创 ...
在江苏兴化举行的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于3日圆满落幕...
2025-07-06 08:37:02
U19男篮世界杯-张博源2...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2025年U19男篮世界杯在...
2025-07-06 08:37:00
原创 ...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最近,有一部名为《八佰》的抗战电影讨论很多,主要题材是淞沪抗战时期...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文武结合治理国家。在古代,有武将镇守边关,保卫...
2025-07-06 08:33:27
原创 ...
老蒋晚年痛斥:败局关键在二人! 恳请您在繁忙中花一点时间点击“关注...
2025-07-06 08:33:17
原创 ...
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关键在于科举制度...
2025-07-06 08: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所有王朝的国策,不论是怎么时代,保护农民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农民安心种地,...
原创 4... 杜月笙和黄金荣,是旧上海两位赫赫有名的黑帮大佬,他们与另一位大佬张啸林并称为“上海三大亨”。在民国时...
原创 蒋... 一张照片,一个人物,一段故事。大家好,今天历史君要为大家分享一组蒋介石老照片。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原创 1... 1976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充满悲痛与转折的年份。这一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因病逝世,全国上下沉...
原创 他... 他是清朝最成功的大臣,别人提心吊胆他却如鱼得水,看他为官秘籍 现实生活中,校园中的生活还是比较轻松快...
原创 1... 1954年春天,毛主席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在忙碌的工作之...
原创 1... 1930年10月,毛主席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忙着给他老乡周以栗找医生治病。 他的这位老乡时任长江局军委...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相近的明朝和清朝被一起称为“明清”。对于这两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的两个...
原创 红... 1924年5月,陈赓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博得“黄埔三杰”之一的美名,同年11月...
原创 1... 前言 “那段时间,除了净光外,鬼都不登我家的门”。这是开国大将粟裕的妻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