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国家,而中华文化则是这个世界上流传最久远、内涵最广博的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他诸如印度文明、两河文明,都曾经因为内部战乱或外族入侵中断过。在地域面积上,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养育了56个民族,这些民族团结统一就成了中华民族,其中最大的人数最多的就是汉族,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叫汉族,而在汉族之前我们又如何称呼自己呢?
汉朝之前,是短暂统一的秦朝和长期战乱的战国时代,在这个时期,因为各诸侯国林立,互相征伐战斗,所以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们都以所在诸侯国的名字称呼自己,如秦人、赵人、楚人、齐人等。战国之前,是夏商和东西周,这一阶段,是我们这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年代。因为当时的中国政权主要占据中原地区,其他地区的人们被称为夷狄,总结起来就是“四夷”或者是“四方胡人”,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与此相对的,中原地区的人们因为是炎黄的后代,所以自称为华夏或者是中华,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初的起源。当然在夏初到东周的几次民族融合中,诸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也逐渐融入到华夏族中来,如东夷就是后来的齐国和鲁国,南蛮是后来的楚国。
在汉朝时,由于秦末汉初的连年征战导致国力衰弱,所以汉文帝和汉景帝选择了休养生息,与民无为的国策,致力于恢复国家的经济与人民的生活,而放松了对边境的管控,所以西方和北方的匈奴多次入侵汉朝的领土,给汉朝造成的很大的损失。但这时汉朝还比较孱弱,只能委曲求全,与匈奴和亲,暂时用缓兵之计拖住匈奴。
终于到了汉武帝之时,国力强盛,军队兵强马壮、兵多将广。汉武帝连派卫青、霍去病等向北征战匈奴,彻底解决了匈奴的隐患,从此漠北尘清。同时又挥师西征,收复西域各国,使得汉朝的威名远播。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镌刻于石碑上留于边界。从此汉朝几百年间再无敌国敢轻启边衅,于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们都自豪的称自己为汉族人,一直沿用至今,这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必须铭记的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