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除伉俪情深外,更是合作伙伴,夫妻共建大唐
在无数的电视剧和影视作品中,如表现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夫妻关系时候,都将唐高宗李治描绘成一个妻奴角色!
奉行的口号是现代三从四德,这做皇帝的李治几乎成了武则天的应声虫,在无限拔高武则天的霸气之余也将李治描绘成了一个弱弱的小受角色!
哎,真的是有够历史虚无的,让睿智伟略的一代明君成了妻管严!
其实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如用词来形容,除了伉俪情深之外,还可以形容为夫唱妇随!
伉俪情深不用过多描述,李治为了能和武则天在一起,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在尼姑庵中枯熬岁月的武媚娘带进皇宫,并给予万千宠爱与其一身就是证明。
而夫唱妇随,则是武则天和李治在唐王朝国家治理中给予李治的裨益和帮助。
武则天在成为武周皇帝之前,曾经和自己的皇帝老公共治天下,参政时间近30年,后期还因为唐高宗病重而独揽朝政!
那么武则天做了什么?
这功业数下来那是一串又一串!
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寒门子弟,大力打击关陇门阀是顺应时代改变中国历史政治格局的大事件!
而主导这一切的除了李治外就是武则天。
公元655年11月,通过一场宫廷斗争,借助自己女儿的死,武则天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皇后地位,也正式从幕后走向前台,面对共同的敌人,限制皇权的关陇贵族!
在走上前台之后,武则天和李治这对夫妻配合默契,对关陇贵族连消带打,让他们一时间溃不成军,经过四年多的争夺之后!
公元659年,关陇贵族的领军人物,长孙无忌被判流放黔州,不久自尽,关陇贵族也随着长孙无忌的倒台而成历史烟云。
消除了最大的反对派之后,唐高宗和武则天终于可以放手施为改变唐朝!
不过就在高宗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场病痛来袭,公元660年,李治发病,不能主政!
于是他正式委任自己的老婆武则天作为代理人,俨然摄政王总揽朝政。
当时的朝臣莫不议论纷纷,因为天下历史中如何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为了堵天下人悠悠之口,武则天可谓非常努力。
在随后的四年间,唐军主动出击,苏定方定突厥平百济,薛仁贵连败高句丽,刘仁轨在白江口打败倭寇(日本),顺带也将不服从唐朝的西域小国如铁勒、龟兹、疏勒等也敲打了一次!
数年来的不断胜利,让武则天还有唐高宗的威望变的无以复加起来!
无数人在这战功面前闭嘴了,然后就是正式二圣临朝时期。
公元664年,唐帝国开启了天皇天后时代,武则天也成了历史上政治地位最显赫,最有权威的皇后!两年后的公元666年,李治决定封禅泰山,行秦皇汉武故事,而武则天也一路跟随,毫不避讳的和唐高宗一起封禅,成了唯一封禅泰山的女子!
就在唐高宗封禅泰山的同年,老帅李勣又以80之高龄,带领大军远征高句丽,历时两年后,高句丽灭亡!雄霸东北亚,让隋唐两朝头疼数百年的强大国家灰飞烟灭!
大唐扩地千里,国势鼎盛,迎来了中原华夏王朝历史上的版图最高峰!
而这一切,武则天功不可没!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
武则天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步步进阶之路,从太后变神皇,又从神皇进位为皇帝,最后在退位!
演绎了一出属于女子的奇迹,执政20多年,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
而施政的主要举措也是影响深远!
第一:就是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出现于唐高宗晚年创造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制度!
这个制度的特点就是,由国家大规模破格选拔人才进入政事堂,入朝为官,只要你读书好,科举成绩好,是人才就可以当官!此举改变了朝廷以往看门第出生,论资排辈而不问才能的弊端!
通过大量提拔低级官员,在政治上分化宰相的权威,提高皇权的威望!
此举顺应了强化君主集权的趋势,也顺应了中国庶民政治的时代潮流!
配合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兴起,成了唐朝后期两百年的既定制度,也为后世无数王朝所效仿,进而成为中国定制!
第二:武则天还设置了中国历史上首次成制度的匦检制度。
这匦检制度简而言之就是鼓励民众议政,相当于现在的信访办加竞选提拔人才!
在这个政策指导下,任何人都可以对君主上书言事,讨论朝廷政治弊端,献计献策或者喊冤都可以!
如果你特别有才,想要毛遂自荐,OK也没问题!
甚至可以要求“延恩”,意思是允许全国官民百姓,向武则天展示自己的才干。
展示成功就可以升官,这也算历史首次吧!
一匦四口,其东曰‘延恩’,献赋颁、求仕进者投之;南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曰‘伸冤’,有冤抑者投之;北曰‘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新唐书》
在这一政策指导下,虽也有诬告成风之事出现,可是民权却空前提升!
第三:就是设置新的行政区划加强中央集权。
武则天主政时期,设置了十道分巡制,借助山川地理形势将全国分成十道,每年派遣御史定期巡查地方,检查各州府官员!这些巡查御史除了巡查工作之外,还兼有提拔人才的任务,全国各道都有义务给于巡查御史推荐地方上的人才,最后统一入京由武则天面试,面试成功的就能当试官。
第四:就是完善科举制度!
武则天时期,在唐高宗科举制度创立的雏形之上,首创了殿试,不仅如此他还设置了武举,并大力增加科举考试考生的数目,大幅增加了科举入仕的名额。
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以免高门士族垄断科举,武则天还改革科举考试的题目,提倡诗赋文采,以此为取士标准!
这样一通改革之后,高门大族面对新的考试内容和寒门站在了同一起点线,使得考试更为公平。
天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天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通典·选举》
最后武则天还设置无数官职,让他们为了官位而疯狂,然后用酷吏让他们原形毕露,一网打尽无能者留下人才
通过以上总总改革措施,一个根深蒂固缠绕中国历史数百年的顽疾问题,在武则天手上被解决!
那就是门阀士族影响中央权威问题!
中国历史从汉代开始就离不开豪强和士族门阀的影响,王马共治天下,西魏八柱国,隋唐关陇贵族都是他们的代表。
虽然打倒了长孙无忌,但是他们依然拥有无数隐藏的势力!
武则天改革官制,提拔下层人才设置中书省分化相权,这是断门阀在政治高层的影响力。
武则天设匦检制度,鼓励民众仪政,鼓励人才自荐,这是给于下层晋升空间。
武则天设置新的行政区划,设置十道分巡制,这是在地方推广新政。
而科举就更直接了,断了门阀政治的根!
如此层层设计步步紧逼,在配合酷吏以雷霆手段肃清官场,门阀势力就此消无声息!
虽然也留下了暴力滥杀的名声,可是这手段几人又能玩转?
肃清官场,重用酷吏,改革官制,完善科举,如此种种都是其革新政治的手段而已,深谙人心的武则天,明白人性的贪婪和阴暗,以高官厚禄和晋升空间为诱饵让无数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最后乖乖的听命与他,进而成了他的政治资源和棋子!
慎密,冷酷,功利同时也英明伟大!
就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评价一样:
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资治通鉴》
从中国历史的高度来看,武则天五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对于华夏民族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让贵族政治消亡,让庶民郑子崛起!
做到了曹操,司马懿,李世民,无数英主豪杰都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