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公然背叛曹操的牛人,有2人智谋比肩郭嘉,1人和张辽齐名
创始人
2025-07-05 00:03:27
0

曹操乃是曹魏政权的创始人,一生征战天下30余年,当年的18路诸侯基本已经被曹操平定。三分天下独占其二,那么曹操凭什么如此霸道,归根结底曹老板还是得依赖于手底下的良将和谋臣。

不过话又说回来,曹操身边虽然有不少良将谋臣,但是也有不少反叛曹操的大将和谋士。总结起来一共有5位牛人,他们曾经公然背叛曹操,并且在他们5人之中有两人智谋不亚于鬼才郭嘉,有一人武力值不俗,至少是和张辽齐名的。

这5个公然背叛曹操的牛人又是谁呢?难道是曹操给他们的福利待遇不好,还是工资太低?为何要背叛曹操呢?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看到底是哪5个牛人敢公然反叛曹操,曹老板。

第一位反叛曹操的牛人正是陈宫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陈宫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当年曹操行刺董卓失败之后,陈宫便跟随曹操左右,替曹操出谋划策,并且陈宫还替曹操搞到了第一块地盘兖州,足见陈宫本事之大。

在史料《世语》之中记载,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看看这就是陈宫的实力,仅凭一人之力便说服济北相鲍信,并且让他支持曹操,随后曹操才得以担任兖州刺史,率军征讨黄巾军。

然而正当曹操事业处于上升阶段之时,作为首席谋士的陈宫竟然带头反叛了曹操。公元194年陈宫在东郡叛迎吕布,并且最终率众迎接吕布让其担当兖州牧,占据濮阳。那么陈宫为何会一声不吭便奉吕布为兖州牧呢?

这不是打曹操的脸吗?陈宫为何会带头反叛曹操呢?起初陈宫带头奉迎曹操为兖州刺史,曹操板凳还没坐热陈宫便又反叛曹操,这到底是为何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曹操损害了兖州本土士族们的利益。为何呢?陈宫此前奉迎曹操担当兖州刺史其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曹操能够平定黄巾军,然而曹操却是将青州军和黄巾军合二为一,最让兖州本土士族头痛的是曹操还把兖州的地盘分给青黄二军,陈宫作为本土士族的代表人物,出面反对曹操也是情有可原的。

况且当时曹操已经斩杀了兖州名士边让,除此之外早年的曹操在明知吕家是被冤杀的之后,还是坚持将吕伯奢刺死,这种做法让陈宫更加愤怒。因此对于陈宫来说,他宁愿选择辅佐吕布也不愿意再和曹操站一个队。

第二位反叛曹操的牛人乃是张邈

张邈,字孟卓,乃是东平寿张人。在曹操攻打徐州之时,曹操曾经对他家人说:如果他这次回不来,可以去投奔张邈。史料《三国志·卷七·魏书七》中记载: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从史料记载来看,曹操和张邈的关系其实还算是不错。

那么为何张邈会和陈宫一样,选择背叛曹操呢?原因也是比较简单,吕布之舍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绍闻之,大恨。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当时曹操的做法有些过头,不但斩杀了边让,而且还收编黄巾军,将不少地盘都给了此前的黄巾军。

曹操的做法让兖州士大夫们包括张邈在内,都倍感不安。因此,张邈才选择背叛曹操,一劳永逸。而张邈也在陈宫的带头之下,选择奉迎吕布为兖州牧。

公元195年,吕布向东撤退,当时张邈向袁术搬救兵,结果在中途被下属杀害,死得有点可笑。

第三位反叛曹操的牛人乃是毕湛

毕湛乃是曹魏的别驾,在三国时期所谓别驾,一般是一州刺史的佐官。毕湛作为一个小小的佐官,他是怎么敢反叛曹操的呢?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当时张邈反叛之时将毕湛的家人劫持,最终毕湛才选择反叛曹操。

在吕布兵败之后,毕湛再次落入曹操之手,然而曹操并没有责罚毕湛,而是将他放生。

第四位反叛曹操的牛人正是荀彧

第四位反叛曹操的人在曹魏集团来说可谓是举足轻重,此人正是荀彧,人送外号荀令君,乃是曹魏日后的尚书令。荀彧早期建议曹操建都许昌,并且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曹操占据有利的主导地位。同时荀彧帮助曹操打败张绣、吕布、袁术、刘备、袁绍等人,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曹魏顶尖谋士郭嘉所提的十胜论,其实至少有一半荀彧此前已经对曹操讲过,只是当时曹操并没有太过重视。但是即使如此,荀彧最终还是和曹操走到了断头路,荀彧荀令君不打算再继续替曹操效力。间接来说就相当于是荀彧已经和曹操划清界线,等同于反叛曹操。

那么荀彧为何会反叛曹操?为何不选择继续替曹操出力呢?原因非常简单,荀彧虽然此前一直效力于曹操,但是荀彧内心却还是向着大汉的。因此在曹操准备称王之时,荀彧就表示反对,曹操恢复丞相制度之时荀彧同样也不支持。

后来曹操修建铜雀台,大肆宣扬他的高功颂德,并且当下不少文臣武将建议曹操改朝自立,然而当时荀彧却非常反感,曹操知道荀彧反对他称王,但是又不敢明面上斩杀荀彧,毕竟荀彧的功劳那可是世人所共知,如果斩杀荀彧,相当于是曹操自己打自己的脸。

由于荀彧反对曹操称王,曹操也不得不慎重,曹老板在回答众臣要不要登基称帝之时说道:假如天命在孤,孤愿为周文王,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他曹操这辈子是肯定不会称帝了,但是他的儿子可以!

由于荀彧强烈的反对态度,最终收到了曹操的一份大礼,那就是一个空盒子。荀彧见到空盒子之后自尽而亡,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郁闷而亡。史料《魏氏春秋》记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第五位反叛曹操的牛人正是于禁

于禁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正所谓每逢大战五子当先,这里说的五子,正是曹魏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而于禁作为五子良将之一,本身武艺值不弱,并且跟随曹操征战天下多年,但是最终于禁在襄樊之战时却选择投降关羽,最后流落到孙吴之手。

于禁在襄樊之战公然投降他人,这个做法无异于是打曹操的脸。当时曹操听闻于禁投降之后,便当着众文武的面哀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对于禁的做法表示不解,并且一个哀字足以抹杀于禁的功劳及战绩。

在于禁投降关羽之后,首先是被关押在荆州的江陵,不过后来关羽又兵败,于禁又被收编到孙吴,在曹丕登基之后孙权向曹魏示好,于是又将于禁送回曹魏,如此折腾下来算是把于禁的老脸全都给丢尽了,最后于禁羞愧而死,被曹魏集团追谥厉侯。

纵观于禁一生,虽然跟随曹操征战天下数十年,但是在于禁生平最后一战之中却当起了怂货,以至于落得个羞愧而死的下场,本可配享曹操庙庭,然而由于投降关羽、追从孙权,不但失去配享曹操庙庭的机会,同时还让子孙蒙羞,细想起来于禁是极为不划算的。

整体分析来看,在反叛曹操的几人之中,陈宫和荀彧智谋可以比肩郭嘉,而于禁足以和张辽齐名,与张辽不同的是于禁是出恶名而已。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一)曹植的重用与曹丕的焦虑 建安十九年(公元210年),曹操任命曹植为邺城留守。曹丕表面上看似冷...
原创 蜀... 滚滚长江水向东奔流,浪花拍打着岸边,淘尽了无数英雄豪杰……大家都知道,纵使是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关...
原创 岳...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万俟卨通过秦桧向朝廷上奏,提出处决岳飞的建议。当天,宋高宗赵构批复“岳飞特...
原创 清... 朝代更迭,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没有永恒不变的王朝。从封建王朝的初创到巅峰,它们一度享受着百姓的热爱和尊敬...
原创 秦... 在嬴政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随着齐国的灭亡,秦国终于实现了统一,整个华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格局...
原创 在... 这篇文章在探讨历史人物时描绘了曹操心目中三位不可替代的将领,每个人的特点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曹操对他们...
原创 1... 历史开讲 18世纪的俄美公司,不仅仅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存在,还肩负着为国家扩张利益的使命。英国的库克...
《寻古中国·齐鲁记》探秘周朝鲁... 历史上的鲁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邦国,疆域主要在今天的山东中部和南部。鲁国是周礼的忠实践行者,鲁国人孔...
原创 县... 在前面提到的《头条创作挑战赛》上篇中,我们讲到,晚清的县令每年仅在雇佣幕僚、向上级送礼等必要开支上,...
原创 浅...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丰富,但字数不会有太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