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若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看三国志的评价你就懂了
创始人
2025-07-05 04:03:26
0

莫道古人多玉碎,盖棺定论未嫌迟。

失街亭究竟谁之过,历来从来就争论不休。马谡失街亭在于其自信过头?还是诸葛亮稳定蜀汉政权的策略?或者是蜀国命运写照的一个侧面?

然而,若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了解三国故事的人,肯定对魏延提出的北伐建议有所耳闻,对司马懿分析街亭战略布局也不陌生。

结合蜀国的内忧外患,还有双方的兵力差距。各方因素叠加而言,会让大家对街亭之战”谁之过“有一个新的判断。

诸葛亮在北伐中,让马谡镇守街亭。

临行前,诸葛亮曾向马谡强调街亭的重要性,”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并再三叮嘱。

马谡认为自己对兵法运用自如,在他们到达街亭后,他对诸葛亮的”要道下寨“吩咐放置脑后,又不听王平提出的”伐木为栅“,做长远考虑的建议。

马谡自作主张将大军部署在街亭山上,这里远离要道和水源。他认为王平的建议是”汝真女子之见!“他认为部署兵力就要”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当王平担忧魏军围山断水时,马谡反驳说要将蜀军”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希望效仿其他军事家的”背水一战“。

最后,王平带五千兵扎寨于街亭山西侧,形成他们所谓理想的”掎角之势“。的确,不可否认的是,马谡对兵法是熟记于心,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张口就来。

总结他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兵法和谋略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山上安营扎寨,想使蜀军置之死地而后生。二是与山脚下副将王平的另一股力量形成掎角之势。

结合实际来看,司马懿方面兵力二十万,马谡方面兵力两万五,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无论怎么分兵两处,都无法达到牵制对方的效果。

《孙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军队士兵的必死决心,二是地理位置上的绝境,马谡在街亭的”掎角之势“不仅可以撤退山上,还让士兵觉得有人来救。

所以,张郃到街亭后,将蜀军围困在街亭山上,切断其水源,阻断他们撤退的后路,然后发起进攻,击败了驻守街亭的马谡军队。蜀军损失惨重。

诸葛亮祁山点兵时,一再叮嘱马谡,并委派王平相助,又派遣高翔镇守列柳城,魏延在街亭之右屯扎,作为应援。赵云和邓芝布疑兵,亲自统兵出斜谷。

诸葛亮的布局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令人折服。然而,街亭之战,最终惨败。

熟背兵法的马谡所预想的”掎角之势“造成了兵力分散,更容易被各个击破,并且彻底破坏了“置之死地而后生”战略布局。

究其原因是马谡只会背兵法,并不能彻底理解兵法,他对于兵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熟知三国演义故事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决定北伐时,最忌惮的一个人就是司马懿。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迫使司马懿被贬,但后来曹叡意识到中计,再次重用司马懿。

司马懿掌握兵权,诸葛亮大惊。司马懿出兵街亭,诸葛亮又大惊。为什么?

两人在智谋上旗鼓相当,司马懿甚至在执政才能上更胜诸葛亮一筹。他们之间的相互用计均能被对方识破。

北伐路上,街亭的重要性不但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也清楚。毕竟,街亭处于魏国境内。司马懿更明白,对于诸葛亮来说,街亭为其自保之地,郿城为蜀军进攻之路。

司马懿曾针对诸葛亮在街亭的战略布局进行推测时,对张邰说:”诸葛亮欺子丹无备,定从此进。吾与汝径取街亭,望阳平关不远矣。“

司马懿当时还提出蜀国街亭失守后,断水、断粮,诸葛亮肯定返回汉中。因为蜀国的政权不稳,兵力不足,都会阻止诸葛亮北伐的脚步。

那时,司马懿的部队在蜀军返回途中进行攻击,可能会获胜。即使不能获胜,将蜀军困于阳平关一个月,等蜀军弹尽粮绝,他们也可以生擒诸葛亮。

后来,诸葛亮智退魏军并打乱了司马懿军队的进攻,保全了蜀军的主力。

对于街亭的难守,诸葛亮在失去此地后说:”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如此可知,此次战役就是:进不能胜,退不能保。

诸葛亮深知,无论何种情况,蜀军肯定守不住街亭,但为了蜀国大业,为了心中的”不负所托“,他还是任用了的马谡去镇守街亭。

最后,诸葛亮虽然难掩内心的悲痛,斩杀马谡,但也了却了先主刘备的后顾之忧,因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综合而言,蜀汉后期政权不稳,后继无人。蜀汉老将相继离世,先主托孤,这些都是诸葛亮的心病。不忘先主的重用,但因年事已高,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也无力扭转局面。

稳定朝政,寻觅诸葛亮的继承人,这就成了蜀汉北伐的战略意图。从此次北伐的结果来看,他虽然在街亭之战中有所损失,但蜀军最终全身而退。

北伐,一方面让后主刘禅有了主政的机会,也使诸葛亮免受群臣猜疑,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蜀汉政权。另一方面也觅得了继承人——姜维。

可见,此次北伐达到了诸葛亮的战略目的。

不说功与过,是非任评说。

其实,在两人的相知、相识和相处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马谡的才能和谋略是认可的,但也看到了其恃才而傲的性格缺陷。

正是如此,在诸葛亮提出北伐时,马谡急于献计,虽然得到孔明的认可但并未给予置评,这也为马谡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客观而言,马谡失街亭并非谁之过,只是诸葛亮的一个万全之策。

为了解决当时蜀汉后期政权面临的困难,他精心设计了一场不可取胜的北伐。马谡和街亭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

毕竟,街亭失守早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泪斩马谡亦在其谋略之内。正所谓: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F... 意大利蒙扎的引擎声又一次点燃了车迷的热情,周五的一练结果让Tifosi(法拉利车迷)集体高潮——勒克...
原创 朱... 改写文章: 衍圣公的历史渊源与复杂命运 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孙的世袭封号,起源于宋朝至和二年(105...
原创 才... 最近莫名地有一股子胡适热,网友要我评胡适与鲁迅谁更牛? 这可真评不了,因为根本不是一类人,两人都是新...
原创 他... 1935年遵义会议带来了中国共产党高层决策格局的一次重要转变,确立了“毛主周辅”的领导模式,即由毛泽...
文化中国行丨14.9亿人次打卡...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韦衍行)“博物馆热”持续升温!5月18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
原创 正... 今天读《资治通鉴》中的名篇《周纪三家分晋》,其中智果关于继承人选的论述令我深感佩服。 周威烈王二十...
原创 克... 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喀喇昆仑山脉的褶皱之间,克什米尔这片 19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印巴两国长达 7...
原创 非... 在非洲大陆,俄罗斯瓦格纳集团的士兵们身着全副武装,行动神秘且高效。近年来,瓦格纳集团在非洲的活动愈加...
磁州窑和水陆画在平凉市博物馆展... 活动现场。 新甘肃客户端平凉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
原创 清... 晚清政府在割地求和、屈辱求生的过程中,开启了中国近代的耻辱史,如何谈得上对中国版图的贡献呢?然而,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