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若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看三国志的评价你就懂了
创始人
2025-07-05 04:03:26
0

莫道古人多玉碎,盖棺定论未嫌迟。

失街亭究竟谁之过,历来从来就争论不休。马谡失街亭在于其自信过头?还是诸葛亮稳定蜀汉政权的策略?或者是蜀国命运写照的一个侧面?

然而,若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了解三国故事的人,肯定对魏延提出的北伐建议有所耳闻,对司马懿分析街亭战略布局也不陌生。

结合蜀国的内忧外患,还有双方的兵力差距。各方因素叠加而言,会让大家对街亭之战”谁之过“有一个新的判断。

诸葛亮在北伐中,让马谡镇守街亭。

临行前,诸葛亮曾向马谡强调街亭的重要性,”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并再三叮嘱。

马谡认为自己对兵法运用自如,在他们到达街亭后,他对诸葛亮的”要道下寨“吩咐放置脑后,又不听王平提出的”伐木为栅“,做长远考虑的建议。

马谡自作主张将大军部署在街亭山上,这里远离要道和水源。他认为王平的建议是”汝真女子之见!“他认为部署兵力就要”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当王平担忧魏军围山断水时,马谡反驳说要将蜀军”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希望效仿其他军事家的”背水一战“。

最后,王平带五千兵扎寨于街亭山西侧,形成他们所谓理想的”掎角之势“。的确,不可否认的是,马谡对兵法是熟记于心,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张口就来。

总结他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兵法和谋略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山上安营扎寨,想使蜀军置之死地而后生。二是与山脚下副将王平的另一股力量形成掎角之势。

结合实际来看,司马懿方面兵力二十万,马谡方面兵力两万五,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无论怎么分兵两处,都无法达到牵制对方的效果。

《孙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军队士兵的必死决心,二是地理位置上的绝境,马谡在街亭的”掎角之势“不仅可以撤退山上,还让士兵觉得有人来救。

所以,张郃到街亭后,将蜀军围困在街亭山上,切断其水源,阻断他们撤退的后路,然后发起进攻,击败了驻守街亭的马谡军队。蜀军损失惨重。

诸葛亮祁山点兵时,一再叮嘱马谡,并委派王平相助,又派遣高翔镇守列柳城,魏延在街亭之右屯扎,作为应援。赵云和邓芝布疑兵,亲自统兵出斜谷。

诸葛亮的布局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令人折服。然而,街亭之战,最终惨败。

熟背兵法的马谡所预想的”掎角之势“造成了兵力分散,更容易被各个击破,并且彻底破坏了“置之死地而后生”战略布局。

究其原因是马谡只会背兵法,并不能彻底理解兵法,他对于兵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熟知三国演义故事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决定北伐时,最忌惮的一个人就是司马懿。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迫使司马懿被贬,但后来曹叡意识到中计,再次重用司马懿。

司马懿掌握兵权,诸葛亮大惊。司马懿出兵街亭,诸葛亮又大惊。为什么?

两人在智谋上旗鼓相当,司马懿甚至在执政才能上更胜诸葛亮一筹。他们之间的相互用计均能被对方识破。

北伐路上,街亭的重要性不但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也清楚。毕竟,街亭处于魏国境内。司马懿更明白,对于诸葛亮来说,街亭为其自保之地,郿城为蜀军进攻之路。

司马懿曾针对诸葛亮在街亭的战略布局进行推测时,对张邰说:”诸葛亮欺子丹无备,定从此进。吾与汝径取街亭,望阳平关不远矣。“

司马懿当时还提出蜀国街亭失守后,断水、断粮,诸葛亮肯定返回汉中。因为蜀国的政权不稳,兵力不足,都会阻止诸葛亮北伐的脚步。

那时,司马懿的部队在蜀军返回途中进行攻击,可能会获胜。即使不能获胜,将蜀军困于阳平关一个月,等蜀军弹尽粮绝,他们也可以生擒诸葛亮。

后来,诸葛亮智退魏军并打乱了司马懿军队的进攻,保全了蜀军的主力。

对于街亭的难守,诸葛亮在失去此地后说:”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如此可知,此次战役就是:进不能胜,退不能保。

诸葛亮深知,无论何种情况,蜀军肯定守不住街亭,但为了蜀国大业,为了心中的”不负所托“,他还是任用了的马谡去镇守街亭。

最后,诸葛亮虽然难掩内心的悲痛,斩杀马谡,但也了却了先主刘备的后顾之忧,因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综合而言,蜀汉后期政权不稳,后继无人。蜀汉老将相继离世,先主托孤,这些都是诸葛亮的心病。不忘先主的重用,但因年事已高,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也无力扭转局面。

稳定朝政,寻觅诸葛亮的继承人,这就成了蜀汉北伐的战略意图。从此次北伐的结果来看,他虽然在街亭之战中有所损失,但蜀军最终全身而退。

北伐,一方面让后主刘禅有了主政的机会,也使诸葛亮免受群臣猜疑,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蜀汉政权。另一方面也觅得了继承人——姜维。

可见,此次北伐达到了诸葛亮的战略目的。

不说功与过,是非任评说。

其实,在两人的相知、相识和相处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马谡的才能和谋略是认可的,但也看到了其恃才而傲的性格缺陷。

正是如此,在诸葛亮提出北伐时,马谡急于献计,虽然得到孔明的认可但并未给予置评,这也为马谡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客观而言,马谡失街亭并非谁之过,只是诸葛亮的一个万全之策。

为了解决当时蜀汉后期政权面临的困难,他精心设计了一场不可取胜的北伐。马谡和街亭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

毕竟,街亭失守早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泪斩马谡亦在其谋略之内。正所谓: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相关内容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以来,数字资产领域迎来...
2025-07-05 00:37:38
贝好家C2M模式助力,滨江...
2025年6月,贝好家杭州首个C2M模式项目沐兰台开盘,单月劲销1...
2025-07-05 00:36:37
两家基金公司官宣自购!
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
2025-07-05 00:36:22
原创 ...
龙袍是古代皇帝独有的服饰,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分龙袍和蟒袍,龙袍是皇帝...
2025-07-05 00:33:49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客人,当时的大明皇帝...
2025-07-05 00:33:47
原创 ...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在于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2025-07-05 00:33:34
原创 ...
清朝时候,紫禁城西边有个地方叫“紫光阁”,那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国使节...
2025-07-05 00:33:30
原创 ...
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努...
2025-07-05 00:33:21
原创 ...
洪武十一年(1378年)时,天下已经基本稳定,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
2025-07-05 00:33:09

热门资讯

原创 谷... 经历一系列伤病折磨,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的心情一度低落,尤其是对于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无缘感到沮丧。然而...
原创 三... 司马懿可以一生中除了晚年招到了曹爽的排挤,架空了权力之位,都得到了曹氏集团的重用。 他早年在曹操手...
原创 八... 喜欢历史的人肯定对八王之乱不会陌生,八王之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因为皇室...
原创 为...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能人义士,这些人都有过人的本领,同时几乎都是辅佐一位君主的。最为知名的就是诸葛亮了...
原创 长... 长坂坡之战,堪称赵云封神的战争,虽然在正史上没有这么精彩的叙述,可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描写得生动...
原创 村... 1993年4月,天津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村支书禹作敏被捕了。这个消息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
原创 如... 我认为,即便是蒙古帝国最强盛的时期,也会被盛唐时代的唐朝击败,所以题目说的三个月灭亡唐朝是不可能的事...
原创 撕...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胡曾《咏史诗·褒城》 很多人都听...
原创 魏...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魏国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与东吴,他们的实力对比大概为6:2:3。即使东吴歌蜀汉联手也...
原创 华... 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诸葛亮一举三得的小伎俩,诸葛亮的计划之中 对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的人物,我们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