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一直是历史上被口诛笔伐的人物,他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穷兵黩武,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但是历史上的隋炀帝真的如史书所记载的这般不堪吗?其实不然,他虽有过,但也有功,不能过度放大他的错误,而掩盖了他为历史所作的贡献。
隋朝开国之初曾经历过鼎盛时期,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统一了天下,为隋朝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隋文帝过世之后,隋朝便陷入了僵局,短短三十八年就结束了统治,不免让人惋惜。
到底隋朝为什么会如此短命,世人都将这个责任归咎到了隋炀帝的身上,要不是他的昏庸无能,也不会将如此基业拱手于人。事实上隋朝的灭亡确实是因为隋炀帝的一些错误决策导致的,但是要说隋炀帝昏庸无能,可能并非如史书所记载,有不少的史学家都曾为他正名。
隋文帝最早立的太子是杨勇,但是杨勇能力不足野心又大,而且作风荒淫,不堪大任,于是杨广才有机会上位。其实杨广比杨勇不好到哪里去,除了带兵打仗强一点,其作风也是十分不正,甚至还在隋文帝在世的时候,早早为其安排了后事,就等着自己登基,等隋文帝看清他的真面目时已经来不及了。
由此可见隋炀帝的登位并非名正言顺,正因如此世人对他多少有点偏见。再加上他一登位就抢了父亲的妃子,也让他背上了荒淫的罪名。可能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因此这些事情在他身上会显得更加罪不可恕,但试问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和父亲兄弟抢女人的皇帝也并非他一个,而偏偏他就因此受天下唾骂,也确实有点委屈。如果他创造了盛世王朝,可能又是另外一番评价了。
其实杨广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让隋朝的军事实力大增。而且他大力发展科举,让很多的平民百姓都得到了公平的机会,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他还做了一项众所周知的利民工程,那就是大运河的开凿,直到现在这都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但为什么如此有作为的皇帝会让隋朝灭亡呢?其原因在于他的想法都是好的,但实施的时候却用错了方法,以至于遭到了反噬。
杨广虽有军事才能却穷兵黩武,他要的不是和平,而是打胜仗的快感,以至于人家退了他还要追,越追越远,从而拖垮了国家。杨广改革科举是好事,但却因此得罪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失去了不少的支持,也为后期的叛乱埋下了伏笔。杨广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国家大计,但这不是一项小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他太急躁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民不聊生。
客观来说,杨广并不是真的昏君,他其实颇有帝王之才,只是过于急功近利。他有着长远的眼光,许多的决策都有利于国家长远的发展,只是当下过度求成,忽略了百姓的需求,动摇了国家的根基,才会最终导致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