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姚启圣收复台湾后,本该论功行赏,康熙却带恨意说:朕真想杀了你
创始人
2025-07-04 21:33:11
0

姚启圣收复台湾归来后,进京面见康熙帝。收复失土,大功一件,本应论功行赏,谁料康熙脸色一沉,带着恨意对姚启圣说:朕真想杀了你。

提起康熙与姚启圣的故事,相信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在剧中,姚启圣是一位有才能、有才华、有谋略但又瞧不起康熙的一位汉臣,康熙对他是又爱又恨。

影视剧终归是影视剧,有时为了呈现影视效果,塑造人物形象,运用一些夸张的表现手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历史失真。

在真实的历史中,姚启圣如若真像影视剧中描述的那般胆大妄为,在皇权至上的年代,恐怕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据史书记载,姚启圣是一个有豪迈之气,有自己想法和坚守道义的人。

姚启圣出生于明末清初时期,少时饱经战乱之苦,但是却不忘读书学习,除四书五经外,各种民间故事也是姚启圣喜欢读的。

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的人物,在那个需要乱世英雄的年代,给姚启圣留下了深刻印象。

顺治二年,清军占领江南地区,姚启圣以前明遗民的身份逃往通州,却不想竟被当地士绅侮辱,姚启圣转身投靠清军,被任命为通州知州。

当了清朝的官之后,姚启圣第一件事就是把欺负他的士绅抓起来杀了,见大仇已报,姚启圣官服一脱,辞官离去。

回家之后的姚启圣,一次郊游萧山时,遇到了两个兵卒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于是假装好言相劝,趁机夺下佩刀杀了兵卒,护送女子回到家中。

顺治十六年,姚启圣依族人籍,入汉军旗镶红旗,遂决定再次入仕。康熙二年,姚启圣考中乡试第一名,授香山知县。

再入官场的姚启圣,将豪迈之气又发挥出来。当上知县后,得知前任知县因财政亏空而下狱时,姚启圣便代为偿还。

巡视期间,又见香山百姓疾苦,便私自开放海禁,允许商业贸易,因触犯了朝廷律例,被弹劾罢官。

再度无官可做的姚启圣,将视角转移到了眼下朝廷最棘手的三藩之乱上。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造反,康熙命康亲王率军平叛,姚启圣瞅准机会,招募将士协助康亲王平叛。

平定耿精忠之乱后,康亲王向康熙夸赞起姚启圣来,就这样,姚启圣走入了康熙的视野。暗中调查姚启圣几度入仕的经历时,康熙吃了一惊,深感不安。

他发现姚启圣豪迈之气的背后,其实透露着对朝廷的不懈,是一个典型的“认道不认君”之人,但姚启圣的追求的“道”,在康熙看来是是能够帮自己实现霸业的。

而且眼下正值朝廷用人之际,善于驭人的康熙看到了姚启圣的巨大的才能,深思熟虑后,暂时忍耐了他以往的种种行为,破例提拔重用了姚启圣为福建总督。

事实证明,康熙的选择是正确的。平定三藩之乱后,台湾成了清朝的心头之患。

康熙十七年,郑成功部下刘国轩攻占福建沿海,姚启圣率军击退刘国轩,大挫其锐气,为后续收复台湾奠定了基础。

经此一役,姚启圣对收复台湾有了“剿抚并用”的方略,在剿灭郑氏集团的同时,也招抚敌方不坚定的将领。当时的清朝没有强大的水师,康熙便同意了这一方略。

姚启圣执行此方略的同时,又一边壮大水师,他明白与台湾必有一战。康熙赞成姚启圣的做法,便命施琅为水师提督,又大批量调拨西洋火炮,清朝水师日渐强大起来。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克台湾,郑氏集团投降于清朝,台湾收复,姚启圣班师回朝,面见康熙。

这时,举国上下正在欢庆台湾收复,而朝廷的大殿之上却有一丝凉意,众臣盯着面色冷峻的康熙,每个人都知道,康熙要对姚启圣下手了,他们在平台时期都弹劾过姚启圣,但奏折都被康熙留存了起来。

果然,康熙支走了群臣。此时的大殿里只留下了姚启圣与康熙。

“姚启圣,此次收复台湾,你是大功一件,你想要什么赏赐。”康熙面色冷峻地问道。“臣只想告老还乡,回家养老。”姚启圣答道。

听到姚启圣的回答,康熙大怒,拿出了百官弹劾他的奏折,斥责姚启圣目无朝廷,屡次辞官,素性乖张。他不过是利用朝廷实现自己的英雄梦罢了。

此时的姚启圣犹如万箭穿心一般,没想到康熙才是自己的知己,一时间竟不能自控哭了起来。

见目的达到,康熙话锋一转:“如果朕杀了你,或者放了你,这不就实现你心中的‘道’了么,杀了一个英雄,朕会被天下所不齿。”

康熙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朕不仅不能杀你,还要封赏你,要让你明白,你永远不能拒绝朝廷,带上你的赏赐,回去驻守福建吧。”姚启圣没有说话,三叩首谢恩离去。

此时的姚启圣被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已是位及人臣。

回福建后不久,姚启圣因背疾复发逝世,享年六十岁。在姚启圣去世的第二年,朝廷查到姚启圣虚报了四万七千两的军饷,可能用于了台澎百姓。

康熙笑了笑,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一次又是姚启圣赢了朕,念其劳苦,就不予追缴了。”

豪迈之气纵贯了姚启圣的一生,“千古一帝”不计前嫌,成全了君臣际遇,完成了千秋霸业。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姚启圣都是生逢其时,完成了年少梦想。

相关内容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以来,数字资产领域迎来...
2025-07-05 00:37:38
贝好家C2M模式助力,滨江...
2025年6月,贝好家杭州首个C2M模式项目沐兰台开盘,单月劲销1...
2025-07-05 00:36:37
两家基金公司官宣自购!
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
2025-07-05 00:36:22
原创 ...
龙袍是古代皇帝独有的服饰,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分龙袍和蟒袍,龙袍是皇帝...
2025-07-05 00:33:49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客人,当时的大明皇帝...
2025-07-05 00:33:47
原创 ...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在于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2025-07-05 00:33:34
原创 ...
清朝时候,紫禁城西边有个地方叫“紫光阁”,那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国使节...
2025-07-05 00:33:30
原创 ...
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努...
2025-07-05 00:33:21
原创 ...
洪武十一年(1378年)时,天下已经基本稳定,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
2025-07-05 00:33:09

热门资讯

原创 若... 莫道古人多玉碎,盖棺定论未嫌迟。 失街亭究竟谁之过,历来从来就争论不休。马谡失街亭在于其自信过头?还...
原创 领... 在历史的长河中,领土一直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清朝远征廓尔喀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中...
“东山再起”的东山是哪座山? “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失势之后经过一番努力,又重新得势崛起。“东山再起”的东山,是哪座山呢...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政...
“95后”导游对话秦俑:愿做历... 中新社西安7月6日电 题:“95后”导游对话秦俑:愿做历史长河的“文化摆渡人” 作者 杨英琦 “嬴政...
原创 严... 知道严畯的人不多,他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学者。严畯差一点就成为了东吴第三任大都督,但是他拒绝了孙...
日本学者新书揭秘日军二战期间“... 这是日本历史学者松野诚也的新书《陆军登户研究所相关资料》。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日本历史学者松野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元青... 青川郝家坪战国墓群 青川郝家坪战国墓群位于青川县乔庄镇南1000米的山腰处,墓葬排列分布在郝家坪双...
原创 揭... 武德元年,李世民、李文静和裴寂等十七人被定为“太原元谋功臣”,其中这三人有“恕二死”的特权,而另外十...
原创 贺... 1946年的一天,曾经的中央军委副主席王稼祥来到苏联治病。这是他第三次来苏联了,可这一次,他却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