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姚启圣收复台湾后,本该论功行赏,康熙却带恨意说:朕真想杀了你
创始人
2025-07-04 21:33:11
0

姚启圣收复台湾归来后,进京面见康熙帝。收复失土,大功一件,本应论功行赏,谁料康熙脸色一沉,带着恨意对姚启圣说:朕真想杀了你。

提起康熙与姚启圣的故事,相信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在剧中,姚启圣是一位有才能、有才华、有谋略但又瞧不起康熙的一位汉臣,康熙对他是又爱又恨。

影视剧终归是影视剧,有时为了呈现影视效果,塑造人物形象,运用一些夸张的表现手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历史失真。

在真实的历史中,姚启圣如若真像影视剧中描述的那般胆大妄为,在皇权至上的年代,恐怕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据史书记载,姚启圣是一个有豪迈之气,有自己想法和坚守道义的人。

姚启圣出生于明末清初时期,少时饱经战乱之苦,但是却不忘读书学习,除四书五经外,各种民间故事也是姚启圣喜欢读的。

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的人物,在那个需要乱世英雄的年代,给姚启圣留下了深刻印象。

顺治二年,清军占领江南地区,姚启圣以前明遗民的身份逃往通州,却不想竟被当地士绅侮辱,姚启圣转身投靠清军,被任命为通州知州。

当了清朝的官之后,姚启圣第一件事就是把欺负他的士绅抓起来杀了,见大仇已报,姚启圣官服一脱,辞官离去。

回家之后的姚启圣,一次郊游萧山时,遇到了两个兵卒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于是假装好言相劝,趁机夺下佩刀杀了兵卒,护送女子回到家中。

顺治十六年,姚启圣依族人籍,入汉军旗镶红旗,遂决定再次入仕。康熙二年,姚启圣考中乡试第一名,授香山知县。

再入官场的姚启圣,将豪迈之气又发挥出来。当上知县后,得知前任知县因财政亏空而下狱时,姚启圣便代为偿还。

巡视期间,又见香山百姓疾苦,便私自开放海禁,允许商业贸易,因触犯了朝廷律例,被弹劾罢官。

再度无官可做的姚启圣,将视角转移到了眼下朝廷最棘手的三藩之乱上。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造反,康熙命康亲王率军平叛,姚启圣瞅准机会,招募将士协助康亲王平叛。

平定耿精忠之乱后,康亲王向康熙夸赞起姚启圣来,就这样,姚启圣走入了康熙的视野。暗中调查姚启圣几度入仕的经历时,康熙吃了一惊,深感不安。

他发现姚启圣豪迈之气的背后,其实透露着对朝廷的不懈,是一个典型的“认道不认君”之人,但姚启圣的追求的“道”,在康熙看来是是能够帮自己实现霸业的。

而且眼下正值朝廷用人之际,善于驭人的康熙看到了姚启圣的巨大的才能,深思熟虑后,暂时忍耐了他以往的种种行为,破例提拔重用了姚启圣为福建总督。

事实证明,康熙的选择是正确的。平定三藩之乱后,台湾成了清朝的心头之患。

康熙十七年,郑成功部下刘国轩攻占福建沿海,姚启圣率军击退刘国轩,大挫其锐气,为后续收复台湾奠定了基础。

经此一役,姚启圣对收复台湾有了“剿抚并用”的方略,在剿灭郑氏集团的同时,也招抚敌方不坚定的将领。当时的清朝没有强大的水师,康熙便同意了这一方略。

姚启圣执行此方略的同时,又一边壮大水师,他明白与台湾必有一战。康熙赞成姚启圣的做法,便命施琅为水师提督,又大批量调拨西洋火炮,清朝水师日渐强大起来。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克台湾,郑氏集团投降于清朝,台湾收复,姚启圣班师回朝,面见康熙。

这时,举国上下正在欢庆台湾收复,而朝廷的大殿之上却有一丝凉意,众臣盯着面色冷峻的康熙,每个人都知道,康熙要对姚启圣下手了,他们在平台时期都弹劾过姚启圣,但奏折都被康熙留存了起来。

果然,康熙支走了群臣。此时的大殿里只留下了姚启圣与康熙。

“姚启圣,此次收复台湾,你是大功一件,你想要什么赏赐。”康熙面色冷峻地问道。“臣只想告老还乡,回家养老。”姚启圣答道。

听到姚启圣的回答,康熙大怒,拿出了百官弹劾他的奏折,斥责姚启圣目无朝廷,屡次辞官,素性乖张。他不过是利用朝廷实现自己的英雄梦罢了。

此时的姚启圣犹如万箭穿心一般,没想到康熙才是自己的知己,一时间竟不能自控哭了起来。

见目的达到,康熙话锋一转:“如果朕杀了你,或者放了你,这不就实现你心中的‘道’了么,杀了一个英雄,朕会被天下所不齿。”

康熙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朕不仅不能杀你,还要封赏你,要让你明白,你永远不能拒绝朝廷,带上你的赏赐,回去驻守福建吧。”姚启圣没有说话,三叩首谢恩离去。

此时的姚启圣被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已是位及人臣。

回福建后不久,姚启圣因背疾复发逝世,享年六十岁。在姚启圣去世的第二年,朝廷查到姚启圣虚报了四万七千两的军饷,可能用于了台澎百姓。

康熙笑了笑,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一次又是姚启圣赢了朕,念其劳苦,就不予追缴了。”

豪迈之气纵贯了姚启圣的一生,“千古一帝”不计前嫌,成全了君臣际遇,完成了千秋霸业。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姚启圣都是生逢其时,完成了年少梦想。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欧洲杯半决赛:申京15+12字...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9月13日,2025男篮欧洲杯展开半决赛的争夺,在稍晚结束的一场比赛中,土耳...
原创 聊... 提起东晋的第一次北伐,很多人常常联想到英勇的祖逖,认为他北上的行动就是东晋的首次北伐。然而,这种理解...
原创 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的《满江红》,道尽了南宋军民心中那股难以释怀的悲愤。靖康之...
原创 看... 安史之乱爆发于公元755年12月,至763年2月结束。这场由唐朝边疆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所发动的叛乱,...
原创 赵... 《三国演义》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广受喜爱。很多人喜欢探讨其中人物的强弱,虽然书中作者对每位人物的能力...
原创 如... 朱元璋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凭借的正是他那独特的个人魅力。如今,一些学者认为朱元璋因为...
原创 明... 最近听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人说明朝充满昏君,清朝却有明君,为什么明朝能坚持270多年,而清朝却灭得较...
重大发现!青海发现秦始皇刻石,... 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重要的神山之一,相传元始天尊的道场玉虚宫就坐落其上,老子、庄子、屈原、李白等...
原创 同... 朱元璋与康熙,两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皇帝,虽然他们都拥有卓越的治国才能,但在对子女的态度上却截然不同,...
原创 民... 如果问现代社会的男性,哪个历史时期的女性最受他们追捧,很多人一定会提到民国。尽管在民国之前,像杨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