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崭露头角,收复襄汉六郡,宋金第一次战争结束,达成天眷和议
创始人
2025-07-04 15:03:42
0

颜宗弼被困在黄天荡的时候,高宗也结束了海上漂泊的日子,返回越 州。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战俘前往越州,拜见高宗。高宗赐予金带、马鞍等物。

到这时,第一次南宋与金战争结束了吗?

答案是没有。

这年七月,金国按照原计划,正式扶植起伪政权管理从宋朝抢过来的土地。伪政权的皇帝是建康守臣杜充吗?

杜充倒是想,当初完颜宗弼忽悠他投降的时候,就夸了这个海口。

可金国另有看重的人选,这个人叫刘豫。

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人,祖上世代耕读。北宋元符年间,刘豫中进士,终于实现了从种地汉到仕宦阶层的转变。

徽宗朝时期,刘豫任殿中侍御史,这个位子张浚也坐过,属于言官,但凡看到什么不对的地方,都可以启奏弹劾,向皇帝进谏。此时的刘豫尚且尽忠职守,再者,他面对的还是一个经常乱搞事的皇帝——宋徽宗。因此,刘豫时不时就得给徽宗提点意见。

那三天两头送上去的奏折搞得徽宗很是没趣,徽宗道:“他刘豫一个河北种田叟,也懂礼制不成?”随后罢黜刘豫为察访使,让他离开京城去两浙。

徽宗宣和六年(1124),刘豫改任河北提刑。恰逢金军南下,各处难民贼盗不断,刘豫一点没有衣锦还乡的快乐,他磨磨蹭蹭地不想赴任。结果,北宋灭亡了,刘豫还没走到河北。

建炎二年(1128)正月,刘豫跑到南宋朝廷,请求给他委派任务。

当时正是主和派当政,黄潜善、汪伯彦眼看河北基本都已被金军攻陷,刘豫这个河北提刑确实没法上任,于是将刘豫派去当济南知府。

刘豫到济南没多久,完颜宗翰的大军开到济南。

刘豫派儿子刘麟出战,当时金军重重包围济南,危在旦夕,幸好济南郡伴张柬带兵增援才迫使金军撤退。但金军已经打听明白了刘豫是个贪生怕死之人,随后给刘豫写去劝降信,许予高官厚禄。

刘豫正愁没有机会换个更强的主子,免得如今这般日日担惊受怕,这下收到金国的劝降书,那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金人在信中还提了条件,要求刘豫杀了大将关胜以投诚。

这位关胜,名将关羽之后,因《水浒传》而被无数中国人称颂认识。在《水浒传》中,他绰号大刀,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精通兵法,骁勇善战。在南宋现实之中,他也是一位忠心爱国、擅长调兵遣将之人。

可就是这样的关胜,却被刘豫为了向金朝新主子求荣而毫不犹豫地设计杀害了。

关胜死后,刘豫以为就此没有了后顾之忧,要求济南百姓一起投金。谁知百姓不屈不挠,坚决不肯。刘豫竟然把自己绑在绳子上吊下城楼,主动跑去金军的营中投降。

在刘豫以及他在城中安排的内应合作之下,济南城门大开,金军入城,那些反对投降的百姓都被金人杀害。刘豫也如愿以偿,被金军安排为东平府知府,兼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刘豫之子刘麟任济南知府,金人把黄河以南交由刘豫统领,命他节制大名府、开德府、濮、滨、博、棣、德、沧等 地。

建炎四年(1130)七月,刘豫在大名府登基,国号大齐,史称伪齐,与南宋划黄河而治。

紧接着,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一个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被后世唾骂千年的奸臣秦桧回到了南宋。

此时,距离靖康之变秦桧随二帝被掳去金国,已经过去了三年。

后人在了解了历史的发展之后,都纷纷猜测秦桧是不是一个已经被金国策反的奸细。怀疑的理由之一便是当年被带走的臣子那么多,连帮高宗递交求和信的使臣都有去无回,为何你秦桧平安回来了呢?

但在当时,宰相范宗尹给秦桧做了担保,时人并没有对秦桧产生怀疑。秦桧回来的时候,范宗尹也刚当上宰相不久,正是深受高宗信任的时候。前面一位宰相吕颐浩在高宗逃亡的那段时间表现着实不怎么样,因为他和卫士们发生口角,导致高宗登船入海之前遭遇了卫士哗变。而且吕颐浩为相期间专横跋扈,引起诸多臣下不满。

因此,高宗回到越州没几天,就罢去了吕颐浩,提拔范宗尹为相,这时候范宗尹才三十岁,可谓年轻有为。

古时候,要做大官,得有两样特别拿得出手。第一,是书法,要能写得一手好字。第二,是长得端正,模样出众。

这位范宰相据说是一位帅哥,长得俊秀白嫩,而且非常注重仪表,起床之后要照好几回镜子,有“三照相 公”的外号。

有了当朝宰相的担保,秦桧被任命为礼部侍郎。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年轻的高宗认为应该有所作为,于是下诏在新的一年启用新的年号“绍兴”,期许“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

绍兴元年(1131)二月,写得一手好文章的秦桧就升职为参知政事,进入了最高权力层。

同月,高宗把临时都城搬到临安,并在七年之后正式定其为国都。所用的宫殿是杭州城南凤凰山、馒头山一带的原吴越国王宫。原先,金军在离开临安之时,在此处宫殿放了一把火。高宗是一个勤俭之人,只命人简单收拾修缮便搬了进来。之后一直到南宋灭亡,南宋皇宫都在这里,且一直都遵循着简单质朴的风格,虽有修缮之举,但从未扩建。

两个月后,被高宗视若祖母、半世颠沛的隆祐太后过世,享年五十九岁。弥留之际,太后拉着高宗的手说:“一切后事从简,将来战争结束,归葬于巩县陵园。”

巩县陵园是北宋历代帝王的陵寝,所在之地已落人金人之手,要想落葬其中,唯有光复故土,这显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事情。因此,隆祐太后被简单地安葬在越州郊外富盛镇宝山南麓。

后来,南宋前面六位皇帝的皇陵——宋高宗的永思陵、宋孝宗的永阜陵、宋光宗的永崇陵、宋宁宗的永茂陵、宋理宗的永穆陵、宋度宗的永绍陵都在这片区域,被称为“南宋六陵”。虽然称之为陵,但考虑到将来要回到故土落葬,南宋帝王都没有建陵,只是修建了“攒宫”,暂时存放灵柩。

这年七月,范宗尹因为政治主张触动了权贵的利益,朝内反范之声四起。之前范宗尹极力担保的秦桧见风使舵,也站到了反对范宗尹的行列里。最后,范宗尹迫于压力提出辞职。

高宗不得不把前任宰相吕颐浩又叫回来。

但吕颐浩从外地赶来上任还需要一个月,秦桧抓住了机会,向高宗表示他有治国良策。

八月,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兼枢密院事。之后吕颐浩出任左相。二人意见相左。吕颐浩主战,提出继续北上把都城建到建康,兴师北伐,抢回失去的土地。秦桧主张议和,认为眼下根本没有实力和金人一较高下。两个人的争论,很快演变为朝野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

高宗虽然内心偏向秦桧这条议和的道路,但他对秦桧之前提出的治国良策更感兴趣,等待了数月,仍然不见秦桧拿出具体方案,而忙着和吕颐浩争权。高宗忍不住询问秦桧:“爱卿的治国之计可准备好了?”

秦桧答曰:“良策即河北人还金,中原人还刘豫。”

高宗震怒。

秦桧的意思就是已经失去的就不要想了,一切照旧,他甚至用了“还”这个字,仿佛这些地区和百姓原本就属于金人和刘豫。

高宗怒斥他:“朕就是北人,你让朕还哪里去?!”

高宗愤怒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与金人议和,转为支持吕颐浩的北伐建议,而是他不能接受秦桧“河北人还金”这句话,这等于直接否定了宋朝和赵氏的根源。

历史把秦桧定为奸相,但秦桧此人毕竟在回宋后把持朝政多年,可见他是一个相当会揣摩圣意之人,再加上这人写文章写得好,往往能把同样的意思说得格外好听顺耳。因此,实在令后人费解,秦桧为何会对高宗答出这种政治错误的回答。当时,高宗甚至气到了决意不再起用秦桧的程度。

绍兴二年(1132)八月,秦桧拜相正好一周年,被高宗罢免。

高宗虽然对金软弱,处处退让,但对当时南宋各地爆发的起义却毫不手软。南宋建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兴四将”的主要任务都不是抗金,而是平息各地起义。

比如,绍兴元年(1131)七月,陈颙带领乡丁千余人起义,后来渐渐坐大,朝廷派出岳飞前去讨伐。绍兴三年(1133)四月,岳飞将之成功镇压,起义宣告失败。

可见高宗是个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人,“中兴四将”所带部队的作战能力也在这一次次平乱的战役中加强,一直到后来可以与金军平分秋色。另一方面,伪齐政权从金国接过了所夺取南宋土地的管理权以及接应金军伐宋的任务。

绍兴二年(1132)四月,刘豫把伪齐的都城迁往宋朝原本的都城汴京。这件事对高宗来说,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而且,刘豫为了敛财,安排官方的盗墓官员“淘沙官”盗掘各地墓穴,甚至连北宋的皇陵都未放过。换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不会愿意祖坟被扒。

迁都之后,刘豫派儿子刘麟、侄子刘猊攻下南宋战略重镇襄阳。

襄阳守将、镇抚使原本是流寇出身的桑仲,在刘豫进行动作之前,他便与唐州镇抚使翟兴一起讨伐刘豫,结果二人遭遇部将叛变被杀,以致讨伐之事未能成行。

六月,发生了一件令刘豫头疼的事情,官员凌唐佐秘密把金军情报送往南宋的事曝光了。

凌唐佐是宋哲宗元符三年的进士,原本任南京应天府知府。

金兵大举伐宋之时,刘豫受命攻陷应天府。身为留守知府的凌唐佐原本决心与应天府共存亡,在城池被攻陷后,凌唐佐不幸被俘,金人命刘豫劝凌唐佐在金国枢密院里当官,凌唐佐坚决不答应,金人随后便让他继续留守应天府,以图感化他。

凌唐佐之后改变想法,忍辱负重留任应天府,暗中整理了金兵的军事情报和伪齐动向,封成蜡书,派人送给南宋朝廷,并请求南宋派遣援军,到时里应外合,收复南京。

这件事败露之后,凌唐佐被押至汴京。

刘豫大概永远也不明白凌唐佐这些人心中的“忠义”二字,他问凌唐佐:“金国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

凌唐佐反问:“那大宋又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要跟贼人同流合污?”刘豫气急败坏,将凌唐佐和他的妻子田氏杀害。

高宗后来听闻此事,深受感动,诏赠凌唐佐徽猷阁待制。

凌唐佐这种“身在伪齐心在宋”的人不是个例,伪齐宰相张孝纯原本是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太原被金军攻破后,张孝纯被俘拒降,被关狱中,后不得已降金。金人命刘豫建立伪齐时,命令张孝纯担任伪齐宰相。

绍兴六年(1136),刘麟准备派人刺杀高宗,想来一招“荆轲刺秦王”。张孝纯得知消息,立即把这条毒计秘密告知南宋,使得刺杀未能成功。

第二年,张孝纯又将十条机密送往南宋。幸运的是张孝纯的结局要比凌唐佐好上很多,就在十条机密送往南宋的同一年,金人不满意刘豫并将其废除,而后命张孝纯任汴京行台左丞相。一年后,张孝纯向金人请归乡里,得到准予,七年后,他在家乡安然离世。

金人不满意刘豫的原因之一是伪齐对南宋的进攻基本上都落空了。

伪齐攻下襄阳之后,绍兴四年(1134),岳飞向高宗递交了《乞复襄阳札子》。

时任宰相朱胜非和参知政事赵鼎都支持岳飞这一提议,这才促使高宗不再犹豫,同意岳飞出兵收复襄阳。但为了不至于影响金宋和谈,高宗给岳飞加了三条限制,分别是不得出六州军界、不得远追、不得说“提兵北伐或收 复汴京”。

四月,岳飞奉旨出发,进攻襄汉六郡,他在出发时对部将许下誓言:“不擒贼帅,收复旧地,我岳飞决不再过此江!”

岳家军以及朝廷分拨给岳飞的总计三万五千精兵从鄂州渡江,五日后攻下郢州。岳飞在此将岳家军一分为二,命张宪和徐庆率军进攻随州,岳飞自己率主力进攻襄阳。伪齐守将李成不战而逃,五月十七日,岳飞占领襄阳。

刘豫急忙向金国求援,但是金国南下主将完颜宗弼刚被一个许久没有提到的人物打败,这个人物便是年轻有为的张浚。

建炎三年(1129),张浚前往西北,负责牵制完颜娄室率领的金军主力。出发时,张浚与高宗约定到西北后三年才可以用兵,君臣二人都明白,张浚这个年轻的空降老大,一开始并不被西北地区手握重兵的大将们认可,那又谈何用兵作战?

建炎三年(1129)年末,完颜娄室攻打陕州。

陕州守将李彦仙已经弹尽粮绝,张浚令大将曲端出兵增援李彦仙。曲端拒不出兵,导致陕州被金人攻破,随后因为在攻城过程中遭遇了陕州军民的

激烈反抗,金人下令屠城。守将李彦仙原本在城破后逃出了陕州,想要渡江寻求救兵,听闻屠城之事,他深感愧疚,于是自沉江中。

追随李彦仙的部将以及李彦仙的家人全部殉国,无一降金。

这件事令张浚极为愤慨,不久之后,与曲端齐名的西北名将吴玠在彭原店战败,也是因为曲端不肯增援吴玠。张浚将曲端罢免。

一年后,曲端以谋反罪入狱,张浚交由武将康随负责审案。康随和曲端有私人恩怨,对曲端用了残忍的刑罚,最后曲端被活活烤死。

虽然下手的并非张浚本人,但导致曲端惨死这件事还是被一些后人评为张浚的污点,认为这个结局对大将曲端来说太不公平。但是,要为曲端寻找公正,那些因为曲端而失去的宋朝土地、

战死的宋朝士兵又该找谁去寻公正呢?建炎四年(1130),张浚决定对金军出兵,向金军大元帅完颜宗翰发出一封慷慨激昂的檄文,随后得到高宗允许出兵的诏令。

张浚率领西北五路大军共计四十万人,集结在关中平原富平地区。

同时,金太宗令刚刚渡江北归成功的完颜宗弼前往西北,配合西路军进攻,又令完颜宗辅接替身体抱恙的完颜娄室为西北主将。

金军几路会合有时间差,宋军却没有抓住敌军先后奔赴战场的时间不同,来一个敌人处理一个敌人,平白错失了优势。等金军会合,富平之战开始,金军抓住宋军环庆路军赵哲所领兵力最为薄弱的弱点,集中兵力进攻环庆路,原本人数几倍于金军的宋军就这样被撕开了口子,最后全军溃散而败,导致陕西土地大部分落人金人之手,之后再未被南宋收复。

但是,这场大战,面对如潮水一般的宋军,金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战斗中,完颜宗弼所领的右路军被宋军包围,一度陷入困境,是抱病参战的完颜娄室带援兵及时赶到才反败为胜。

富平之战,是女真人心目中的“一代战神”完颜娄室人生中参加的最后一次战役,他一生几乎没有败绩,追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立国,生擒辽帝,最后在伐宋成功北归的路上过世,享年五十三岁。金太宗伤悼不已,令自己的亲兵卫队即刻赶去为完颜娄室护丧,金国举国肃然。

富平之战之后,金军主力将进攻方向定在西北,无形之中为在临安的高宗缓解了危机,张浚也一直留在了西北。

绍兴元年(1131),十万金军准备夺取和尚原,此地位于陕西宝鸡西南,是通往四川、陕西的交通要地。

一路被张浚提拔起来的大将吴玠先一步抵达和尚原,但是吴玠身边仅有士兵数千人,却要面对十倍于自己的金军。吴玠没畏惧,与将士们歃血为盟,死守险地,同时还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倾力帮助,战斗中,吴玠的军队一度缺少粮食,多亏当地百姓偷偷送来粮食。

这一仗,最后吴玠以少胜多,令金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成为西北战场宋军从败转胜的转折点。当金国得知惨败的结果,举国哗然,认为这是奇耻大辱。

为了雪耻,西北统帅完颜宗弼做了半年充足准备,再次领兵十万从宝鸡渡过渭水,攻打吴 玠。第一次和尚原战争是五月,这一次完颜宗弼进攻发生在十月,可以说和尚原地区的紧张局势横跨了整整一年。

这一次,把守和尚原地区的宋将依然是吴玠,在正面战场上,宋军利用“硬弓强弩”等装备对付金军,金军被如狂风暴雨的箭阵逼退,随后很快休整再次冲锋,双方前后交锋三十多次,金军的每一步推进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而吴玠又断了金军的粮道。金军推进到一定距离后,发现自己陷入了断粮危险,不得不做出后撤决定。吴玠安排人埋伏在金军后撤的必经之路上,又狠狠地杀了金军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完颜宗弼狼狈地逃跑了,这是他一生中鲜有的败绩,金军折损一半,被俘上万人。

和尚原大捷之后,吴玠被提拔为四川宣抚使,统率宋军四路军,继续与金人对抗。因为他用兵得当,四川蜀地一直在南宋手中,挫败了金国“人陕取蜀”的战略计划。绍兴九年(1139),吴玠暴毙,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武安”,后被追封为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吴玠在世时,对士兵如兄弟,提拔不论亲疏而论战功,体恤百姓,减轻税负,广开良田,兴修水利,四川百姓非常爱戴这位将领。

后来,宋金议和,把一部分地界划给金国,其中就包括安葬吴玠的宁夏陇干县,百姓一直祭奠着这位抗金英雄,而金人并不阻挠,吴玠之墓因此一直保存完好。

张浚也在和尚原大捷后升为检校少保、定国军节度使。

有了张浚和吴玠对金军的有力牵制,绍兴四年(1134)七月,岳飞带军夺回襄阳六郡,南宋对金的防线重新连为一体。

九月,金军联合伪齐军,兵分两路南下,威胁临安。高宗吓得差点又跑去海上避难,参知政事赵鼎劝道:“如若没有捷报,再去海上也不晚。”

高宗因此镇定下来,留在临安。随后,南宋宰相朱胜非因为母亲过世返家丁忧,高宗提拔赵鼎接任右 相。赵鼎一上任,便把刚刚被吕颐浩排挤弹劾被贬黜去福州的张浚拉了回来。张浚重回重臣行列,任知枢密院事,结束了这次短暂的贬黜。

十月,韩世忠收到高宗亲手写的诏书,深感皇恩,带兵进驻扬州,一面亲自率领骑兵诱敌,一面在扬州西北设下二十处埋伏。等金军进入埋伏圈,伏兵听到作为信号的鼓声,奋起杀敌,大败金军。

捷报抵达临安,十月二十三日,高宗宣布“亲征”,自临安起驾前往平江。与此同时,在安徽的宋将仇愈、岳飞带领的宋军也分别传来捷报。也算天助南宋,这时候,领兵的金军大将完颜宗弼收到金太宗病危的消息,连夜 撤兵北去。

第二年,绍兴五年(1135)初,高宗结束亲征,回到临安,他认为没有赵鼎当初劝说他留在临安,南宋不会有如今扬眉吐气的局面,遂提拔赵鼎为左相,同时提拔三十八岁的张浚为右相。

张浚拜相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与岳飞前往洞庭湖平定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而金国方面,二月,金太宗驾崩,享年六十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长孙完颜亶继位,史称金熙宗。金熙宗自幼跟随辽代进士韩昉学习汉文经史,对中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没有强烈的南征宋朝的意愿。他一上台,就罢免了主战派的完颜宗翰,夺其兵权。完颜宗翰郁愤非常,于第二年去世。

面对这样的利好于南宋的局势,南宋内部却有了矛盾。两位宰相赵鼎和张浚当初亲密合作,如今却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分歧。张浚主张北上夺取建康,灭刘豫,赵鼎认为应当保守一些,刘豫的伪齐背后是金国,金人不绝,只灭刘豫,意义不大。之后,赵鼎两次提出辞职。最后,因为更加倚重军功卓越的张浚,高宗同意了赵鼎的辞职。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淮西军发生军变。张浚回到中央朝廷以后,安排兵部尚书吕祉留下监督诸将。副都统制郦琼和都统制王德不和,郦琼便一直和吕祉说王德的坏话。吕祉明面安抚郦琼,暗地里向张浚报告此事,有意罢去郦琼,结果信件没能寄出,消息就走漏了。郦琼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吕祉,率部将和十万百姓投靠伪齐。

刘豫大喜,认为这是大好时机,向金国请示伐宋,但因没得到金国的准许而作罢。

御史中丞周秘认为淮西军变是张浚失职导致,在绍兴七年(1137)上疏弹劾张浚。

张浚提出辞职。

高宗批准了张浚的辞呈,并征询张浚:“谁可以接任宰相?”

张浚认为赵鼎可以。

赵鼎随后到任,高宗向其透露要严办张浚的意思,赵鼎坚决反对。

最终,高宗没有要张浚的性命,只是贬张浚去了永州,并感慨道:“赵鼎和张浚之前不和,但张浚离任时推荐赵鼎,赵鼎回来又护着张浚。”

淮西军变,张浚确实有失职之处,但如赵鼎所言,张浚罪不至死。

而且没有张浚,高宗又如何能安然至此?

但是高宗的心意已经改变,一方面张浚军功太盛,隐隐已有功高震主之象;另一方面,淮西军变令高宗意识到军队既可以保护他,也是一只难以控制的猛虎。他对能征善战的将领们产生了怀疑,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是高宗对张浚起了杀心的根源。

张浚弹劾李纲,间接令曲端惨死,这两项后世对张浚多有抨击的事,不能单一看成是张浚的错误,但张浚拜相期间提拔秦桧这件事,倒确实是他认人不清。

好在张浚离任时,高宗问他秦桧是否可以接任,张浚否定并回答说:“秦桧这个人太过阴暗。”

赵鼎上任之初也道:“此人若得势,我等没有安身之处。”

但是,秦桧太懂审时度势,在这样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宰相手底下办事,他事事以赵鼎的意见为上,成功骗得赵鼎信任。

自金熙宗登基后,宋朝方面继续派议和使臣多次前往金国,而金国使臣也在绍兴五年(1135)十月前往临安。

绍兴五年(1135)四月,金太宗过世后两个月,被囚禁了九年的宋徽宗赵佶也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

但是这个消息一直被金国隐瞒,一直到绍兴七年(1137)正月,金国忽然释放之前扣留的宋朝来使何藓、范宁之,并由他俩带回完颜宗弼的亲笔信,信中告知宋方:宋徽宗和显肃皇后都已离世。

这是一个节点,高宗的态度一下坚决起来,他希望能将生母韦氏活着迎回宋朝。自绍兴七年(1137)起,两国议和的秘密沟通一直在悄悄进行。结果是高宗和宰相赵鼎的蜜月期也因此结束,高宗倾向于与金国施行议

和,而赵鼎上任之初就提出了以守为主、以静制动的对金政策,他虽然不是主战派,却也不是主和派。而且金国提出的条件是宋对金称臣,这件高宗自己都接受的事,有气节的士大夫都表示不能接受。

不久,高宗和主和派的秦桧站到一起,形成了统一战线。赵鼎和秦桧也正式反目。后来,赵鼎下野离开,秦桧假惺惺带了大臣们去送别,赵鼎只匆匆一礼就走了,话不投机半句多。

绍兴八年(1138),赵鼎辞去相职,高宗提拔秦桧为相,秦桧十七年的独相专权局面自此开始。

四月,宋方派使臣王伦前往金国,请还徽宗和显肃皇后的梓宫以及高宗的母亲韦氏。结果,王伦被伪齐刘豫扣留,后来还是金国方面出面,伪齐才将王伦放行。伪齐这次自作主张,为金国废除它埋下了伏笔。

十一月,金熙宗令大将完颜昌和完颜宗弼前往伪齐。二人抵达汴京之后,把伪齐的军队调出开封,再用议事的名义把刘豫的儿子刘麟骗出来抓住。随后,完颜宗弼独自返回汴京,将刘豫关押,宣布废除伪齐。

史料记载,刘豫后来见到完颜昌,哀求道:“我们父子尽心竭力,无负上国,请将军哀怜哪!”

完颜昌冷笑道:“前赵氏少帝离开京城,百姓焚香送别,号泣之声远近都能听到。现今你被废,没有一人可怜你,你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罪吗?”

刘豫哀求完颜昌主要是担心他对金国无用,遭到杀手,或者被送还宋朝,和张邦昌一样下场,依然是个死字。但金人对他倒还算可以,后封他为曹王,赐田宅以居。

绍兴八年(1138),宋金双方对议和内容达成一致。八月,金熙宗封尚书右司侍郎张通古为诏谕江南使,遣签书宣徽院事萧哲为“明威将军”,向南宋皇帝颁发诏书和进行册封。

正如高宗之前送往金国的信中所写,他愿意“削去旧号,尊金国为天地之间最大的国家”,他愿意自称康王而不是宋帝。金国这次要求当金国使臣进入宋境时,宋朝境内的迎接官员要面向北方,遥遥叩拜金主。等到传达诏命的时候,高宗脱下龙袍拜接。

这对南宋的每一个百姓来说,都是一种屈辱,朝野上下反对声一片,有说要复仇叫金人付出代价的,有说金人不可信没有议和必要的,也有出于民族自尊心不愿屈于金人的。为了反对议和,宰相赵鼎之外,礼部侍郎张九成、中书舍人吕本中等人相继辞官。

高宗压力极大,甚至愤怒地说:“我本来就不愿做皇帝!”还说:“如果是当年在明州被金军追杀的时候,让朕跪一百次都不会有人多说。”

最后,经过与金国协商,对于官员向北方叩拜这条,宋朝依然照办。但在最后接诏时,改由宰相秦桧替代高宗行跪拜礼。

宋金议和成功,双方约定主要有四点:

第一,宋对金称臣。

第二,金以黄河为界,金将陕西、河南故地归于宋。

第三,金归还宋徽宗和显肃皇后的梓宫,放还高宗的生母韦氏。

第四,宋每年向金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因为议和达成的时间是金国的天眷元年,因此历史上也将之称为“天眷和议”。

至此,第一次南宋与金的战争结束。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所以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因此这个朝代的很多事都广为人知,清...
原创 大... 导语: 要论谁才是大明朝布局的第一高手,不是精于“帝王之术”的嘉靖,不是善于明哲保身的吕芳,不是精于...
原创 叛... 1659年,叛军打到金陵,顺治让孝庄躲回奉天。可孝庄却说,当初多尔衮都没躲,顺治一听立马怒吼,“您就...
原创 清... 前几年,有很多的骗子,打着“清朝皇室后裔”的身份,用解封皇族资产之名,进行诈骗的事件屡见不鲜,可悲的...
原创 弘... “皇上不好了,你弟抢钱了。”这天,弘昼打劫了运钞车,乾隆非常生气,却在不久后赏了他一堆金银珠宝。 这...
原创 回... 康熙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atteoRipa)在他的《京庭十三年》里记载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原创 乾... 前言 和珅,一个传奇而又悲情的人生。他从一介武将跃起为朝中翘楚,曾司账号、内务,专权经年,富可敌国。...
原创 武... 在武则天的女皇生涯中,真正能够默契配合、在政治理念上相得益彰的人,除了狄仁杰,再无他人。狄仁杰是任职...
原创 民...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民国最强“小三儿”蓝妮,今天给大家介绍民国最强“小白脸”。 他的“威风史”如下: 曾...
原创 如... 会收复河山,会直捣黄龙,会一统天下——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统天下”,就是说,会将隋唐的大部分领土置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