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年和珅,如果在乾隆死去造反能成功吗?拥有当时朝廷15年的收入的财产!
创始人
2025-07-04 12:02:37
0

1、帝国的运行是有一整套自己的机制体制的,这个机制体制保证了皇权的稳固,除非到了皇朝后期,皇帝完全失去了理正的兴趣或能力,才会出现权臣造反成功的事情。东汉,唐,明,概莫如是。

大清的皇权则是历史的极致,雍正设军机处之后,军机大臣这个名义上的权力中心,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条狗,一个应声虫罢了,和珅作为军机大臣,并不能说明他有什么兵权,兵权一直在皇帝手中。大清的皇帝又基本上没有想明汉唐哪样的长期不理政的昏君,多数都是勤政的,基本上没有出现长期的大权旁落的事情。

和珅根本没有真正的权力,他拿什么造反。。

2、多说一句。清朝中央对于手握兵权的权臣的失控是从太平天国年间,允许地方征收厘税,编练团练开始的,厘金制度破坏了自宋朝以来将财政,行政,军事三权分立的制度架构,让大清的地方督抚们开始能够有独立的兵权来对抗中央,但是彼时慈禧太后还是很有手腕的,慈禧太后在世一日,则曾国藩,李鸿章一日不敢反,终身为大清的“治世之能臣”。慈禧死后,袁世凯也是籍由国民党在南方发动的革命大潮,才有机会逼迫满清贵族同意皇帝逊位,他虽然能够牢牢抓住北洋军的军权,但是彼时中国财政已经很依赖海关税收,袁世凯的大军也无法明目张胆的脱离朝廷,洋人的影响由此而来,这是孙中山的革命军为何屡屡受挫,而袁世凯也要与洋人私下里大做交易的关键。

3、很多人看惯了清宫戏,南北朝,五代那些胡编乱造的“宫斗戏”,而认为权力的游戏就是密室密谋,就是几个心理阴暗的玩意借着权力来玩弄人际关系。这是很小市民的看法,是非场扯淡,无知的一个逻辑。

在康乾盛世的大背景下,包衣出身的和珅,虽有文名,但是也完全不具有取清室而代之的能力,他根本无法解决大义名分问题,真要造反,整个士绅集团,整个八旗集团,都会瞬间成为他的敌人,他精心编织的关系网,也会瞬间破败。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2025年庆“七一”“阳信城资... 六月的盛夏,万物蓬勃,热情似火。6月28日,2025年庆“七一”“阳信城资杯”象棋公开赛在滨州市阳信...
原创 8... 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江泽民同志的身影一直令人敬仰。然而,关于他的家庭生活和身世背景,却鲜为人知。江泽民...
原创 和... 太平公主,唐朝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以其非凡的权力和争议颇多的私生活而闻名。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她不仅...
原创 成... 1232年,在敌方的都城开封西南郊钧州的三峰山,蒙古军队冒着寒流展开大决战消灭了金军的主力。金朝末帝...
原创 8...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沐王府是一股坚定的反清复明势力,即使大明王朝早已覆灭,平西王吴三桂在云...
原创 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原创 单... 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可以说和演义小说里描写的基本一致。不过,史书上对于单雄信的记载,并不是那么详细。...
原创 苗... 宋高宗在听闻金军南下后,疯狂跑路,甚至上演“泥马渡江”的名场面。 高宗刚在杭州落脚,便发布“罪己诏”...
不辱使命的酒局——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出自《史记•颇蔺相如列传》,为古代敌对国之间以弱胜强"的外交范例,发生在战国时期。讲的是...
南北朝的选官运作与文学“官样”... 雨果《悲惨世界》说: “风度是理想的形态,容止则是理想的动态。”若借用这一说法,南北朝士人在追求仕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