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原配苦等50年,台湾老兵回大陆见原配,相谈1小时止于“无话说”
创始人
2025-07-04 07:03:28
0

1979年的元旦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让祖国大陆和台湾省这个分散多年的孩子,终于在几十年后重新恢复了民间交流,海峡两岸无数分隔两地的骨肉血亲得以团聚。

在解放战争结束时,无数国民党军官被迫跟随蒋介石败逃至台湾省,可他们大多数人的亲属却留在了大陆,一道浅浅的海峡造成了无数家庭亲情之间的遥遥相望,思念之情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让人唏嘘。

随着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恢复,无数国民党老兵在第一时间返回大陆,寻找失散的亲人,一段段感人泪下的故事再次印证了中国同胞之间坚不可摧的感情纽带。

1988年,一位名叫蔡国栋的老人敲响了家乡的那扇门,屋里面是他几十年未见的原配妻子刘金娥,然而两人见面却并没有上演感人至深的重逢画面,相谈仅一个小时后,蔡国栋便神色匆忙地离开了。

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回乡看望原配妻子的蔡国栋,身边还跟着一位现任夫人,一夫二妻的情况为何会出现在这位国民党老兵的身上?这还要从蔡国栋的出身开始说起。

强点鸳鸯谱埋下的悲剧祸根

1919年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的巴黎和会让全体中国人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丑恶的嘴脸,随即5月份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更是将中国革命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潮。

蔡国栋就出生在风云突变的这一年,他是山东聊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父母身上具有那个时代传统家长身上“重男轻女”的特点,即便蔡国栋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但家中一切资源都极尽可能地向蔡国栋倾斜。

除了吃穿用度方面,在父母的偏爱下,蔡国栋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了私塾读书,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能够得到本就普及不广的教育资源已是十分难得,蔡国栋就是“幸运儿”,而代价则是他的姐姐妹妹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好在蔡国栋从小便聪慧过人,深知自己能够上学家人所付出的代价,因此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十分用功努力,再加上灵活的头脑,蔡国栋的学习成绩在同龄人中一直遥遥领先,顺利完成了中学的课程拿到了毕业证书。

在当时中学生就已经是百里挑一的知识分子了,但蔡国栋却并没有因此自满,再加上优异的学习成绩已经达到了进入大学的门槛,蔡国栋便想要在知识的领域更进一步,成为一名大学生。

对于儿子的上进,父母十分欣慰,也十分支持蔡国栋上大学的决定,但在离开家乡读大学之前,他们对蔡国栋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这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要求,造成了几十年后那个让人感到疑惑的场景。

彼时的蔡国栋刚满15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是个充满稚气的少年,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15岁的男孩已经是成年人,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因此蔡国栋父母提出那个要求就是让蔡国栋在读大学之前完成婚事。

15岁结婚在当时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但蔡国庆却并不这么想,在读书期间他已经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教育,对旧社会的一些习俗痛深恶绝,15岁的蔡国栋年纪虽小,但眼光早已超过了当时受到封建社会熏陶多年的大多数人。

更何况,父母不单单对蔡国栋提出了要求,甚至连结婚对象都给他安排好了,这样包办式的婚姻在当时的旧社会,已经成为了大家心底默认的“约定俗成”。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蔡国栋打心底里不接受这样的婚姻形式,他是受到过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渴望自由的恋爱,而不是通过这样强制性的绑定来决定自己后半生的婚姻幸福。

而父母安排的结婚对象蔡国栋也并不满意,她就是邻村的刘金娥,二人虽然并不是陌生人,但也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双方之间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基础,更何况刘金娥还比蔡国栋大了三岁。

蔡国栋的父母从小到大对其可以说是百依百顺,所有的宠爱都落在了家里这个唯一的男丁身上,但唯独在结婚这件事上,无论蔡国栋怎么抗议都无济于事,父母给他下了“死命令”。

20世纪初,新文化和新思想虽然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波动,但在那个时候还只停留在进步知识分子层面,绝大多数的底层老百姓还是秉持着传统礼教的一套规矩,父母认为孩子的婚姻大事就是要听从父母的安排。

刘金娥和蔡国栋不同,从小在传统家庭中长大,被父母灌输“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因此对这桩婚事并没有反对意见,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典型的传统妇女思想让刘金娥在附近村子里口碑极佳。

蔡国栋的父母对刘金娥这个儿媳妇十分满意,因此对蔡国栋几次三番的抗争置之不理,最后甚至说出了“如果不同意结婚,以后就不要回家了”这样的话。

无奈之下,蔡国栋只得同意和刘金娥的婚事,为了日后能够走出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蔡国栋做出了不得已的妥协。

就这样,1934年,蔡国栋和刘金娥在老家山东聊城完婚,但婚后的蔡国栋依旧保持着对这段婚姻的不认同,甚至拒绝和刘金娥同房,但刘金娥却对此毫无怨言,作为一个传统女性,丈夫说什么她就是什么已经深深地刻进了她的内心。

即便蔡国栋想尽一切办法不和刘金娥待在一起,但刘金娥对他的父母和姐妹却照顾有加,完全融入了这个家庭,每天不辞辛苦地操持着这个大家庭的起居。

但蔡国栋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段被强迫的婚姻,即便是刘金娥完美地完成了作为一个妻子的责任和义务,蔡国栋对她的态度也没有丝毫转变,这段婚姻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段悲剧。

爱情事业“双丰收”

1937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序幕。

这一年对蔡国栋来说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终于可以离开家乡,离开那个让自己感到压抑的家庭环境,前往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进修成为一名大学生。

战争的硝烟很快便从东三省波及到了山东,蔡国栋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将近50年的时间,离开家乡求学时还是刚满18岁意气风发的少年,等他再回到聊城老家的时候已经两鬓斑白。

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是彼时全中国最高学府,汇集了无数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蔡国栋的目的地也正是这里,喜爱物理的他却因为日本军队的飞机轰炸错过了国立中央大学的物理考试,只能转而选择了国文专业。

彼时的南京虽贵为国党国府,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侵略下却并不是安逸的天堂,抗战爆发不久后便成为了沦陷区,无数国民党的达官显贵和社会各界重要人士早早地开始了南下之旅,其中就包括了蔡国栋所在的国立中央大学师生。

一路南下直到重庆才算安顿下来,蔡国栋在这里完成了中央大学安排的学业要求,顺利毕业后的蔡国栋深感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命运岔路口,因此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了一名空军战士。

和蔡国栋做出同样选择的青年人在当时并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数是中央大学的学生,在经历了日军炮火轰炸的一路颠沛后,对国家当前的危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蔡国栋是幸运的,在八年抗战的浴血生涯中,他成功地活了下来,并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成为了一名功勋卓著的空军战士,抗战胜利后的蔡国庆来到了青岛,在军队中任职的同时做起了一名老师。

抗战期间,由于山东省是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本就于家人失去联系的蔡国栋想要和家人通信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国统区和沦陷区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完完全全掐断,但想要和沦陷区的家人通上一封简单的书信却也有着不小的金钱代价。

蔡国栋虽然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了空军战士,但那个年代战士的津贴收入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多,更重要的是,蔡国栋不想面对在老家一直照顾自己父母家人的妻子刘金娥。

更何况,抗战结束后在山东期间,蔡国栋有了自己第二次婚姻,对方是他一样的进步知识分子,典雅端庄且在文化水平方面不逊于蔡国栋,二人的精神世界达成了共鸣,相识不久后很快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其实自从蔡国栋来到南京上大学以后,由于一直打心底里对和刘金娥这段婚姻的不认同,因此一直对外宣称自己从未结婚,在他的心底里也一直认为自己和刘金娥完全没有感情可言的婚姻称不上真正的“结婚”。

除了蔡国栋本人和远在聊城老家的家人,没有人知道蔡国栋已经是已婚之人,包括现任妻子,关于父母为什么没有出席二人婚礼这件事,也被蔡国栋以各种理由搪塞了过去。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蔡国栋是个犯了重婚罪的妥妥的“渣男”,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刚刚结束抗战的中国大地又陷入内战风波,整个社会的人口普查和基本秩序都较为动荡,蔡国栋的重婚行为也得以一直隐瞒了下去。

二人“婚姻”的最终结局

对于第一任妻子刘金娥,蔡国栋心中一直心怀愧疚,但始终未曾提出离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于为对方考虑。

由于封建礼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迫害,女性在整个社会都处于压迫和不平等的阶层,即便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已经鼓励妇女不再守寡,但强大的传统思想依然在绝大部分老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守寡依然是所谓的“规矩”。

在当时如果丈夫提出离婚,即便是男方属于过错方,但传统观念下的旧社会依然会把女子视作“被抛弃的一方”,甚至承担婚姻问题的全部过错,受到街坊四邻的指指点点和永无止境的闲言碎语。

再加上蔡国栋深知刘金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妇女,老家的村子又保留着巨大的传统封建力量,一旦他提出离婚,可以说是毁掉了刘金娥的后半生。

直到1948年,当蔡国栋终于下定决心要为二人的婚姻画上句号的时候,即将返乡的他却接到了国民党上级撤退台湾省的命令,作为高级兵种的空军部队同样在撤退名单里面,蔡国栋不敢违抗长官命令,只得和现任妻子一家人来到了台湾省。

四十年的时间转眼过去,直到《告台湾同胞书》打开了两岸封闭已久的交流,蔡国栋也在第一时间托关系给自己的老家山东聊城寄去了一封信,这才得知原来自己父母尚在认识,而刘金娥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默默替自己照顾着一家老小。

直到1988年,蔡国栋跟随国民党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的队伍回到了山东,带着自己的现任妻子和女儿来到了刘金娥门前,蔡国栋只身一人进入房间后,两人相顾无言良久,最终在刘金娥的一句“无话说”后,这对无缘的夫妻终于对彼此说了最终的再见。

蔡国栋和刘金娥的婚姻无疑是悲剧性的,跟随进步思想潮流的知识分子和深受封建传统思想压迫的农村妇女,他们两人之间注定只能是有缘无分,只能哀叹一句“封建思想害人不浅”。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边角料!国王用卡特+沙里奇报价... 北京时间2025年7月3日,国王记者Matt George报道了国王勇士有关乔纳森-库明加交易方案的...
吕文扬雪板上的元诚成长记 吕文扬第一次踩上单板时,那副二手市场淘来的蓝色雪板还带着前任主人的划痕。雪板长度比标准尺寸短了五厘米...
原创 城...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需要注意的是,民国政府成...
原创 原... 遥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这样的套路顺利地完成了皇权的中央集权,聪睿又妥当地让权臣勋贵们...
原创 大...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由于它的腐败统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清朝灭亡以后,皇...
原创 她...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后宫之中,有的女子依靠温柔贤惠、有才有德而得到皇帝的宠幸,有的女子依靠绝世容颜、倾国...
原创 怡... 胤祥是康熙第十三子,他在最初十分受康熙喜爱,但是自康熙一废太子之后,胤祥就仿佛突然失宠了,在此后十多...
原创 谁... 孙中山是一位杰出的管理者,他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他的逝世,一个重要问...
原创 秦... 黑社会人人都知道,就是一些不良的人在一起拉帮结派组织的一个大帮派,其中有些帮派是义气之士,无任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