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战火连天,后来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好不容易结束了战争,成立了新中国,全国百废待兴,急切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最终又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摸摸索索找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在这期间,许多优秀党员横空而出,拯救了许多人民于水火之中,一时间改变了全中国的局面,林树森也是其中一员。
林树森在1946年出生在汕头市,他的父母望子成龙,希望他可以成为一颗可以依靠的苍天大树,便把“木”字融入他的名字当中。果然,后面他的所作所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长成了一个可以让人民依靠的参天大树。当年解放战争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了,那个时候的人民都在宣扬着共产党的光辉事迹,这些声声入耳的宣扬自然而然地在林树森的心中扎根,所以他也在大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了解到了一些与党相关的事迹,从此在他的心里面便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付出,为国分忧。
而林树森的背景平淡,父母只是勤勤恳恳的农民,没有什么身份,入党也成了他的一个可能遥不可及的目标。只不过他清楚知识改变命运,他开始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他清楚只是带着远大抱负却不去努力都是空谈。他要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参天大树”。
他开始奋发图强,在学习上刻苦认真,终于考上了省内的一所理工大学,选择了土木专业。他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就是可以为人民多建几间楼房,好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毕业以后的林树森在工作上也十分认真,从来不会偷工减料,而在工作上出现的问题,他总是可以提出最好的方案去解决那些难题,也因此引起了领导的重视。
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还有实践一步步成为了同事们所敬佩的知识分子。他出类拔萃的表现引起县领导的重视,是金子总能发光,即便只是在小小的厂间工作,县领导都能因为他努力奋斗的光环所吸引,他的付出都值得。因此县领导将他邀请到县委里担任领导干部。这一下,他的目标更进一步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心愿也可以开始实现,实现自身价值。在这段时间里面,林树森的表现璀璨夺目,他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自己的实践理论,大大地提升当地工业发展水平。运用当地的情况和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出最适合的方案,因此和平县这块地方变得生机勃勃。
林树森的成就光彩夺目,连六年的时间都不到,他的声名便在和平县上空徘徊。他耀眼的政绩得到了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终于在1980年,因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党组织的认可,他成为了和平县的人大常委副主任。但他的志向远大,不可能仅仅只看中一个地区。
在1983年,他再次被提拔起来,这一次的他不再是为一个县做出贡献,而是来到更大的惠州市,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了副市长。他的眼光更高了,他的任务也更重了,不过他无所畏惧,在一次次的磨炼中林树森处理问题的手段更加成熟稳重,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充足经验,他已经拥有成为一个领导人的完美品质了。
而在改革开放的建设经济特区之一的广东,林树森再一次接下沉重的任务,在1996年时候,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是以广东开始。为了让广东快速与国际接轨,他不断地来到现场勘察设计,最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落成,时至今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仍旧是我国最重要的机场之一,是国外友人踏入我国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显赫的政绩更加的引人注目,金子不应该只在一处发光,1997年成为了广州市的市长,将广州市打造成了全国经济第一城市,随后又在2006年担任贵州省委副书记,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是一把火烧到底,了解民生问题,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在贵州建立起了铁路网,提高了贵州与其他省份经济交流,于次年,61岁的林树森成为贵州省长,也是因为他摸索出来的道路让贵州省经济发展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让当地的少数民族有了优惠政策。
人民爱戴的好官,林树森今年已75岁了,他也时常会怀念以前在广东省的发展。虽然现在已经辞去了身上的重担,但他心系国家的状态令人感动。
林树森,一位从零开始的好领导,为了给人民有一个安家的地方而不断地做出各种努力,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青少年应该要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