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言官上书谴责伺候宋仁宗的宫女太多,仁宗回到宫中就裁掉了30人
创始人
2025-07-03 20:04:11
0

一日,宋仁宗下朝后,在梳头宫女的巧手按摩之下舒服得像只小猫,岂料两人一番闲聊后,他却把宫女赶出了皇宫。

《邵氏闻见录》里记载一件事,一日,宋仁宗刚下了早朝,就急急忙忙往后宫走,边走边摘下幞头,还忍不住用手拨弄头发,大声吩咐:头皮痒得厉害,快传梳头宫女!

不一会儿,平日里他非常信任和宠爱的一位小宫女就用托盘端着梳头工具,一路小跑着进来,给仁宗梳头发。

在古代,因洗头都是用皂角压榨的汁液,黏糊糊,难免冲不干净。加上经常戴帽子,不通风,头皮发痒,甚至长虱子,也就见惯不怪了。

在宫女的一双巧手梳理和按摩之下,宋仁宗头皮发痒的症状消失了,舒服得闭上了眼睛,但怀里还抱着在朝堂上收到的一叠奏章文书。

于是,梳头宫女便和仁宗聊起了天,问道:“官家,您怀里揣的是什么文书呀?”

仁宗闭着眼睛,懒懒地回答:“这是御史们的谏书。”

北宋虽对后宫干政规定不如其他朝代那么严格,但也有忌讳,一个宫女问起前朝之事,非常不合身份,因此,如果宫女发问到此为止也就算了,但梳头宫女却还继续问下去。

她问道:“文书里都说了些什么呀?”

仁宗回答:“言官们说京城连日阴雨绵绵,是因为服侍朕的宫女太多了,宫中阴气太盛,故老天爷降雨惩罚我们,所以言官们建议朕裁撤一些宫女。”

梳头宫女不以为然地说:“我听说,各级官员们家中都有不少歌伎,一旦升官歌伎数目还不断增加呢。而官家眼前只有我们几个,他们还阴阳怪气地要您裁减我们,看来,他们只管自己快活,却不想让官家您舒坦。”

宋仁宗听后沉默了许久。但宫女却继续问:“言官们提出的意见,就一定要执行吗?”

宋仁宗点点头:“是的,言官们的建议岂敢不执行?”

宫女没听出宋仁宗言语里的不满,仗着皇帝的宠爱,嘻嘻笑着:“如果要执行,请先把我裁减掉吧。”说着并没有停止手中的按摩动作。

不料,宋仁宗却立即起身下令:“传宫中人事内官,带着花名册来见朕!”随即,又吩咐太监:“守住门口,如果皇后来了,就说朕有事不能见她!”

两个时辰后,仁宗定下了宫女裁撤名单并送达皇后之处,要求监督名单上那30名宫女即刻收拾和携带个人物品,马上出宫。事情办完,马上过来汇报。

曹皇后一看裁撤名单,仁宗最喜欢的那个梳头宫女排在第一个,心里十分意外。她本想问问缘由,但一看到了晌午,怕耽误仁宗用膳时间,便立即按照名单打发那些宫女出宫。

等汇报完这件事,仁宗才安心用膳。曹皇后心思细密,从始至终不敢向仁宗询问驱逐那名宫女的原因。

直到仁宗饭后用茶,她才试探地问:“官家为何把平日里最宠爱的那名梳头宫女给裁撤了呢?”

仁宗正色道:“这宫女说了不该说的话!她劝我拒绝接受言官们的意见,我怎能把她留在身边?

曹皇后一听,立刻了然。仁宗一向性格宽厚仁慈,善于纳谏,对言官的意见十分重视,只要合乎情理,一般都会接受。即使对方言辞过激,他也会忍让宽容。

有一次,他想任命最宠爱的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为宣徽使,御史包拯却跳出来,义正严词地说:“这不合规矩,不可骤升。”由于说话太激动,唾沫星子都溅到仁宗脸上,场面实在是尴尬极了。即便如此,宋仁宗还是虚心纳谏,取消了之前的决定。

还有一次,谏官王素听说武将王德向仁宗进献了几个美女,便向皇帝提出了批评。仁宗不爽:“就算收下了几个美女,关卿何事?”王素说:“收下是可以,怕的是官家与她们太过于亲近,而荒废了朝中大事。”

一个言官如此干预皇帝的儿女私事,要是别的皇帝早就被惹毛了,砍了他脑袋都有可能。但仁宗皇帝想了一下,居然说:“卿提醒的是,我这就把她们遣散回去吧!”他马上下令那几个美女出宫,一刻也不得停留。

这回轮到王素坐立不安了,说:“不着急,官家可慢慢处理。”

谁知仁宗却流下眼泪:“朕虽是帝王,但人心也是肉长的,如果不马上处理,等见了她们在我面前哭哭啼啼,只怕又不忍心了。”

当然,仁宗所纳之谏基本上都是从有益于社稷的角度出发的。对于个人的享乐安逸,他从不放在心上。

在他的治理下,北宋经济高度繁荣,科技和文化高度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臣良将,他也不愧一代明君之称号。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原创 当... 1951年,南京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学生接到通知:廖耀湘将为他们上课。引起众人激烈拒绝:怎么能让败将为胜...
原创 千... 作者:小螃蟹 提起汉文帝刘恒,那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孝顺宽厚,可是就是这么孝顺的刘恒,逼得舅舅薄昭自杀,...
原创 “... “飞将军”黄公略:早期领导人,终年33岁!后代子女今何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
原创 两... 《一九八四》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很明白,没有人会为了废除权力而夺取权力。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建...
原创 雍... 我们知道,雍正上位以后,他的皇位是非常不稳固的,首先不管雍正当皇帝是不是康熙给亲传的,他的兄弟们,以...
原创 二... 二战是二十世纪我们人类无法抹去的痛,不仅是人类的伤亡惨重,财产的重大损失,还有对世界发展和沟通产生严...
原创 诸... 众所周知,蜀汉五虎上将,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其中关羽排名第一,张飞排名第二,黄忠...
原创 以... 说到匈奴,我们可能在电视中或者是小说中都有看过或者听过,这一民族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强壮与彪悍,可这只是...
“卢沟桥事变”亲历者、“时代楷... 7月2日,“卢沟桥事变”亲历者、抗战史义务讲解员,“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和“北...
原创 朱... 明朝永乐年间,紫禁城竣工之际,一场火灾却突如其来,给新都蒙上一层阴影。为安抚人心,皇帝朱棣决定盛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