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雄信,其义薄云天,屡次慷慨解囊,援手于困厄之中的秦琼,情谊深重。昔时,秦琼为母庆寿,单雄信携众友浩荡而至,捧场之意,溢于言表。然世事无常,秦琼终离单雄信而去,转投李世民麾下,单雄信闻之,默然无语,胸襟之广,可见一斑。
及至单雄信身陷囹圄,面临刑场之劫,却未见秦琼之影,令人叹惋。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慨:宁慕桃园三结义之忠贞不渝,不效瓦岗一炉香!悲夫,英雄末路,义字难全,徒留千秋遗恨。
尉迟恭,据传为黑煞神转世,其面容黝黑如炭,英气勃发,威猛非凡。他善使铁鞭,挥舞之间,风声呼啸,威力无穷。骑乘乌骓马,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论及战斗力,尉迟恭与秦琼堪称伯仲之间,两人武艺超群,各有所长。每遇交锋,皆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秦琼,虽贵为《隋唐演义》中之第一主角,然其武功造诣,却非登峰造极之境。虽与罗成互授武艺,共演“传枪递锏”之佳话,但因秦琼俗务缠身,难以专心致志于武学之道。加之他广结绿林英豪,诸多杂事分散其精力,故而武功未能臻至一流之境,实乃憾事也。
梁师泰,挂锤庄庄主,手执一对重达一百六十斤的铁锤,所向披靡。单雄信亦为一方豪杰,然在梁师泰面前,不过数合,便败下阵来。梁师泰有幸遇李元霸,虽初时不服,然李元霸仅挥半锤,便令其心悦诚服,遂成李元霸麾下开路大将,威风凛凛。后来梁师泰遇伍天锡,仅三招之间,便陨落于其手。
韩擒虎,平南王之尊,手执一杆铁背大刀,此刀非同小可,重达七七四十九斤,乃采用天外陨铁精心铸成,锋锐无匹,所向披靡。观其尊容,须发苍白,五绺长髯飘逸,身材高大魁梧,力大无穷,威风凛凛,犹如天神下凡。其武功之深,较秦琼、单雄信等辈,显然高出一筹。遇伍云召之绝世武艺,纵然英勇,亦不过十回合之支撑。
丁彦平所持之兵器,乃一杆绿沉四尖枪,造型独特,枪头一分为四,尖锐如四朵绽放之花,寒光熠熠,既显优雅,又蕴致命之威。此枪沉重异常,重达一百六十斤,非力大无穷之士,难以舞动。战场上,其绿沉四尖枪犹如游龙出海,神出鬼没,令敌军闻风丧胆。若非罗成得其传授,练成破双枪之法,恐难胜杨林矣!
新文礼,力大无穷,拥有横推八马之雄力,故人皆称其为“八马将”。其于战场之上,所向披靡,瓦岗众将莫能与之争锋,皆被其轻易碾压。然而,英雄亦有末路,新文礼之威猛,终未能敌过罗成之神勇,一战之间,竟被罗成打断胳膊,威风顿减。观诸不同版本之隋唐演义,新文礼之战力波动甚大,于兴唐传中,竟被程咬金之三斧子砍得懵然无措。
秦用,手执一柄黄铜窝瓜锤,此锤造型奇特,锤头宛若窝瓜之形,黄铜铸就,既坚硬无比,又沉重异常。身为秦琼之养子,他被誉为“银面韦陀”,于战场上英勇无双。秦用挥舞黄铜窝瓜锤,所向披靡,屡次为秦琼立下赫赫战功,其勇猛之姿,令人赞叹。论及战力,秦用更在秦琼之上,曾轻轻一锤,便令大都督红海饮恨西北,其武艺之高强,可见一斑。
尚师徒,人称“四宝大将”,因其坐拥四件稀世之珍宝,故而名震四方。此四宝分别为:马鸣盔,戴于头顶,如龙吟虎啸,声震九天;七翎甲,披于身上,轻盈如羽,刀枪不入;提炉枪,握于手中,锋锐无比,所向披靡;呼雷豹,跨于其下,日行千里,如雷贯耳。如此装备,尚师徒堪称武装至极,瓦岗寨众英雄望而生畏,不敢硬撼,遂施巧计,窃其四宝,实乃奇谋也。
魏文通,手执青龙偃月刀,此刀刀身宽大,刀刃锋利无匹,刀背上刻有青龙图案,腾云驾雾,霸气与神秘并存。其于战场之上,英勇无敌,曾数刀之内,便令秦琼败退,实力之强,可见一斑。后与单雄信交锋,不过五六刀,便将其击败,再次彰显了其非凡之武艺。攻打瓦岗寨时,魏文通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和坚定决心,然不幸被王伯当暗箭所伤,英勇陨落憾。
杨林,号称靠山王,年岁虽高,却英勇不减当年,老当益壮,威风凛凛。其智勇双全,曾布下一字长蛇阵,将瓦岗寨围困得水泄不通,令瓦岗英雄束手无策,高挂免战牌,一时之间,无人能敌。罗成,勇冠三军之将,遇杨林于阵前,若不施展其绝招回马枪,亦只能与杨林战成平手,难以取胜。杨林之武艺,由此可见一斑,实乃当世之豪杰也。
罗成,虽位列十八条好汉之第七,然其真实实力,恐已超越熊阔海、伍天锡、伍云召三人,即便与裴元庆相比,亦不过毫厘之差。身为北平王罗艺之子,家传枪法独步天下,被誉为“冷面寒枪俏罗成”。后得秦琼传授秦家锏法,武功更是突飞猛进,或已凌驾于前三位好汉之上。
罗成之战绩,同样辉煌,曾破靠山王杨林之一字长蛇阵,枪挑花刀帅魏文通与双枪定彦平,就连排名第八的杨林,亦丧命于其回马枪下。若与宇文成都、裴元庆单挑,胜负当在五五之间,实乃一代豪杰。哪怕是面对李元霸,罗成也能硬抗一锤。不同版本的隋唐,罗成战力差距很大。
伍天锡与伍云召,同承严师之教,习得伍家枪法,枪风套路,彼此熟悉,然性格迥异。伍天锡豪迈粗犷,更偏爱力量型兵器,枪法娴熟后,又追随韩擒虎学刀法,再得紫阳真人指点,研习镋法半月,武艺更进一层。
于绿林之中,除紫面天王雄阔海外,无人能出其右。其招式七分刚猛,三分狠辣,力量之优势,堪称一流高手,然霸气有余,细致不足。伍云召则与之不同,其力气与伍天锡相仿,却更注重枪法之洒脱。
雄阔海,虽与裴元庆、宇文成都等非同一级别之勇士,然其英勇之处,亦不容小觑。于演义之中,雄阔海被誉为紫面天王,其两臂拥有万斤之力,力大无穷。曾有双拳打死两只猛虎之壮举,武艺之高强,令人赞叹。以此观之,雄阔海之勇猛,相较于打虎英雄武松,亦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于战场之上,定能以一当百,威震四方。
裴元庆,手持一对重达六百斤的八棱梅花亮银锤,体态虽瘦小,却力大无穷,以勇猛著称于世。裴元庆征战沙场,专挑强敌,然与李元霸相较,实力仍显逊色,曾被其三锤击得晕头转向,口吐鲜血,匆忙逃遁。尽管如此,裴元庆与宇文成都之较量,却成功逆袭。彼时,宇文成都连战三大高手,疲惫不堪,裴元庆奉军师徐茂公之命,如离弦之箭,直冲阵前,与宇文成都大战,一锤便将其震得吐血,终获胜利。
于李元霸未出世之时,乃名副其实之第一猛将,被誉为“天下第一横勇无敌”。然李元霸横空出世,宇文成都遂屈居第二。然比较二者武功,宇文成都之于李元霸,犹如稚子之于青壮年,被李元霸轻易玩弄于股掌之间。故此,宇文成都虽位列隋唐第二条好汉,然与李元霸之实力相比,相差悬殊,犹如天壤之别。纵使三宇文成都联手,亦非李元霸之敌手,实力之悬殊,可见一斑。
李元霸,金翅大鹏转世,其战斗力之强,几乎看不到上限,虽略逊于孙悟空,但仍为天下所罕见。其于战场之上,无人能接住其三锤之威,即便是隋唐第二好汉宇文成都,亦仅能勉强顶住一锤,可见李元霸之勇猛无匹。而“李元霸四象不过”之说,更是对其力量的极致赞誉,意指其力量已超越了四象之力,即超过五万斤之巨,真乃力大无穷,威震四方之豪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