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叟宴历史上一共有四次,康熙举办了两次,乾隆举办了两次,下面咱们重点看乾隆举办的第一次千叟宴。
乾隆50年,四海升平,天下富足,正月初六这一天,乾隆皇帝的五代元孙出生。
乾隆为了庆祝五代皇孙的出生,也表达他的皇恩浩荡,就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这是即康熙之后的第3次千叟宴,布席800桌,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盛宴,不但人数最多,花费也是最高的。
来自全国各地的60岁以上老人约3000余人,年龄最小的60岁,最长的141岁,齐聚一堂,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这些老人来自社会各阶层的都有,有皇亲国戚,也有前朝的老臣,还有民间老百姓,只要是年龄符合都可以参加,甚至还有两个老年犯人带着枷锁也来了。
这次宴席共用了猪肉1700多斤,鸭子800多只,老母鸡800多只,猪后肘1700多个,鸡蛋300多斤,白酒400多斤,还有馒头,米饭,柴火等不计其数。
这800多桌酒席分为两种档次,一等桌和次等桌。一等座有火锅、猪肉片,羊肉片、烧卤肉、炖乌鸡、荤菜4碗、还有真实卤食,螺丝小盒,鲍鱼、枇杷大虾、千层蒸糕、肉丝饭等等。次等桌也不错,相对于头等桌来说只是少了录入羊肉和两碗荤菜。
一等座上坐的是王公大臣及国外使臣,次等座上坐的三品至九品的所有官员,乾隆皇帝和百岁以上的老人坐在首座。
这些菜品放到现在真的不算诱人,猪肉、鹿肉、羊肉,在一般的家庭都能吃到。但是在那个年代,一般的老百姓家庭,是很难见到这些美味的,更别说吃了。
千叟宴开吃之前要先三跪九拜之礼,要谢主隆恩,年纪再大即使行动不便也得跪下,而且正月初六天气还非常冷,这个活动是在户外。
跪拜礼节完毕,乾隆召集了一品大臣和90岁以上的老者亲自赐酒,皇帝亲自赐酒,这规格太高了,不管是谁都受宠若惊一饮而尽,两杯酒下肚,脚下已经站不稳,头也晕乎了。
乾隆又命令皇子皇孙们凡是年龄在10岁以上,20岁以下的都出来给所有的老人们敬酒,关照到每一桌每一个老人,敬完酒然后给每一个老人发放礼品,老人们都很兴奋。
这些老者很多都是第一次到京城,那时候的交通不便利,有路途远的行走两个多月,一路的奔波,舟车劳顿,加上水土不服,很多老者来到京城已经体力不支。
但是看到这免费的满汉全席和免费的公平酒水,很多老人一边念叨着乾隆的好,一边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吃到了十二分饱,胃里早就承受不了了,但还在吃,吃到最后饭菜早就凉了。
一个小时以后有喝酒醉倒的,有闹肚子跑厕所的,有捂着肚子喊胃疼的,洋相百出,丝毫没有开始的斯文。
千叟宴刚刚以后,这些老人有不少生病的,胃肠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还有去世的,为参加这次宴会付出了沉重代价。
1796年,乾隆六十年,禅让位给嘉庆。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乾隆作为太上皇又组织了一次千叟宴,这一年他已经86岁,把参与者的老人年龄提高了70岁。这次千叟宴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训,减少了冷菜,加上了火锅。没有老人因为参加这次宴会而死亡,也是千叟宴最成功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