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戎马,四十余载。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历史上,她抗击后金皇太极,平定叛乱;她被崇祯皇帝多次嘉奖赞誉,是一位巾帼英雄,是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单独载入正史的女性英才。
她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秦良玉。秦良玉于公元1574年,出生在明朝万历二年,四川重庆忠州。
他的父亲是秀才秦葵,家中还有一兄一弟,分别是秦邦平、秦明平。在秦良玉幼时,正是万历兴盛时期,太师张居正执政,天下太平。然而秦葵富有远见,他预测到天下即将大乱,认为大明王朝只是短暂的繁荣。
秦葵饱读诗书,精通兵法和武艺,他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三个子女。尽管秦良玉是女儿身,但他并没有受到父亲的差别对待,与兄弟们一同学习文武道,并且表现得比他们更加出色。秦葵为他这位优秀的女儿感到骄傲,并为他物色了一位年纪相仿的优秀郎君——石柱土司之子马千乘。
秦良玉嫁入石柱土司马家后,与丈夫马千乘共同处理各种事务。在此过程中,她展现出了不凡的政治才能。此外,她性格外向,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成为了石柱土司府的关键人物。
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在播州作乱,四川、贵州等地受到波及。万历皇帝派遣李化龙领兵平叛,这便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当时石柱土司是马千乘的弟弟马千四,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杨应龙的女婿,并且已经在播州生活。
为了向明朝朝廷表示忠心,担任石柱宣抚使的马千乘,主动率领二千精兵跟随明军作战。秦良玉作为女眷,并未受到征召,她仍然带领五百人马奔赴前线,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次年,明军对叛军进行全方位进攻。
秦良玉和、马千乘夫妇,主要负责南川方面的战斗。在这次战役中,他们夫妻配合默契,成功夺回了叛军占领的失地,被评为南川路第一功。这是秦良玉首次展现出她的军事才能。
在此役过后,马千乘接替弟弟,成为石柱土司。然而,十三年后,由于他不愿贿赂前来视察的宦官,最终被他人诬陷,含冤入狱而死。当时,他们的儿子年岁尚幼,石柱宣抚使,成为了当地的女土司,也成为了石柱土司府的真正的管理者。
此时,明朝的衰败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各地出现了反对明朝政府的农民起义军。尽管大明宦官害死了她的丈夫,但秦良玉仍然对当时的明朝政府忠心耿耿。
他将石柱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并多次出兵平定周边叛乱。崇祯三年,皇太极率领十万清兵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连克永平四城,进逼北京城外。
明朝廷大为震惊。秦良玉接到十万火急的勤王诏书后,立即拿出全部家产充作军饷。然后率领士兵日夜兼程赶赴京城,抵达宣武门外屯兵。
当时,各路接到诏令,先后赶来的勤王官军共计二十余万。但都畏惧清军的勇武,没有将领敢带头出战。然而,秦良玉毫不畏惧,亲自率领仅有数千人的白杆兵主动出击。
之前,清军在浑河血战中,已经领教过这些手持超长锐矛士兵的厉害,因此心生胆怯。后来,明军中的孙承宗等将领,也率领本部人马配合出战。最终迫使皇太极连弃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撤围而去。
北京解围之后,崇祯皇帝十分感慨,称秦良玉为“天下奇女子”。专门在皇宫召见秦良玉,加封太子少保,署都督佥事、石砫司总兵官,授予镇东将军印,赏赐彩币羊酒,并赋诗四首,以表彰其战功。崇祯皇帝在位时间不长,而且内忧外患不断,很少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他仅有的赠秦良玉七绝诗和赠杨嗣昌五绝诗传世。由此可见秦良玉的功绩之钜。
让秦良玉一战成名的浑河血战是不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胜利?
兵部尚书张鹤鸣评此战:“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砫、酉阳二土司功。”
清朝人也承认,浑河之战乃是女真“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努尔哈赤则谴责他此前自认为战无不胜的八旗骑兵在此战中“望风而走”,表现欠佳(《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三:“汝何故率吾常胜之军,望风而走,以失锐气”)
崇祯七年(1634年) 张献忠入川,秦良玉与子马祥麟前后夹击,于夔州(奉节)败之,使其落荒而逃。
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巫山和夔州重创罗汝才军。崇祯以功加太子太保,封忠贞侯。
在此后几年里,张献忠屡犯四川,但都被秦良玉击败。直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月,此时已经60岁的秦良玉虽然率军支援,但由于敌众我寡,其部下三万人几乎全部战死。战败后,秦良玉想向官府借兵,并承诺自己承担一半的钱粮,但遭到拒绝。
无奈之下,秦良玉只能叹息而归。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处死楚王朱华奎,再次率兵进犯四川。此时秦良玉想自己领兵出征,但由于缺乏钱粮和兵力,只能找到四川巡抚陈士奇,并陈述自己的看法。
但陈士奇并不理会。但由于寡不敌众,再次战败。战败后的秦良玉只能带着残兵守卫石柱境。
不久后,张献忠将四川全境都收入囊中,却围对秦良玉的石柱弹丸之地无可奈何。以68岁高龄的秦良玉,带着他手下历经百战的白杆兵誓死抗拒,起义军终没能踏入石柱半步。
隆武二年(1646年),福州的隆武帝派使节到石柱,加封秦良玉“太子太保忠贞侯”爵,赐“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印,征秦良玉所部兵马抗清。年过古稀的秦良玉毅然接受隆武政权的封号,举起了“复明抗清”的旗帜。
1648年7月11日,75岁高龄的秦良玉在一次检阅过白杆兵后,刚刚跨下桃花马,身子突然一歪,溘然离开了人世。葬于石砫东龙河北岸的回龙山(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享年75岁,谥号忠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