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在野战军之下设置兵团的编制,兵团统一以番号排列。1949年,各个兵团相继成立,全军共编成16个兵团。其中,第六兵团、第十一兵团、第十六兵团、第十七兵团的番号空缺,所以实际解放军第一批组建的只有十三个兵团。
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兵团
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四兵团、第五兵团。
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八兵团、第九兵团、第十兵团。
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十三兵团、第十四兵团、第十五兵团。
一个兵团少则五六万人,多则十多万人,能当上一个兵团的总司令的人,都是有着赫赫战功的高级指挥官,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在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这十三位兵团司令,授衔却有着不小的差距。今天,我们就来给给大家讲一讲第一野战军两位兵团司令的授衔情况。
第一野战军下辖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
第一兵团的司令是王震:1955年授衔上将。
第二兵团的司令是许光达:1955年授衔大将。
同为第一野战军下辖的两位兵团司令,为什么王震是上将,而许光达却是大将呢?我们今天就来对比一下王震和许光达不同时期的革命经历,看看哪里有差异。
一、建军时期(从我军最早的重要武装起义到井冈山时期)
王震:1927年入党,未参加过我军早期的重要武装起义,主要在长沙、武汉地区参与工人运动,地下交通和兵运工作。
许光达:1925年入党,被我党指派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参加了南昌起义。虽然未赶上8月1日的战斗,但是很快就在宁都追赶上起义部队,并在起义部队中担任代理连长,在随后的三河坝战役中受伤,与部队暂时失去联系。
在建军时期,不管是入党时间,还是战斗经历和军内职务,许光达都要比王震高。
二、红军时期(从五次“反围剿”战役到抗日战争爆发前)
王震:从1930年—1937年,王震由团政委开始,历经数不清的恶战,最高担任过红二军团政委和红六军团的政委,成为红二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之一。也赢得了“革命猛将”的美誉。
许光达:从1930年—1937年,许光达历任团长、师长,但是他在1932年的应城战斗中身负重伤,由于当时苏区医疗条件太差,子弹未能顺利取出,所以被送往苏联治疗,并进入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学习。直到1937年11月才回国,并于1938年初抵达延安。
在红军时期,因为许光达受伤前往苏联治疗,有将近5年的时间远离战斗一线。虽然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许光达在苏联也学习了关于炮兵和装甲兵的军事知识,为后来组建装甲兵部队打下了基础。但是不管从职务还是战功来看,都是王震比许光达要高不少。
三、抗日战争时期
王震:王震担任的是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旅长兼政委。1941年初,王震率领359旅屯垦南泥湾,为陕北苏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打破了国民党顽军和日本侵略军对苏区的经济封锁。
许光达:许光达在抗战初期没有前往前线,而是担任了抗大训练部部长等职务,将自己在苏联学习到的军事知识,传授给了我军的军事指挥官,在当时,所有八路军一线的指挥官都要定期前往抗大学习军事、政治知识。1942年,许光达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游击战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王震和许光达两人的职务和功绩都不相上下,二人既经历了一线指挥作战的危险,又服从组织安排承担了后方根据地建设的艰苦。不仅称得上战功赫赫,也配得上高风亮节。
四、解放战争时期
王震:初期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中原军区突围。后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军长兼政委,第一野战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战役。1949年,王震率部克服重重困难,挺进新疆,为新疆的和平过渡提供了有力的军事保障。之后,历任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
许光达:初期担任雁门军区副司令员。 10月,奉命组成许光达、孙志远纵队,协同晋察冀野战军进行绥远战役。在延清战役中,指挥部队以连续爆破的方法炸开清涧城门,首先突入城内。在宜川战役中,带伤指挥战斗,突破国民党军坚固防御,协同友邻部队全歼宜川国民党守军。1949年6月,许光达担任第2兵团司令员,在围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郿战役中,他率部实施迂回,切断国民党军退路,对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
在解放战争时期,王震和许光达同为第一野战军的兵团司令,都在各自的战线上取得了非凡的战绩,因此也是不分伯仲。
五、新中国成立至大授衔时期
王震:1953年,后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许光达:1950年4月,许光达担任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展组建装甲兵的各项工作。1951年1月,许光达深入抗美援朝前线,实地调查。回国后,组织志愿军后续坦克部队入朝作战。 1957年,许光达兼任装甲兵学院院长。
在大授衔时,王震和许光达的职位相近,王震担任的是铁道兵司令员,许光达担任装甲兵司令员。如果非要说谁更重要一些,那么装甲兵部队的重要程度是高于铁道兵部队的重要程度的。而许光达在苏联学习到的相关知识,让他能够承担起建设装甲兵部队的重任。所以许光达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要略高一些。
综合评定下来,王震和许光达两个人的革命经历、军事经历相差不大。
建军时期:许光达参加革命的时间比王震略早;
红军时期:由于许光达受伤,王震的战功和职务要比许光达强;
抗战时期:许光达和王震的资历、成绩相差不大。
解放战争:许光达和王震同为兵团司令,战功不分上下。
建国初期:由于兵种重要程度不一样,而且许光达在苏联学过相关的兵种专业知识,对装甲兵部队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略胜一筹。
所以,在大授衔的时候,许光达的资历和功绩要略高于王震一些,这也就造成了许光达被授予大将,而王震被授予上将的结局。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授予什么军衔都并不重要,他们更看重的是新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