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演义》过度神话诸葛亮?正史中的孔明更神!
创始人
2025-07-02 21:03:21
0

要说起诸葛亮,中国人恐怕没有几个不认识,这一点要归功于罗贯中流传广泛的《三国演义》。

但是近年来随着影视剧的影响,人们都认为诸葛亮被《三国演义》过度神话,更有甚者,认为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根本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那么诸葛亮究竟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天才,还是只是一个被过度神话的历史人物呢?让我们来看看历代正史中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吧!

才能卓越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曾这样对诸葛亮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

一、如果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中这段话只是一个陷阱的话,也从反面说明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担心,认为自己死后,蜀国上下诸葛亮对刘禅的威胁最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的才能,到了让一代枭雄刘备都忌惮的地步。

二、如果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是真心实意的,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刘备的心里,诸葛亮的才能大到足以让刘备将自己一生的基业放心地交付给他。

接下来,陈寿又写道: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要知道,陈寿的《三国志》在感情色彩上贬蜀的,但饶是带着贬蜀的感情基调,陈寿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才能,改善连弩、制作木牛流马、推演兵法、甚至说诸葛亮的文采也“多可观”,这都足以看出陈寿对诸葛亮由衷的敬佩之情。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最后,陈寿这样总结诸葛亮: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陈寿的评价有三层意思:

一、诸葛亮内政治理得很好,对百姓实行仁政,对官吏赏罚分明,注重务实。这俨然是儒家与法家的结合体,说明诸葛亮在治国上真正做到了“儒表法里”、“霸王道杂之”的境界。

二、陈寿首先肯定了诸葛亮的治国才能,甚至超过了管仲、萧何,但也说明了诸葛亮的缺点,就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要知道,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能得到“管、萧之亚匹”评价的,也仅有诸葛亮一人了。

《晋书》中对诸葛亮的评价

在《晋书》中,司马懿这样评价诸葛亮: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其实当今许多人黑诸葛亮,就是以这句话为理论依据的。

但是要知道,司马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值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当时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想速战速决的心理,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如此拖下去,诸葛亮必败。这才让司马懿有底气在信中说了这句话。

然而,在诸葛亮殒命五丈原撤军之后,司马懿来到诸葛亮的军营中,“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司马懿惊叹道:“天下奇才也!”

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亲眼看到诸葛亮的军营后,司马懿情不自禁地发出“天下奇才”的感慨。

一个人能赢得敌人这样的赞誉,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反映出了诸葛亮的君子之风:当初,廖立认为自己的才能可以做诸葛亮的副手,因此经常因为自己的职位不合适而吐槽,诸葛亮便把廖立贬为平民,后来诸葛亮去世,廖立临江垂泣,大哭不已。曾因押送粮草而被诸葛亮贬黜的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想到再也没有人能重新启用自己,也发病死了。

廖立和李严,都曾受过诸葛亮的责罚,但最后却对诸葛亮的死伤心欲绝,为什么呢?司马光给出了答案:“水鉴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由上可见,在正史中,诸葛亮的治国才能、治军才能、高尚品格都是得到公认的,反而到了当今却被无数宵小之徒无限黑,令人激愤!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首设成绩直通!榆林马拉松今日1... 全民健身 运动三秦 2025榆林马拉松 报名7月3日10:00开启 赛事规模扩大 经过四年发展,...
宋官窑青釉八方旋纹瓶 官窑即中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因供御而制,享负盛名,可谓上品重器,...
魅力陕西行· 走进杨贵妃墓博物... 唐杨贵妃墓是唐代第七个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的墓葬,位于兴平马嵬坡,它以其“古冢留香,诗碑放彩”...
“星睿科技·百集纪实”第十一集...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有一片沉睡着数千年文明的秘密之地,它静静地诉说着远古时期的故事,向世人展示着古代...
明朝大同城:边疆防御的坚固堡垒 明朝时期的大同,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名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见证了明朝边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承载了军...
现代京剧《龙潭英杰》亮相,揭开... “这是一曲中共早期隐蔽战线上的英杰壮歌。”知名戏曲编剧李莉说。昨晚,上海京剧院的红色题材现代京剧《龙...
远古发现丨新研究揭示神秘古人类... 由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于北京时间3日晚在世界顶级学...
原创 赵... 古代的女子,尤其是皇宫中的女子,他们总是炫耀想尽各种办法来讨统治者们欢心,来保住自己的性命,古代女子...
原创 民... 在时光的尘埃中,一组尘封已久的民国彩色老照片被细心地发掘出来,它们像是被时间遗忘的宝藏,静静地躺在历...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从历史中“... 大河网讯 黄土无语,热浪蒸腾。这滚滚热浪仿佛在诉说历史沧桑。2010年至2013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