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明太宗到明成祖,朱棣真的因为不改庙号就会被迁出太庙吗?
创始人
2025-07-02 15:32:30
0

前言: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太宗这个庙号,就成为大一统王朝第二任皇帝的标配。但是同样从李二开始,凡是庙号为太宗的,得位都有些不正。比如宋太宗赵光义,有谋害兄长的嫌疑。本文的主人公明太宗朱棣,更是直接以武力推翻太祖钦定的正牌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朱允炆追尊其父懿文皇太子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由此可知,如果不出意外,朱允炆死后的庙号应该就是太宗。

可惜这位建文皇帝上台后在改革和削藩两项上措施激进,虽然得到了江南大地主集团的支持,但却同时得罪了宗室和武勋这两大王朝的军事支柱。建文元年七月,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在北平起兵造反,经过三年的靖难战争,朱棣以区区北平一地竟然攻破了大明的首都南京。朱允炆殉国,燕王称帝。虽然朱棣宣称以天子礼安葬了朱允炆,可是既没有谥号,也没有庙号。直到明朝灭亡之前,朱允炆在官方史书中都被称为建文君。而朱棣在永乐二十二年去世之后,却得到了太宗的庙号。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感到疑惑,既然朱棣是明太宗,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会称他为明成祖呢?庙号也能改来改去的么?按理皇帝的庙号确定之后,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但是到了明朝中叶的嘉靖年间,当时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为了个人的权力和算计,硬是将朱棣从宗升为祖。表面上是抬高了朱棣的身份,实际上却坐实了这位明成祖的“反贼”身份。至于不改庙号,朱棣的神主牌位就要从太庙中被扔出来,这完全是以讹传讹,并非事实。

百世不迁的明太宗

对于嘉靖皇帝的这种做法,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是当时太庙中的神主牌位已经达到上限,明世宗为了让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称宗祔庙”,必须先从太庙中迁走一块神主牌。

由于开国太祖朱元璋百世不迁,按理应该迁走朱棣的神主。但是明世宗的皇位,实质上来源于朱棣,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迁出太宗皇帝的神主。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朱厚熜把朱棣从太宗升格为成祖,同样也是百世不迁。这样大胖皇帝仁宗朱高炽成为那个倒霉蛋,神主牌从太庙中被扔了出去。这套似是而非,但又颇能自圆其说的说法,确实蒙住了不少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和群臣在讨论太庙制度的时候,没有采用周礼“天子七庙”的制度,而是效仿唐宋立九庙的制度。至于神主牌位的放置,则采取“同堂异室”的制度,即太庙寝殿内每块神主牌位都享受一个单间的待遇。

(洪武)八年,改建太庙。前正殿,后寝殿。殿翼皆有两庑。寝殿九间,间一室,奉藏神主,为同堂异室之制。—《明史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

由于太祖皇帝出身卑微,开国之后追封先祖,最远只能追索到其高祖朱百六,即明德祖。因此直到明朝建国百年之后,当明宪宗朱见深继位之时,太庙中的神主牌位才达到上限,分别为:

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和英宗朱祁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朱棣篡位后,既没有给朱允炆上庙号,又把朱标的庙号给褫夺了,因此太庙中是没有这二人的神主的。此外率领于谦和石亨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的景泰帝朱祁钰,虽然堪称再造社稷的功臣,可是在夺门之变后被废去帝号,屈辱而死。宪宗继位后虽然给他上了恭仁康定景皇帝的谥号,但没有上庙号。除了让这位景皇帝和正枝皇帝有所区别,想必因为太庙已满,宪宗也不想去惹麻烦去讨论该迁祧哪位先祖的神主牌位。

但是该来的还是要来,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宪宗驾崩后神主祔享太庙,该把哪位先祖的神主“祧”出来呢?新继位的孝宗朱佑樘召集群臣开大会,大家集体讨论吧。不出所料,朝堂上出现了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应该将德祖、懿祖、熙祖一起祧出太庙。宪宗皇帝祔庙之后,太庙制度改为七庙,这样更符合周礼。这一派的核心论点是等日后孝宗本人驾崩,就把仁祖的神主迁出,将朱元璋正位太庙正中,作为大明的始祖。

另一派以礼部尚书周洪谟为首,他们的建议是只祧懿祖,仍然保持天子九庙的制度。同时将德祖定为始祖,太祖和太宗仿效周文王和周武王百世不迁。这一派的论点更多地考虑到了太宗朱棣的历史地位,毕竟大明现在的皇帝都是靠着朱棣的功劳,才能有今日的皇位。如果将他迁出太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国朝太祖高皇帝肇建丕图,追祀四祖。迨至英宗睿皇帝龙驭上宾,遂备九庙。在当时则德祖尊为高祖,以上盖无可推之亲。在今日则德祖尊为始祖,以下固有可祧之主。洪惟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功德隆盛,如周文武万世不祧。懿祖而下,以次递迁,寔惟古制。—《明孝宗实录卷七》

最终孝宗采纳了周洪谟的意见,将宪宗祔庙,懿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

等到孝宗驾崩,武宗朱厚照继位,即按照先帝成例将熙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

武宗驾崩后由于无嗣,其堂弟兴王世子朱厚熜从湖广安陆来北京继位,是为世宗。按照惯例将仁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

从太宗到成祖:大礼议的衍生物

嘉靖朝之初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简单来说就是明世宗是不是应该叫自己的伯父孝宗为“皇考”,而称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叔父。嘉靖皇帝高举道义大旗,同时调动文官斗文官,最终取得阶段性胜利,为生父争来了“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的称号。

这个结果自然不能让朱厚熜完全满意,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专门用来祭祀“献皇帝”的世庙,在太庙外的环碧殿旧址上落成。世宗距离自己的终极野心,让老爹“称宗祔庙”又近了一步。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明世宗搞了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表面上他提出太祖才是本朝的创建者,应该再太庙中占据C位。这个说法自然是十分的政治正确,大臣们谁都不好反对。于是嘉靖皇帝借着太祖正位正中的机会,把德祖的神主迁出,这样太庙中就空了一个位置出来。

十年正月,帝以庙祀更定,告于太庙、世庙并祧庙三主。迁德祖神主于祧庙,奉安太祖神主于寝殿正中,遂以序进迁七宗神位。—《明史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

但是兴献王毕竟没有当过一天皇帝,唯一的功劳就是生了嘉靖帝。朱厚熜脸皮再厚,也只能在后来的几年中暗示了几回,但是朝臣们大打太极推手,就是不接茬。明世宗苦苦等了多年,终于在嘉靖十七年(公元158年)等来了机会。已经退休的前扬州府同知丰方上疏请皇帝复古礼建明堂,让献皇帝称宗祔庙。嘉靖皇帝大喜过望,立刻下旨礼部讨论此事。

先是致仕杨州府通判同知丰方奏:“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请复古礼建明堂,加尊皇孝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下礼部会议。—《明世宗实录卷二百十三》

礼部尚书严嵩本想继续打太极糊弄皇帝,但在世宗将明确反对的户部侍郎唐胄下狱之后,严嵩不敢再行反对。同时狡猾的嘉靖皇帝提出太宗朱棣功劳太大,应该称祖以配享上帝。接着朱厚熜再提出献皇帝诞育自己,功劳也很大。通过把朱棣和生父捆绑销售,嘉靖皇帝成功地堵上了朝臣们的嘴,实现了自己的终极梦想,让老爹“称宗祔庙”。

辛未朔,上谕礼部曰:朕为我国家之兴始,皇祖高皇帝也。中定艰难,则我皇祖文皇帝也。二圣同创大业,功德并焉,宜称祖号。我皇考献皇帝躬备大德,是以延及朕身,入嗣祖位,宜荐宗称。矧今大享已成,议奉皇孝配将。当举事之期,先用荐上鸿号。尊文皇帝庙号为成祖,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以十一日行礼。导皇孝庙号为睿宗,谥曰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同日异时行礼。—《明世宗实录卷二百十六》

但是朱棣本来的谥号是“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所谓的“体天”,意思就是体会太祖的遗愿,然后再“广运”,表示将高皇帝的江山发扬光大。可是改成“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后,一个“启天”再加一个“肇运”都是重新开创江山的意思。朱棣在长陵里面的棺材板恐怕是要压不住了,他花了一辈子的心血想要洗刷他“反贼”的骂名,结果自己的后代直接把这顶帽子明明白白地扣在头上,再也摘不下来。

结语: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朱棣的庙号之所以从“太宗”被改为“成祖”,并不是因为太庙没位置了,不改庙号就要被迁祧。实际上朱棣即使一直是“太宗”,他在太庙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

而明世宗之所以这么干,表面原因是为了自己老爹得以称宗祔庙。根本原因在于巩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同时作为一个由旁支入继的皇帝,明世宗非常在意自身的正统性。他改朱棣的庙号和谥号,还有一层隐秘的含义是要提醒大家,这位文皇帝也是旁支入继大统。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
原创 此...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
原创 和... 《湖州行》曾言:“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古往今来,贪官污吏数不胜数,受利益诱惑,此类官员...
原创 西... 这个说法偏差比较大。在现代,很多古时民族已经消失,如匈奴、鲜卑、契丹等等。但在历史上的特定时期,这些...
原创 刚...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文由小狐狸的佛铃花海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搬运,如果发现必追究。原创不易,谢谢...
原创 雍... 今天我们把目光放到清朝。 看到清朝不知道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个皇帝呢?是文治武功都很牛掰的康熙,还是很会...
原创 她... 古代帝王有很多的女人,但是一般能够在死后跟随帝王一起下葬的才是真正得到恩宠的人,毕竟千帆过尽之后还能...
原创 《... 林黛玉进贾府时,二舅妈王夫人就明确告知了林黛玉,宝玉乃是“孽根祸胎”又是“混世魔王”,不要去招惹自己...
原创 有... 有人冒充乾隆的孙子,他还差点就相信了!大臣一招解决问题! 看电视剧的时候,有没有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
原创 清... GDP世界第一,如果没有能力保护,照样被别人瞧不起。 经济上体量大,工业技术落后 清朝凭借着广袤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