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乾隆见到庙中神像,就愤怒下令将其摧毁?你看神像雕的是谁
创始人
2025-07-02 10:02:42
0

皇帝是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生杀大权,掌管国家各种大事小情,皇帝是说一不二的,如果不认同,可能会有掉脑袋的风险,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乾隆是历史上实际掌管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在位期间,“康乾盛世”达到最高峰,汉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康熙、雍正两位皇帝的文治武功的基础上,乾隆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水利,关心百姓,减免赋税,保护农业生产。乾隆在位期间,清朝版图达到最大化,民间艺术也有很大的发展。

身为一个皇帝,乾隆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经常会准备“出巡”,乾隆年间国库日渐充实,乾隆也效仿祖父康熙,六下江南考察民情。

但是不同的是,康熙的六次南巡旨在查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民生疾苦,每次都很简朴。

但是乾隆南巡,却非常奢侈豪华,比起政治,似乎更像是游玩,这大大加重了百姓负担,造成了奢靡的社会风气。

乾隆非常喜欢去繁花似锦的江南游玩,他每次南巡声势浩大,随从数以万计,奢靡浪费,华丽壮观,对百姓却是一场场浩劫。

不过乾隆却并不觉得过分,反而觉得自己是体验民生疾苦,但到底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私欲,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每一次游玩乾隆都非常开心,但是在乾隆四十五年,他第五次下江南的时候,却因为一件事动了怒。

乾隆在游览西湖花神庙时,看到西湖中供奉的神像,样貌很像一个人,乾隆就下令将庙里的湖神塑像全部销毁,改掉面貌重建后再供奉。

这个神像雕塑的人,正是已经去世的清朝重臣李卫。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乾隆三年病逝。

《清史稿》记载:世宗以综核名实督天下,肃吏治,严盗课,实仓库,清逋赋,行勘丈,垦荒土,提耗羡,此其大端也。卫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然当时谓卫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

在乾隆元年,李卫在朝廷任重要官职,直到乾隆三年,他仍然在为朝廷做贡献,后来疾病发作去世,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李卫能力很强,也确实对三朝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乾隆非常尊重他,但是李卫有一个缺点,就是非常自傲。

雍正曾对其训诫“不避嫌怨,与使气凌人、骄慢无礼,判然两途。汝宜勤修涵养,勉为全人,方不负知遇。”

乾隆对李卫这个缺点也非常了解,毕竟人无完人,李卫对朝廷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这样就想被万人朝拜,似乎有些太自信了。

如今看到神庙中竟然供奉着李卫的雕像,乾隆顿时心生不满。根据历史记载,李卫在任浙江总督时,说是立湖神庙,但实际是将自己塑造成了湖神,甚至将自己的老婆和两个姨太太都放到神庙中进行供奉,也难怪乾隆会大为恼火,如果李卫还在世,相信一定会被治重罪吧。

乾隆下谕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乾隆虽然生气,但李卫已经死了四十多年了,犯不着去惩罚一个死人,因此乾隆下令将李卫的神像摧毁,让老百姓们不要再跪拜这个所谓的“神”。

乾隆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摧毁神像重建是一种浪费,但李卫用自己的形象来受百姓的供奉,凌驾于皇帝的威严之上,面对这种情况,乾隆的处置方式已经非常得体,这件事也值得赞赏。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的南巡一般都没有什么收获,曾经江苏学政尹会就曾上奏说,乾隆南巡造成民间疾苦,怨声载道。

乾隆大怒: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可见,乾隆并不觉得这种行为过分,他的性格确实有些好大喜功。

历史上唯一的断发皇后,乾隆的继后,就是在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因为跟女子夜会彻夜不归,伤透了心才斩断了青丝,可见乾隆的奢靡。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东汉末年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凭借着彪悍的战力曾一度横扫中原,更是一手促进东汉王朝的灭亡,后来又帮助刘...
原创 民... 白云是谁,恐怕现在的人都不知道,想当年,他可是民国时期红极一时的小生,是众多女孩子心中的白马王子。 ...
原创 左... 朝廷之中,恩怨情仇,都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一旦涉及到政治,所有的感情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或许曾经对自...
原创 西... 汉唐让人为之神往,两宋让人回味,大明也有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之说,但西晋大一统,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开...
原创 朱... 历史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其中乐趣无穷,还可以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比如明朝时期朱棣是...
原创 刘...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癖好,而且从不避讳,每次攻城后他就不知去向了 古代中国有许多名人,他们的怪癖常常被人...
原创 8... 前言 秦基伟将军一家真可谓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父子三人都是将军。在中国,提起秦基伟这个名字,几乎家...
原创 曹... 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曹操,这位伟大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以他的智谋和霸气闻名于世。他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
原创 为... 提到清朝末年,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清廷腐败无能,百姓民不聊生。此时的中国和西方国家相比已经落后太...
原创 姚... 姚启圣收复台湾归来后,进京面见康熙帝。收复失土,大功一件,本应论功行赏,谁料康熙脸色一沉,带着恨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