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祖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蔚然可观。——《清代通史》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八年,最巅峰的时期莫过于“康乾盛世”了。很多人将这个时期的政绩全部归功于康熙和乾隆,爷孙俩统治清朝的时间加起来长达120年。但夹在中间的雍正论能力和攻击也丝毫不亚于他们,自己却没有留名于此。原来为了给乾隆缔造江山,自己秘密赐死一个人,从而背负了千古的骂名。
雍正继位
一提到雍正这两个字,人们或许都已经麻木,最多会骂两句。因为在康熙晚年时期,迟迟没有确定下来继位的人选。而且国家也没有了之前那种朝气,开始走向腐败,所有的皇子都在准备着自己的“夺位”工作。在接下来的“九子夺嫡”中,雍正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即大清的新帝王。这让很多人怀疑雍正是自己立自己为王,所以也引来了一些谩骂。
既然继位还想壮大国家,那就要收拾这波“烂摊子。”自己在位十二年期间,在政事上从来没有怠慢过。一方面强化君主专制,另一方面改善了吏治问题,百姓安定国家富强,形势一片大好。接下来为自己的后代铺路,所以说雍正是承上启下。如果没有雍正的这一波操作,别说康乾盛世了,能不能持续到乾隆手里都是个问题。
秘密立储
因为自己操劳过多,所以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眼看着自己病重早晚有一天会离开,必须要确定一个人来继位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经过了“九子夺嫡”,残酷的流血事件让他感到害怕。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自己在生前下了两道密旨:一是封弘历(后来的乾隆)为帝;二是留给弘历的亲信,目的是在治理国家朝政中少走一些弯路。
有人好奇按理来说皇位一般是嫡长子来继承,雍正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夭折,三儿子是弘时,四儿子才是弘历,这怎么轮也轮不上他呀。原来老三因为继位概率过大,受到了很多人的宠爱,这样也成就了他傲慢的性格。但雍正是想把国家顺利强大下去,难道会把位置让给这样一个人?还经常突出在自己父亲面前表现,恰恰成为了雍正最反感的行为,弘历继位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弘时离世
但在雍正看来,他这样的性格即便没有继位,也会进行一番血的斗争。弘时这时正好放纵做事,违背了一些皇室的规矩,雍正决定将弘时逐出紫禁城。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都为之惋惜,如此大热门的一个人选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皇室生涯?实则是雍正的助力。在自己离开京城之后,很快也抑郁而终,年仅24岁。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对朝廷上的大臣是一个震慑,自己的儿子违反了规矩都要被处罚,更别说你们了;另一方面为乾隆的顺利继位做出了一定的稳定基础。接手时一片繁荣的景象,国库充足,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一生89年,在位60年。
当时告诉人们消息是弘时因病离去,实则是雍正秘密赐死。不过历史已经发展到了现在,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定论,诸位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参考文献:
《清代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