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小说应该是家喻户晓了吧,虽然先生已经去世,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典作品,概括起来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的“倚”就是说的《倚天屠龙记》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看了不止一遍的电视剧了吧,在剧情中,主角张无忌是明教34代教主,但是明教被六大门派视为“魔教”,属于反派。但是这是最大的误解,其实明教每任教主都是经过严格筛选,都是德才兼备的人物,就算是真实历史中也如此,这点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对历史的精通程度,只有大家才能做到如此细致的程度。
其实《倚天屠龙记》里面关于明教的记载大多都是真实的,明教最先的起源应该是摩尼教,这个教派是从唐朝时期开始传入中原,由于其教义和当时的弥勒净土的观念很吻合,所以在唐朝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从其教义:“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就可以看出,真正的明教不是邪魔歪道,而是以百姓的光明为己任。
最早的明教教主应该要从武则天算起,唐朝的时候武则天以弥勒佛化身自称,一这样的教义统治了大唐,改国号大周。之后还伪造了《大云经》,在长安建立的摩尼寺庙为“大云光明寺”,这些都不是巧合能够说明的。之后唐武宗和周世宗先后进行灭佛,摩尼教也开始有明转为暗,改名为明教,一直传承到了宋朝,这个时候开始成了气候,开始左右天下。
直到北宋年间,由于皇帝昏庸,为了自己的爱好,全国范围到处搜刮花石竹木、奇珍异宝,也就是有名的“花石岗”,之后百姓不堪花石纲压榨,最终发动了起义,当时的方腊比较豪爽,聚集了很多有志之士,成了起义军的头领,并在起义地区建立了政权。腊联络青溪一带的明教教徒,利用明教“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吸引百姓,渐成燎原之势。但是最终由于叛徒告密,方腊被宋军围杀,也是让人唏嘘。
张无忌是明教34代教主,书中记载的之前的教主还有方腊、王宗石、余五婆、张三枪、钟教主、石教主、衣教主、阳顶天等人,其中还是有几位是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名人,王宗石、余五婆、张三枪等人也都在史书留名。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王宗石在江西地区,以念经为名召集饶、信两州明教教徒、农民数万人起义,被南宋朝廷镇压。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余五婆揭竿起义,头戴红巾,衣着赭服,声势浩大,后因叛徒出卖,起义失利。南宋绍定元年(1228),张三枪起义,六年后被镇压。
另外的几人没有明确的名字,所以也就没有切实可查的史料记载了,不过之后的大部分大型的农名起义还是和明教有关,像元末“明王出世”的韩山童、刘福通起义这些都和明教有关联,甚至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出生明教之人,由于明教教义符合百姓的期许,所以被很多统治者利用来蛊惑人心,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后开始大肆屠杀明教教徒,这样明教也就转为暗处行动,只有演变出了白莲教,八卦教等等一系列的分支。
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白莲教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清政府花费了大量白银才将其镇压,但是也就因为这次,清政府掏空国库,走向了衰落。正是因为明教那种崇尚光明的教义,很容易被人利用成为蛊惑人心的工具,所以在历史进程中,各位统治者先是利用教义蛊惑人心,白骨搭建起江山之后又开始大肆屠杀教徒,在这样的地狱般的轮回中,明教也慢慢开始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