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百多年前,马嘎尔尼到中国见了一次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创始人
2025-07-02 05:32:35
0

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起始于鸦片战争,这次战争是英国人发动的,他们完成工业革命后,野心勃勃盯上中国这块“肥肉”,想要把中国作为它的商品市场。

但是限于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英国人无法尽情倾销他们的商品。而且在有限的贸易往来中,英国也不是占便宜的一方,中国精美绝伦的瓷器、丝织品的出口量远高于英国商品的出口量。

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打不通,自然想到盘外招,他们用鸦片和大炮齐头并进,逼迫着清政府开放关闭许久的国门。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面前,清政府屈服了,第一次感受到了差距。

其实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93年,清政府有过和世界第一强国和平交流的机会,但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也就丧失了主动进取的契机,最终落后于世界,这次交流被称为“马嘎尔尼访华”。

英国和中国

说到马嘎尔尼访华,不得不提起当时英国和中国的状况。英国地处大西洋沿岸,是大不列颠半岛上的国家,它和其他西欧国家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个独立的岛国。

独立的好处是英国本土免于外忧,使英国不像德法那样为了领土和资源互相消耗,可以享受和平的发展环境,后来美国能崛起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英国国内改革或革命能够顺利进行,也依赖于独立的周边环境。17世纪英国长达四十余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中间充斥着复辟与反复辟,但是没有外国干扰。

在其岛国的地理状态下,英国的商业动机最强,资本主义发展最为迅猛,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通过工业革命,英国实力大涨,一跃超过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进而与这些国家争夺海上霸权。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资产阶级制度的优越性,再加上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性,英国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发展的那些年,中国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下,发展得还算不错,康乾盛世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都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乾隆时期,清朝国力达到鼎盛局面。

乾隆是幸运的,他没有经历过祖先打江山的艰辛,也没有经历巩固江山的危机重重,如康熙时吴三桂等三藩的叛乱,准格尔部的叛乱,雍正时诸子争夺皇位的凶险。

清朝的统治,到了乾隆朝,已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自是繁花似锦、国泰民安。对于乾隆本人来说,可以好好享受了。当然这种享受绝不是说乾隆放纵自己,不理国事。

而是说乾隆丧失危机感,不思进取,他变得目空一切,以为普天之下自己是最尊贵的。乾隆是有骄傲的资本的,他在位时,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在全球第一位,只不过乾隆心里还没有全球概念。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东西方两个大国的第一次交集就是马嘎尔尼访华,时间是在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那时乾隆距离退位就剩两年,其人已是暮气沉沉的老者。

马嘎尔尼访华前,欧洲对于中国还是心存向往的。如马可·波罗回到意大利,写的《马可波罗行纪》中所说:“中国遍地都是黄金。”进而引发西方人寻找新航路的企图。

法国学者伏尔泰极为推崇中国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巨人孔子赞赏有加,他曾说过:“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马嘎尔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他对于中国文化非常欣赏,只不过道听途说多了,免不了想亲自去看看。正好契机来到,英国自从开展工业革命以来,国内市场已经非常饱和,想要寻求突破就要和中国建交。

英国人最看重的是中国市场,当时清王朝已有将近四万万人,如若将中国市场拿下,对于英国是个极大的利好,本土工业资本主义可以更上一层楼,进而称霸全球。

英国派遣马嘎尔尼访华还有另一层目的,就是刺探情报,方便英国人进行下一步行动,可以说英国人是处心积虑地。

最初的会面,埋下杀机

马嘎尔尼率队心怀憧憬来到中国,但结果与他预想的不同。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于外来文明是不信任和不屑一顾的心态。他们将英国看作是朝鲜、日本一样的藩属国。

双方见面的第一重矛盾就是礼仪问题,马嘎尔尼自认为代表的是英国皇室,应和清廷皇帝平等处之,只要行使简单的外交礼节即可,但乾隆皇帝要求他三跪九叩,尊从中国的礼仪。

马嘎尔尼当时满肚子的气,他认为要求跪拜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不过为了英国的利益,通过简单协商后,马嘎尔尼还是接受了。

接下来马嘎尔尼向乾隆皇帝介绍自己带来的礼物,都是英国的科技新品,如蒸汽机、织布机、天文仪器、车船造型、卡宾枪等等,意在向乾隆皇帝展示诚意,以谋求长远合作。

谁知乾隆皇帝根本不买账,说这些东西都是奇技淫巧,没什么了不起的,并称大清帝国是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根本不需要这些礼物做点缀。这种态度让马嘎尔尼非常失望,他的心理认知里清朝已经落后不堪了。

随后进入正题,马嘎尔尼向乾隆皇帝提出英国的一些想法,希望中国不止是在广州十三行,而是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做生意。但乾隆皇帝是何等人,他一下就看出了英国人的狼子野心,于是断然拒绝了。

就这样,马嘎尔尼的计划全部落空,他最终没有和清朝建交。不过回去时,马嘎尔尼的心态发生根本转变,他认为大清帝国不过如此,从皇帝到大臣都是愚昧无知,清朝广大人民并不是安居乐业,而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马嘎尔尼进一步得出结论,假以时日,中国是可以被英国战胜的,因为在中国考察过程中,马嘎尔尼发现清朝人使用的武器还停留在中世纪,都是些长矛大刀,完全不堪一击。

马嘎尔尼最大的发现是中国没有海防,海军力量基本为0,一旦打起仗来,他们是难以抵挡英国最强大的皇家海军的,这些都为将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田径世锦赛)男子1500米决...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500米决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7日,亚军英国选手怀特曼...
原创 建... 蒙古帝国曾六度向西夏发动进攻,而成吉思汗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在征战西夏时中箭受伤、坠马致命;...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带给中国人民无比...
原创 为... 如今,网络上有很多争议,讨论元朝和清朝是否属于中国的历史王朝,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不是中国人,清朝的入...
原创 清... 久远的历史总是会激发人们回望,感慨万千。尤其是当黑白照片在一百多年前的发明,给历史留下了影像的印记,...
原创 明... 1449年夏末,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突遭瓦剌军队伏击,被俘虏身陷囹圄,明军五十万大军中逾半数伤亡,史...
当年高考676分,报考北大考古... 又是一年高考志愿季,6月24日,“报北大考古的女孩怎么样了”成为热搜话题。 许多网友关心,那个曾以优...
古今对谈:曹操与当代伟人的千年... 星海按:毛主席说过,“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因为无数次诵读过伟...
原创 在... 当然!我来帮你把这段文章用不同表达重新写一遍,同时保持原有的意思不变,还会增加一些细节,让内容更丰富...
原创 清... 在现代的古装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能看到知府这一官职的身影,但对于知府具体负责什么,以及现代社会中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