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义小说,里面有个什么“王司徒巧定连环计”、“吕温侯刺董卓”,其实这俩人的称号张冠李戴了,也许“王温侯巧定连环计”、“吕都亭侯刺董卓”。
温侯是县侯,与吕布那个都亭侯封地上的差别就像今天的县长和乡长。
参加编校《四库全书》的清朝学者钱大昭认为,汉朝不是亡于董卓,也不是亡于贾诩,甚至不是亡于曹操,而是亡于王允:“王允说一年不能有两次大赦,今年的指标用完了,所以跟着董卓的全部凉州兵都该杀掉。逼反了李傕郭汜,结果自己丢了命,大汉也完蛋了。大汉不亡于贾诩,而亡于王允这一句话。”
董卓被干掉,主谋当然是王允,因为他当时官最大,王允在董卓专权的时候,从司徒升官到尚书令(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还被封了温侯。而吕布当时仅仅是个中郎将,也就是卫队长(中郎将原先叫中廊将,管在走廊里站岗的)。所以戏曲里唱王司徒如何如何,是不对的,在没设置宰相的时候,尚书令就是宰相。王允在谋刺董卓的时候,已经不是王司徒了,可以叫王温侯或者王丞相。
干掉董卓之后,王允并没有把权力交还汉献帝或者朝堂,而是继董卓之后,成了另一个独裁者。从董卓老巢湄邬查抄回来的巨额财富,本来王允是答应大家分一分的,可是财宝到手,王允一毛不拔,全部独吞。这时候他文有士孙瑞,武有杨瓒,已经不把满朝文武放在眼里,要杀蔡文姬她爹蔡邕的时候,连同为三公的太尉马日磾苦苦求情都不行。而王允杀蔡邕,并不是蔡邕真的跑到董卓尸体旁边大哭,只是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叹息了一声。
王允杀蔡邕,实际是在杀鸡儆猴,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连董卓我都干掉了,我还怕谁?”
王允大权独揽,当然不肯再满足于温侯的爵位,如果不被李傕郭汜干掉,王允会不会封公封王,天知道。温侯的爵位是王允随手送给吕布的,所以董卓活着的时候,吕布一天温侯都没当过。虽然封了吕布温侯,但王允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一直把他当个杀手(史书上说是剑客)看待,再加上自己有一批嫡系,就渐渐疏远了吕布。以至于在李傕郭汜在贾诩的蛊惑下杀回来的时候,吕布出工不出力,甚至可能连工都没出——我连干爹都干掉了两个,分点财宝你都不给——直接就跑掉了,把王允丢给李傕郭汜杀掉了。
其实王允并没有主动跳楼,是走下城楼想跟李傕郭汜说点什么,结果被两个大老粗二话不说就把他给干掉了。怎么个杀法,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按照常理,至少也是乱刀砍死。
有人说,清朝汉奸说的话做不得准,那么我们来听一听抗清义士王夫之(船山先生,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说法:“王允非定乱之人也,汉之终亡,终于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