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说一个兵部尚书因为一副对联而丧命的事,希望偶的小可爱们能够喜欢!
说1642年,明清之间爆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大决战——松锦之战。明朝大败,十几万的兵一夜之间死了个干干净净,有被清朝的八旗兵弄死的,有的干脆逃跑到海里,因为没有水性被活活溺死,山间地头和海边遍地是丢弃的马匹和甲胄!情形非常惨烈!
说崇祯帝当时惊惧绝望之余大骂兵部尚书陈新甲,说都是他出的馊主意,非要搞什么速战速决,还让曹化淳这个废物去当什么钦差大臣,“指导”洪承畴跟皇太极死拼!
这下好,人都拼死了,你高兴了?尔等,尔等,尔等误国啊!
可是陈新甲和曹化淳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把责任都推到大同总兵王朴和薊辽督师洪承畴身上。说什么王朴带头逃跑,乱了军心。又说洪承畴有勇无谋,把主要兵力放在松山,却把粮草啥的放在塔山和杏山之间,给了皇太极可乘之机,要说有错,错的也是洪承畴!
但说实话,互相抱怨是没有用的,大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
1.一副对联
说当时明朝距离灭亡也就两年时间了,李自成的铁蹄又践踏了开封,好不容易,明军占了一些上锋,李自成稍稍退了一些。
为了振奋军心,让大明的百姓知道,明朝还能撑一阵子。崇祯搞了一个中秋灯会,热热闹闹的庆祝了一番。
唱戏的,敲鼓的,写对子的,大家都积极热心地参与了进来。
其中一个官员,好像是王承恩吧,写了一副对联,是捧崇祯“臭脚”的,对联上联是:月明灯明大明一统,下联是国祯民祯崇祯万年!
虽说不上什么好的文采,倒也对仗工整!
接下来,陈新甲也专门写了一副对联:国泰民安何为贵,安居乐业战亦休!
写完了这幅对联,陈新甲特意将对联呈现到崇祯帝面前,脸上是高深莫测的表情。
没想到崇祯看完了之后,竟然是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又指头点了点其中的一个“何”字,说,开封现在是解了围,可我大明内忧外患的局面还是一如既往啊。难得爱卿你还心系国事,有心了!明日,你将此诗句送到宫中吧!
一向理解崇祯的王承恩却非常好奇:陈大人这对联也不是写得多么出神入化,为何皇上单单要他把对联送入宫?
但是凝视着对联只几秒钟之后,王承恩就使劲儿地拍了一下额头:这,这,这陈大人,摆明了是意有所指啊,他这是想让皇上议和啊!
可是,皇上接下来会怎么办呢?
2.只看到皇上的脊背
说崇祯面对陈新甲的对联若有所思,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李自成就反扑到开封了,他在朱仙镇大败丁启睿,使明朝用于中原战场上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灭。
到此时,崇祯的家底真的差不多空了。
皇上天天说,逆贼都要打到朕的龙椅边上了,尔等,尔等是不是瞎了眼睛,怎么还无动于衷?
此刻,真的距离李自成逼近京城不太远了!
在这危争关头,围绕着这副对联,崇祯和陈新甲开始了一场密谈。
从始至终,陈新甲都看不到崇祯帝的脸,只能看到崇祯稍显瘦弱的脊背!
崇祯的语气有些虚无缥缈,但陈新甲听来却如此悲凉:猖狂的清兵不断骚扰边关,李自成这个逆贼又四处出击,内外是遥相呼应啊!爱卿,你给朕说说,朕应该怎么办啊?你对联中的“何”是什么意思啊?
陈新甲的心脏扑通扑通乱跳:皇上,再不,再不我们跟皇太极议和吧?如果臣说错了,就当臣没说!
崇祯继续幽幽地:可是你已经说了!
陈新甲在不知皇上真实想法的情况下,刚要跪下认罪,崇祯就先于他说,起来吧!
接着崇祯好像是生气了:陈新甲啊陈新甲,亏你想得出来啊,我堂堂大明为什么要和他满清议和?这让朕怎么有脸面去见天下人?又有何脸面告慰列祖列宗?
但陈新甲早就熟悉崇祯的套路了,他往往喜欢让别人“干坏事”,然后自己充好人!
所以陈新甲不慌不忙地:那皇上您看?
崇祯只是摆了一下架子,现在马上借坡下驴了:既然陈爱卿力主议和,那朕也就不再固执己见了!
陈新甲怕以后出了差错皇上会把责任推到他的身上,所以再次说:臣希望皇上圣裁!
崇祯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但口气中却是压抑不住的颤抖:那就可和则和吧,以地,千万不能走露风声,不得让外臣知道!你应该知道你是有几个脑袋的吧?
陈新甲赶忙说:皇上放心,臣只对皇上一个人负责,绝对不会走露半点风声!
3.马绍愉
但想跟清军议和,总得有个中间人去辽东送信吧?
所以陈新甲就推荐了当时的兵部主事马诏愉。
同时,陈新甲建议崇祯出一份敕书出来,让马诏愉带着去盛京,然后交给皇太极。
一直没发火的崇祯却大发雷霆:陈新甲啊陈新甲,你办事过过脑好不好啦?朕做为大明的皇帝,怎能直接用敕书跟皇太极言和?我堂堂大明就要这样屈尊于他吗?你是不是疯了?
陈新甲苦着脸:可是,如果没有敕书,皇太极能相信吗?
崇祯不转身,但语气却非常坚定:此事由兵部提议,再由兵部去办!
哎,崇祯真是太虚伪了,又想“卖国”又想“立牌坊”,拼命想要摆脱自己的责任,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都没有他的面子重要!
所以他的间接意和令皇太极哈哈大笑:崇祯啊崇祯,你都要亡国了,你还摆什么天朝大国的臭架子!你简直是可笑至极啊!
但当时的皇太极照猫画虎,为了不辱自己的身份,也不亲自出面跟崇祯谈议和,而是以敕谕肃亲王豪格的形式,间接答复了崇祯皇帝,并下令进攻宁远的清兵后退30里,表示他的议和诚意!
如果当时的议和真的成功了,也许就没有之后的李自成攻进北京,清军直接就代替明军给他打回去了!
当然,崇祯也用不着上吊自杀了!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真是令人始料未及的。
4.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说崇祯和皇太极之间的议和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日,陈新甲因为公务繁忙,误把马绍愉从皇太极那里拿回来的议和条款当做普通官文放在了案几上。
正巧此时,崇祯召他议事,他就匆忙的离开了。
然后他的书童就把这份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议和书传抄并发送出去了!
而崇祯找陈新甲没有别的事,就是要他把议和书交上来。陈新甲一摸袖袍,才说忘在了书房,赶忙小跑着回来书房拿,却发现早已经天女散花一般发散出去了,吓得当场就晕了过去!
他潜意识里知道,自己的脑袋可能要搬家了!
果然,众大臣看到了议和书,纷纷跑来到崇祯这里告状,说陈新甲背着皇上私下里和满人议和,铁证如山!罪不可赦!我们堂堂天朝竟然要和达虏议和,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啊!
连王承恩都气哭了:能跟达虏签订这玩意儿,这不是丧权辱国是什么?我天朝的脸面何在?皇上的脸面何在啊?我大明威风扫地了啊!
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崇祯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
所以这个锅崇祯他能背吗?当然不能背!
哪怕主意是他出的,他也不能认啊!
而陈新甲最后悔的就是自己为什么要写那一副语意双关的对联,这下可好,连自己的命都搭上去了!
他想说,议和是崇祯同意了的,但崇祯不会认账的!崇祯得反咬他一口,说议和这件事是兵部牵头的,自己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不管怎么说,陈新甲都是一个死!
1642年7月29日,陈新甲入狱,虽然有周延儒和陈演等人说情,说大兵没打到城下之前,是不能杀掉兵部尚书的!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