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次北伐,诸葛亮经过了几年的准备。而且也是要打持久战的。诸葛亮在占领的地方实行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不过没多久就因为操劳过度而死。诸葛亮死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也死了,这个人就是魏延。
关于魏延的死,很多人是认同《三国演义》里的记载。说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就想杀他,因为他有反骨。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想投降曹魏,所以被马岱斩杀了。不过事实并不是这样,魏延并没有反骨,也没有反心,这一点诸葛亮是比任何人都清楚的。而且诸葛亮在死前给魏延留了后路。
刘备入蜀的时候,魏延率领自己的部下协助刘备。之后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可以说,魏延对蜀汉集团来说功劳非常大,而且地位非常重要。而且魏延和关羽非常相像。比较有才,文武双全,但是比较自负。这样的一个人可以说很少会有反心的。他只会不服从其他人指挥,但如果说造反,可能性比较低。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曾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当然,没有被采纳。不过这可以看出为魏延擅长用兵,而且也是坚决反对曹魏政权的。所以诸葛亮之后,自己死后,如果要退兵的话,魏延肯定不会同意的。到时候他极有可能会留下来继续北伐。诸葛亮在死前就和下面的人说,如果魏延要北伐的话就由他去吧,首要任务是把大军安全撤回。可见,诸葛亮还是给魏延留了后路。不过后面事情的发展和诸葛亮认为的完全不一样。
诸葛亮死后,姜维、杨仪、马岱等人想要撤军回去。而魏延反对,想要留下继续北伐。由于魏延性格平时高傲、孤僻和大家不和。所以这时杨仪就想趁机除掉魏延,他和马岱一起设计处死了魏延,并灭了他三族。可以说,魏延死得还是比较憋屈的。
总的来说,魏延是不可能反得。不过他即使回到蜀国的话,也不可能听从杨仪、费祎、姜维等人的指挥。到时候矛盾还会激化,可能还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可以说,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并不是因为想造反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