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年,皇太极伐明却被袁崇焕打败,孝庄侍寝时看他唉声叹气,便问“大汗为袁崇焕烦恼吗?”皇太极点头。怎料孝庄一句话,皇太极直呼“妙!太妙了!”
原来,皇太极当时突然大举伐明,且在北京城外2里处扎营,明朝上下大惊,皇帝急忙派满桂挂帅迎战,结果被皇太极打了个落花流水,只能带着残兵败将躲回北京城。
袁崇焕知晓后,立马带着将士们赶到北京支援,一番厮杀,皇太极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皇太极一想起父亲努尔哈赤就是和袁崇焕交锋惨败后,突然生病去世的,吓得当即撤兵。
可回到盛京后,他便寝食难安、忧心忡忡,大妃哲哲问他,他却什么都不说,整日将自己关在屋里。
身为大妃,哲哲实在担心他像努尔哈赤那样突然去世,而她和侄女布木布泰(孝庄)都还没有为皇太极生下一个孩子。
没办法,哲哲便跑去找布木布泰,让她想想办法。
于是,到了晚上侍寝时布木布泰见皇太极唉声叹气的,便问他,“大汗是在为袁崇焕烦恼吗?”
皇太极长叹一声,点点头。
布木布泰又问,“那他很厉害吗?”
皇太极又长叹一口气,说袁崇焕虽是进士出身,却擅长打仗,将辽东守得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要伐明他真是个绊脚石。
布木布泰一边帮他揉肩一边问,“明朝的崇祯皇帝很信任他吗?他不是生性多疑吗?”
皇太极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布木布泰,突然沉默了。
皇太极还没反应过来,布木布泰又接着说道:
魏吴对峙赤壁的时候,曹操得知蒋干和周瑜有交情,就派蒋干借着访友去见周瑜,以刺探军情。
谁知周瑜早就识破蒋干意图,不仅热情招待,还和他同吃同睡。
然而,两人睡到半夜,军士故意叫醒周瑜,说有事报告,周瑜当即起身离开。
哪知周瑜刚走,蒋干立马起来在周瑜案头翻找,结果竟真给他翻到个要件。
那就是,曹操的水军将领蔡瑁、张允偷偷写给周瑜的降书。
于是,蒋干偷了信回到曹营,将信交给了自己的主公曹操,曹操看后大怒,立马杀了蔡瑁、张允,这也就造成了曹操后来赤壁的大败。
布木布泰一气说完,话音刚落,皇太极一脸欣喜地说了句,“反间计!妙!真是太妙了!”
皇太极欣喜若狂,当即临幸了布木布泰。
次日,便带着头一回伐明时捕获的2名明官,再次出兵伐明。
然而,他刚打了没多久,就假装败北撤兵,撤退时故意让自己的两名将领在2个明官不远处悄悄说起,“大汗是故意撤兵的,袁将军和大汗有约定,咱们很快就能入关了!”
2个明官听到后,趁着看押的人没注意,逃跑了。
两人逃回去后,立马将听到的上奏崇祯。
就这样袁崇焕被召回京,一审就是半年,多疑的崇祯听不进任何辩解,就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皇太极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搬开了绊脚石,让对手崇祯折损了一员大将。
半年的时间,崇祯都没觉察出这是皇太极的反间计,也的确是够笨的。
他若能想起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伐明都败在袁崇焕手下,或许便不会那么傻的将守城那么出色的一个将领杀了。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祯帝的多疑,注定了他和整个大明王朝的悲剧。
那么,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