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时期的护照,虽然国力衰弱,但说得很有底气
创始人
2025-06-26 22:03:24
0

引言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

清朝晚期面临着西方列强重压,整体的发展都是举步维艰。由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封建统治的腐朽落后,无论是在科技还是经济方面,都被西方列强远远地甩在后面。以致后期列强用坚船利炮来打开我们国门时,清朝政府还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只能以冷兵器去应对,结果就是连吃百战,签下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

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清朝时期我国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也因此在战争和外交方面受尽了屈辱。虽然国力衰落,但大部分中国人始终还是有坚硬的骨气。清朝时期的护照是一个人在国外的身份证明,当时虽然我们国力衰落,但护照上写上的内容依然很有底气。

一、清朝的护照

护照的历史悠久,19世纪时期就是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是一个人出国时的身份凭证。当时的西方各国正处于急剧扩张的时期,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频繁,为了方便跨国人士在世界各国的出行,护照也就应势而生了。护照并不是西方特有的发明,中国古代就有一样凭证充当着护照的作用,那就是通关文牒。凭借通关文牒,官员和商人们才可以在国内畅通无阻。后来的发展趋势是仅仅只在国内通行使用是不够的,对外交流的时候同样需要有一个身份凭证,否则很难得到外国人的尊重。

清政府紧跟着列强的步伐也制作了护照,每次派遣使团出国时都会给一份集体护照,这个护照可以让整个使团的人在外面都方便行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中国的危机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土沦陷。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很多人有跨境的需求,这时候集体的护照也不够用了。当时有许多的华人前往世界各地,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府随即就制作了个人护照。

二、不被承认的护照

第一批由清政府颁发的个人护照不比今天,还是十分简单的。上面仅有一些文字描述护照主人的形象,连张证件照都没有,最后加盖上公章即可。这样简陋的护照出到国外就显得有些许“寒酸”,因为护照是一个人国籍的身份象征,而当时的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歧视。在当时,华人在外国的境况是很难过的,往往同样一份工作,中国人拿到的工资就要比其他国家的人少。因为弱国无外交,中国的落后成了原罪,中国人出门在外不得不面临这种弱国带来的境遇。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国家甚至直接不承认清政府签发的这个护照,直接就拒绝中国人进入他们的领地。不过清政府在这件事情上也表现出傲气,对于护照的内容他们并没有加以更改。面对列强的种种欺凌行为,清政府的护照依然表现出该有的底气。护照的最后加有这么一句话,“持护照过境时,请按照约定给予保护,并且查验放行,切勿为难阻碍。”因为国弱所以备受欺凌,但清政府在护照上依然表现出不卑不亢。这是对国民尊严的最好维护,这也是一个国家在他实力较弱时对他国民的一种保护。

到了革命之火燃起清朝覆灭,随之而来的民国时期依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与海外各国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还要很多人选择留学海外,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文化。由于民国时期国家政权也是不稳定,根本也没时间处理护照问题,所以还是沿用了清朝时期的样式。到了1931年才稍加改进,在护照上面加上了照片,这样的护照也更加规范,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结语

弱国无外交,但弱国并不意味着人民就是弱民,每个中国人在海外都需要确认自己中国人的身份。现在我们的国家富强,我们背靠着强大的祖国所以能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因为国弱护照就不被承认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因为落后而挨打的年代也过去了,现在的中国站起来了,也不允许在受这样的欺凌。我们现在持有精心设计的护照能够在世界各国畅通无阻,走到哪里都备受重视,这也是得益于我们国家的强大,国际社会的提升。今天我们享有的一切离不开先辈们的努力,祖国的强大是一代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应该以史为鉴,努力让自己的国家更好,永远保持昌盛。

参考文献:

《汉书》

《中国近代史》

相关内容

安乃达上半年营收增长38%...
8月29日晚间,安乃达披露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32...
2025-09-01 09:00:04
原创 ...
柯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棋手累积冠军的轨迹,更是中国围棋走向职业化...
2025-09-01 08:59:33
欢迎投稿!山推杯·2025...
风起湖畔,诗意奔涌。 山推杯·2025济宁太白湖半程马拉松,将于金...
2025-09-01 08:58:49
樊振东德甲首秀遭遇“开门黑...
2016年,樊振东在萨尔布吕肯收获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三大赛冠军,开...
2025-09-01 08:58:15
光伏“内卷致死” “另类”...
文|壹度Pro 前两年风光无限的光伏行业似乎正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2025-09-01 08:58:00
安徽亲子5日游行程推荐,黄...
黄山,这座屹立于皖南大地的奇峰峻岭,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自古以...
2025-09-01 08:50:40
沈阳多景区发布公告!
近日,沈阳多个景区发布公告,详情如下: 尊敬的各位观众: 随着暑期...
2025-09-01 08:50:39
安徽5天4晚行程推荐,黄山...
黄山,是大自然的宠儿,四季皆有景,季季皆不同。春天,黄山的山谷间开...
2025-09-01 08:49:17
周也穿粉色吊带游韩国好快乐...
搜狐娱乐讯 近日,周也晒出自己旅行韩国的美照,只见她穿着粉丝吊带好...
2025-09-01 08:48:01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导语: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强大的国力和巨大影响力的国家,他的诞生客观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19...
原创 顺... (爱新觉罗·皇太极 画像)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 清王朝的第二领领导人,爱新觉罗·皇太极驾崩了...
原创 要... 一、从刘季到沛公 公元前209年,藏匿在芒砀山的刘邦,突然接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消息。萧何派樊哙前来,...
原创 为... 公元8世纪,正当唐代末年中原战乱之际,在中国的东北赫然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它于907年建国,经...
慈禧当年和光绪皇帝西逃的时候,... 甲午战争后,列强眼见得日本在清王朝身上赚个盆满钵满,纷纷加强对中国的瓜分步伐,教会在他们的势力扩张过...
原创 如... 在我国有56个民族,十多亿的人口基数,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口自然也就有着众多的姓氏,根据现阶段的统计来看...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考古发掘现场(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航拍图,遗址上方已修...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皇帝的地方。 那里的皇陵一般为帝后合葬,妃嫔陪葬。 明十三陵中有八座陪葬墓,七个为...
原创 历... 第二部分:关于匈奴人的一些说法 作为今人,我们应该看到,地理环境的不同,会造就文化、民俗的不同,甚至...
原创 刘... 公元前206年的魏王宫中,一缕青烟从青铜鼎炉中升起。相士许负的手指在薄姬掌心划过,突然瞳孔骤缩:"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