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6年,袁崇焕墓葬被挖开,揭开袁崇焕墓中“金头”的真相
创始人
2025-06-24 08:02:53
0

袁崇焕是一个十分悲剧的人物,曾经凭借一己之力镇守住明朝的东北边疆,让北京城免遭清军的屠戮,却在清军退出京城之后,被崇祯帝下令逮捕,进而凌迟处死。

袁崇焕死后,其尸体被北京城里的老百姓分而食之,只留下来一个头颅,被崇祯帝用作道具,用来警示守边关的将士。

而在1966年,袁崇焕的坟墓被挖开,这才揭露了袁崇焕墓中“金头”真相,也让人们对于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袁崇焕出生在广东一个诗书世家里,其父辈都是读书人,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之下,袁崇焕表现出了极为卓越的文化素质。

在35岁的时候,袁崇焕成功考取了进士,之后就被朝廷派到福建邵武担任知县一职。

袁崇焕虽然是一个读书人,但是更大的兴趣却是带兵打仗,在邵武做知县的这一段时间里面,他经常与身边人谈论军事上的问题,每每遇到退役回家的老兵,都会主动去慰问并了解边塞上的一些事务。

凭借着极高的悟性和心细如发的性格,袁崇焕虽然身在内陆地区做地方官,但是对于边关上的很多事情都了若指掌。

因此,当其三年后回京述职的时候,就得到了御史侯恂的破格提拔没在兵部担任重要职位。

此时,后金国在东北地区崛起,开始侵略边关,前锋已经到达山海关一线,朝廷决定派出重兵驻守在山海关一线,保障京师的安全。

袁崇焕得知此情况之后,独自一个人前往山海关实地考察,并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了奏折,并在奏折上声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其他朝臣见状,也纷纷夸赞他,称其可以当此大任,明熹宗朱由校一听,喜上眉梢,当即提拔袁崇焕,命令其招兵买马,前往东北驻防。

袁崇焕虽然是读书人,但是凭着一腔热血和聪明才智,很快就组织起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队伍,一扫明军在东北的颓势,让努尔哈赤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南下的步伐。

在袁崇焕的苦心经营之下,东北的局势渐渐好转,特别是在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之后,抗金形势一度好转。

但是危机也在暗流涌动,特别是以魏忠贤为首的一伙太监,仗着皇帝的宠信,插手军中事务,导致袁崇焕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军队,让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东北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皇帝迫于无奈,最后不得不重新启用袁崇焕等人,才稳定了东北的局势,但是随着地位的稳固,袁崇焕也开始变得骄傲自满起来,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信不过的人,百般刁难甚至是打压,与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崇祯帝也是矛盾重重。

崇祯帝登基之后,很快就用雷霆手段解决了魏忠贤一伙阉党,让明朝的最高权力重新回归到了皇帝身上,年轻的崇祯帝很想要有一番作为,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但是崇祯帝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他认为明朝之所以会走到如今这步田地,便对前朝的旧臣展开了清算,清退了一大批老臣子,提拔了许多新人上来主持政务。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末代王朝死气沉沉的气象,但是也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根基,特别是在很多事情上面都走向了极端,导致崇祯帝的改革如泥牛入海,掀不起一丝一毫的动静。

崇祯帝作为明熹宗的老臣子之一,自然也是在崇祯帝的打压范围之内,毛文龙就是崇祯帝安排在他身边的棋子之一,用来降低袁崇焕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袁崇焕多次暗示毛文龙离开军队,可惜后者仗着有崇祯帝撑腰,故意装糊涂,假装不明白袁崇焕的心思,还大量提拔自己的族人在军队中当差,希望一次来掣肘袁崇焕。

这一点,袁崇焕怎么能够忍受,最终诱杀了毛文龙,斩掉了崇祯帝安插在袁崇焕身边的黑手,如此一来也彻底激怒了崇祯帝。

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崇祯帝断然拒绝了袁崇焕让军队进入北京城的合理要求,数万大军只能在郊区的极寒交迫中,与清军作战,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也彻底寒了将士们的心。

这时,崇祯帝与袁崇焕的矛盾达到了顶峰,在崇祯帝的授意下,朝中的大臣开始收集袁崇焕所谓的“罪证”,得知此消息的皇太极决定用“反间计”,彻底送袁崇焕走上绝路。

在崇祯帝和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袁崇焕终于“罪有应得”,遭到逮捕之后,当即被宣告了数条罪状,其一是妄杀毛文龙,其二是勾结清军,私下议和,出卖国家利益,就这样,袁崇焕被判处了凌迟处死的刑罚,并且告知全城百姓都可以去刑场上抢夺袁崇焕的血肉,以惩罚他的“累累罪行”。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之后,其身体就被北京城里的老百姓分而食之,崇祯帝留下了袁崇焕的脑袋,将其制作成了标本,传递到边关,以此来震慑那些“别有用心”的将士们。

袁崇焕一死,明朝的军队顷刻间就土崩瓦解,特别是袁崇焕一手训练起来的军队,更是军心涣散,无心作战,整个东北很快就成为清军的囊中之物。

袁崇焕死后,其家人被流放到了边疆,忠于他的部下佘义士,偷取了袁崇焕的头颅,用金粉装饰了一番,并收集了袁崇焕生前的一些遗物,为其建了一个衣冠冢,并告诫后人世世代代要为其守墓。

三百年后,不知道谁听说了袁崇焕的坟墓中有大量的黄金,其脑袋也是一个金脑袋,便萌生了挖掘袁崇焕坟墓的恶念。

当袁崇焕的坟墓被挖开之后,才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只剩下一个空空如也的墓室,等着后世人的凭吊。

袁崇焕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领,其结局却十分地令人唏嘘,成为君臣不和的最大受害者,也直接断送了大明王朝两百多年的基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喜报!临沂市在首届全国青少年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其峰 2025年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举...
原创 让... 从上古的时候,人类发明了用贝壳进行交易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价值观,而在古代的时候,最常见...
原创 毛... 毛主席作为我们的伟大领袖,一路艰难险阻历尽磨难,带着人民实现了新中国的诞生。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毛...
原创 赵... 在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在对待三位嫂子的问题上,赵光义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赵匡胤...
原创 杀... 无论是《三国演义》小说还是电视剧中,吕蒙都是因“七窍流血”而死的,《三国志》中,吕蒙因疾病而死,因此...
原创 明... 前言 对于魏延的评价,由于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认为他天生反骨,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但实际...
纪念沈钧儒诞辰150周年 沈钧... 杭州12月26日电 (郭其钰)为纪念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诞辰150周年,12月26日,沈钧儒历史资料陈...
影响中国的百场战役(五)——长... 公元前684年,鲁国的北境传来急报:齐国军队渡过济水,直逼长勺(今山东莱芜一带)。大敌当前,鲁国国君...
三国乱世里,他们同为蜀汉五虎将... 在长沙之战后,黄忠跟随刘备进入川蜀。尽管黄忠在与冷苞和李严的战斗中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但在汉中争夺战...
花脚大仙分享:《湘见万年—文物... 湘见万年 ——文物里的湖南故事 (衡阳展)之四 衡阳市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湘见万年—文物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