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县城出了一千多个进士,被时人誉为“五里三状元,百步两尚书”
创始人
2025-06-21 12:02:23
0

清代科举正科、恩科在一起共有112科,其中状元最多的是江苏省,进士也是江苏、浙江二省居多。不过在明代,情况就不同了,全国十三个省中,江西名列前茅,其中最著名的又属吉水。这个小小的县城,以出翰林闻名全国。

明代吉水的科甲有多兴盛呢?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一代,吉水县就出了一千多个进士。这个数字十分庞大,要知道明代每科殿试的录取人数不及清代,很多偏远的县城可能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

所以明代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明代的翰林地位很高,有着“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吉水进士多,翰林自然也多。

这些吉水翰林与其他江西籍官僚一起,在政界形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江西帮。以嘉靖时期为例,先后担任内阁首辅的夏言和严嵩,都是江西人,至于朝中的江西籍官员,不说十占其五,至少也有30%以上来自江西。

吉水县隶属吉安府,这个地方文风昌盛,历代多名士。仅以宋代为例,就有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彭齐等。但最鼎盛时期还是明代。比如明初的金幼孜、胡广、欧阳必进、罗洪先、解缙等、杨士奇、邹元标等等。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大学士、尚书一类的高官。

那么区区一个吉水县,为何会出这么多的进士、翰林呢?原因大致有两个。

一是重视教育科举兴盛。明清每个省份都有一些自己的特征,比如山西人不太爱读书,喜欢经商;山东、河北人则注重练武;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江南省份则以文举为业。

吉水自宋代以后,名人辈出形成了一种读书应举的思维模式,不仅仅是官宦书香之家,就是普通的百姓家庭也会尽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应试,以科举入仕在吉水人的心目中早已仕根深蒂固。

由于吉水文化昌盛,这里的读书人比其他地方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师资还是教育硬件等,在全国都排在前列。此外,吉水地方官府也大力支持文化教育,在当地兴修了很多书院,聘请名士教授学生。这和现在其实是一个道理,即教育资源决定文风高低。

在这种环境之下,吉水出的进士自然就多,父子、兄弟皆举翰林的根本不足为奇。至今吉水还流传着“一门三进士,隔河两都堂,五里三状元,百步两尚书,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之谚。

二是政治资源丰富更容易中举。明初时期吉水籍在朝高官就不少,像前面讲到的金幼孜,他是仁宗朝的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杨士奇更是四朝元老内阁首辅,此外还有一大批尚书、侍郎等部院高官。

科举时代重乡谊是普遍现象,尤其是明代官场之上向来喜欢拉帮结派。吉水由于翰林、进士多,因此出任乡试、会试考官的机会也更多。尽管明代的科举制度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制度毕竟存有漏洞。

以乡试为例,主考官如果是吉水人,在录取的过程中,如果考生水平相差不大,那么自然就会偏向吉水人。而且有的还是本家亲戚、世代故交等等,如果有这样的关系,就免不了存在请托、作弊的现象。会试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只要主考官略加照顾,那么取得贡士的资格就要容易很多。

此外在殿试排名次,朝考定成绩的时候,由于江西籍官员在朝中的影响力很大,皇帝也难免偏心,会去照顾大臣的情绪。比如明明阅卷官将某一江西考生的排名定在三甲,但最终排定名次的时候会变为二甲,诸如此类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

当然,这是鉴于科举制度以及官场上一些潜规则而言的,并非说吉水的进士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取得功名的,即便有也是极少数。总体而言,一个地方的文风以及教育条件,才是决定科举兴盛与否的关键因素。

到了清代,江西省的科举就明显不如江苏了。但在全国范围内,江西也算是个科举大省,和安徽、浙江排在同一档次。清代江西的进士也不少,但相对而言,位列高官者不多,科举世家更是少见。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兴... 在《兴唐传》中,“七煞闹长安”是一段经典情节,展现了七位侠义之士在长安城的惊险经历。这七位好汉分别是...
原创 日... 导读 日本皇室的继承问题最近成了热议话题,尤其是德仁天皇只有一个女儿的情况下,大家都在揣测日本皇室的...
原创 可... 战场残酷,生离死别。在古代诗仙李白的诗词中,他描绘了一幅地狱般的画面,战后的野地散布着将士的尸体,任...
原创 古... 古代王朝虽然也有法律,可是古代的法律与现代法律不可同日而语,古代法律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制...
原创 她... “你知道你为什么能有现在的尊贵地位吗?”重病中的杜太后问儿子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知道这或许是母亲的...
观澜亭|琅琊台秦代门址挖出来了... 2024年12月21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青岛市黄岛区召开琅琊台遗址考...
原创 杨... 杨成武冒充蒋军团长,一天夺3座县城,一枪未发,吃饱喝足 1935年3月,红军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
原创 末... 在清末的动荡年代,孙耀庭,一个来自天津小村庄的贫苦少年,因生活所迫走上了成为太监的道路。没有人愿意选...
原创 在... 统兵大将,是个危险的行当。 因为:等到你要解决掉对手的时候,背后的老板就很可能要解决掉你了! 镇压太...
原创 钟... 钟会是曹魏太傅钟繇的小儿子,作为名门之后,钟会没有给他祖上丢脸,自幼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受到太尉蒋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