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雍正继位之谜揭开?真实遗诏被专家公布
创始人
2025-06-20 21:04:03
0

说起清朝的皇帝,大约绝大多数人都会比较肯定清朝的康熙和乾隆,然后对雍正则评价比较负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乾隆会写诗,而雍正却老是杀人;而康熙也是能够一天射30多只兔子的武士,雍正却只知道呆在军机处指挥作战。总而言之,雍正的形象很呆板,让人不喜欢,而他的儿子和父亲都比较活泼。

有趣的是,在一些野史和小说当中甚至称:康熙本来是传位十四阿哥的,但是却被雍正在“十四”的“十”字上面加了一笔,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加上康熙年间确实有九子夺嫡的事情,使得康熙传位成了一桩历史悬案。那么,康熙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雍正继位之谜揭开?真实遗诏被专家公布。

康熙活得很长,一直从1654年活到了1722年,足足活了68岁。这对于他个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了,古代皇帝活这么久的还真不多见。但是对于他的儿子来说,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了,等到康熙晚年的时候,他的儿子们甚至都做爷爷了,但是皇位继承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定下来。

这就是九子夺嫡产生的土壤。另外一个导致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清朝还没有一套很系统的皇位继承制度。在后金时期,部落制度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继承制度,主要都是丛林法则,谁厉害谁当皇帝。所以康熙不确定该选哪个儿子当太子,康熙的儿子也不知道究竟哪个兄弟该当太子。古人云: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现在皇位继承的位置,就好比林中无主的兔子,所有的阿哥们都想争一争,这也正是九子夺嫡的根本原因:清朝没有形成完善的皇位继承制。康熙也知道这是个大问题,当时也曾经立过几个太子,但是影响太恶劣了。被立为太子之后,他的儿子开始为所欲为,甚至直接与他争权,最后康熙不得不废除了太子。

那么,康熙的遗诏究竟选的是哪个皇子继承皇位呢?答案是,四阿哥胤禛。有没有可能是雍正篡改了遗诏呢?并不可能,因为康熙如果真的传位于十四阿哥,一定会把十四阿哥的名字胤禵写上去,这个是没办法改得跟雍正的名字一样的。况且,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康熙也只会把皇位传给雍正。

首先,十四阿哥根本就没有自己做皇帝的心思。虽然他曾经于1718年西征吐蕃,建立了军功,但是他只是八爷党当中的一员。也就是说,他就是跟着他八哥混的一个小弟。假使康熙真的要立太子,也该是去立八阿哥。他要是立了十四阿哥,以后十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间怎么相处呢?而且很明显八阿哥实力比十四阿哥要强大得多,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八哥。

那么八阿哥有没有可能被康熙立为太子呢?也不可能,早年康熙倒是蛮喜欢他的,但是他在太子被废后表现得太积极了,甚至鼓动人左右康熙立储的意见。这引起了康熙的反感,到了康熙后期,基本他就属于他爹最烦的那个孩子了。再者,其实八阿哥简历还没十四阿哥光鲜,他都没有从军的经历。

另外还有一个能与雍正竞争的皇子,那就是十三阿哥。十三阿哥深受康熙喜爱,一直跟随在康熙的身边。他本人也很有才华,创作有《交辉园遗稿》,而且也善于处理政务,且勇武不凡。但是,他是他四哥的小跟班,什么事都跟着他四哥,这一点从雍正即位后他还被委以重任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康熙也不会立他为太子。

相反,雍正的条件最好。首先,他年纪较大,在兄弟当中排行老四,可以压服绝大多数兄弟。而他大哥因为诅咒太子失宠;他二哥曾经是太子,得罪了康熙,失宠;他三哥倒是比较得康熙的信任,但是资历没有雍正的好,更没有像雍正那样能文能武,所以也只能退居其次。

综合来看,雍正无疑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也是康熙最喜欢的继承人。他跟着康熙一起远征过噶尔丹,虽然没有直接带过军队,但是却有行伍基础。1700年的时候,他又被康熙安排去视察永定河工地,后来还视察了很多地方,处理民政。可以说,一方面康熙对雍正寄托了厚望;一方面雍正的经历也是所有皇子当中最丰富的。

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雍正。清朝的历史其实很有趣,各种各样的悬案在这个朝代十分的多,这也给这个朝代增加了不少的神秘色彩。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历史,清朝的历史距离现代人特别近,因此也被近代人演义的比较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是以清朝历史为背景的。

对清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这本《清朝历史其实很有趣儿》,专门讲清朝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把清朝的历史写得很有趣。很多喜欢清朝历史的人都会感到看《清史稿》这样的文字太复杂了,看一些清宫戏又不是特别的靠谱,更无法体会清朝历史的趣味性。

那么这本《清朝历史其实很有趣儿》就很值得一读了,它更系统地讲解了清朝的历史,而且也不是特别的复杂,语言风格幽默有趣,一改普通历史书的艰深晦涩。九子夺嫡为什么会产生?康熙又与他的儿子有什么有趣的故事?雍正为什么被后世所不喜?在这本书中你都能找到一些答案。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但是需要一个有趣的作者带着你去读,《清朝历史其实很有趣儿》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本书原价128元,现在做活动仅需要65元,点击链接就可以直接购买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左... 抬棺西征,是左宗棠名垂千古、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目的是收复伊犁,而伊犁谈判是收复新疆的最后“一出好...
原创 彭... 前言:抗美援朝是我国建国之后的立国之战,这一战让世界各国都不敢再轻视我国,不再用曾经的态度看待我国。...
原创 金... 在任何时代“落后就要挨打”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宋朝时期崇文抑武的政策,使得中原王朝的内部趋于团结...
原创 清...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静静躺在档案里,记录下了清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真...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以下简称《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部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历史读本的影视剧,由张...
原创 隋... 隋朝末年,天下动荡,四方豪杰乘势而起,雄踞一方,又一轮皇帝争霸赛隆重上演。在这场残酷的争霸赛中,主角...
原创 曾... 在灾难和战争面前,我们都是团结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人。 近代以来,对我们国家造成...
原创 日... 抗战时期,在中国不同战区的日军有着不同的流行语,如与国民党作战的日军流行说“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这...
原创 溥... 俗话说得好,富人富不过三代,穷人穷不过三代。 大清朝前人奋勇杀敌建立国都,建立政权,繁荣昌盛,后世步...
研究有新发现!清华简整理工作将... 入藏于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再出研究新成果。2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发布,《成后》《昭后》...